专栏名称: 佰赞咨询
佰赞咨询主要从事企业培训与企业咨询行业,以管理咨询为核心主业,涵盖企业咨询、战略规划、营销体系设计、财税管理、商业模式设计、新媒体运营、企业培训、商学院搭建以及精益生产等业务的高端智力服务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晨枫老苑  ·  AI发达了,码字人怎么办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佰赞咨询

华为财务如何工作

佰赞咨询  · 公众号  · 财务 科技自媒体  · 2025-02-05 07:34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华为财经人员在面对市场竞争和项目管理中的角色演变。华为从成立之初到现在成为全球性公司的过程中,财经人员的角色经历了从记账员到业务伙伴,再到价值整合者的转变。文章还通过具体案例,如尼日利亚CFO的经历,详细说明了财经人员在项目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华为财经人员在面对市场竞争中的角色变化

从传统的记账员角色转变为懂业务的经营者和价值整合者,要求财经人员深入业务场景,参与项目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

关键观点2: 财经人员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

财经人员需要懂项目管理,识别经营中的机会点和改进点,支撑项目做好全面经营。在项目管理中,财经人员要参与项目合同的成本核算和项目交付管理,向运营要效益。

关键观点3: 财经人员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价值

财经人员通过与客户打交道,解决客户痛点实现收款,建立清晰的财务对账流程,强化客户的付款意愿。同时,通过帮助业务达成经营诉求和改善客户关系,发挥专业价值。

关键观点4: 案例分析:尼日利亚CFO的经历

通过尼日利亚CFO的案例,详细说明了财经人员在处理客户财务问题、建立对账流程、强化客户付款意愿等方面的具体操作和所面临的挑战。


正文

Sept.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5

华为在成立之初,作为一家私营企业,不得不与当时垄断市场的国有企业竞争。

但是,华为奋斗拼搏的精神让华为成功抵御了各种负面影响,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全球化中国公司。

任正非要求财经人员要懂业务,实现从账房先生到业务伙伴的转型,就必须进入战场,支撑作战。


1

从算账走向经营

传统财经组织,无非是会计、出纳、融资等基础功能,扮演的是“记分员”角色,是数据的处理者。

而当今对财经组织的要求是,有效执行核心财务活动,积极协同业务共同管理经营绩效及风险,通过公允、准确的财务信息支撑业务持续提高经营绩效,在扩张与控制中实现平衡。

华为对财经人员有一个“三下两见”的要求,三下,即下站点,下仓库,下项目组;两见,即见客户,见分包商

财经人员只有多下站点,多下项目组,才能真正了解业务场景,学习产品知识,了解不同站型的配置和技术特点难点,理解成本构成和基线,如此才有可能发现存货管理和成本管理中的改进机会,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从“算账”走向“经营”,参与更多的交易活动并发挥价值。

多跑客户和分包商,包括参与客户谈判,分包商合同谈判。细微感知客户关注的核心点和非核心点,助力合同条款和交易质量改善,发现冗余的流程、交付浪费的问题点并建立规避机制;通过谈判了解分包商的盈利空间,助力分包商招标,找到交付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寻租问题并推动建立关键控制点等。

华为财经人员见客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那就是拿到客户预算。如果能做到,对业务侧的帮助无疑是很大的。


2

懂项目经营管理

财经人员最重要的修炼和积累是项目经营管理,财经人员只有懂得项目管理,识别经营中的机会点和改进点,才能支撑项目做好全面经营。

华为认为,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财经人员不承担业务的合理性,即不承担炮弹是否应该打出去的责任,但按业务的需求算出应该打多少炮弹出去,是财经的责

任正非有一次讲话说:“项目财务要实行有效的核算,要产生合理的利润。富士康的所有生产都是标准的,所以他的人员能力不需要很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做好工作。但是我们的项目非常复杂,我们渴望每个人都深度卷入在项目经营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把数据收集起来。你只有深入到业务里面去,你才可能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销售型的项目经理往往不重视项目的成本和利润,这种情况是企业的通病。所以,华为逐步在项目管理中增加一个角色——项目财务(PFC),PFC通过参与项目合同的成本核算,以及项目交付管理,向运营要效益。


3

从业务伙伴到价值整合者

成为业务伙伴,是对财经人员定位的基本要求,成为价值整合者,是财经管理的更高追求。

通过价值整合,提升端到端的作战能力,构建企业经营机制,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何谓价值整合?财经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业务数据,基于业务数据的分析与决策是企业价值管理非常重要的基础。

面对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财经在关注和理解商业模式、企业战略、组织机构、业务设计、产品竞争、员工绩效管理、客户谈判与沟通等的前提下,从信用、资金、预算、税务、融资、会计、外汇等各个领域进行资源整合,帮助企业有效创造客户价值。

因此,在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财经管理担负着价值整合者的角色,肩负把资金、技术、人才创造的价值转化为企业的投入、利润和现金流,帮助企业建立起科学的、规范的、高效的和风险可控的管理体系。

同时,财经组织有义务建立合理的利润模型,有效控制业务部门对利润的贪欲,不因某些部门的短期绩效而牺牲企业的长远利益。


4

案例:做好经营的“平衡木”

华为原尼日利亚CFO,在其文章《无限风光在险峰》中讲述了在此过程中如何与客户打交道,解决客户痛点实现收款的操作过程:

尼日利亚G客户是当地第二大运营商,由于历史项目格局等原因,签订了大量超长赎期合同,导致到2017年年底客户欠款高达X亿美元,虽然尚未到期,但对代表处经营效率影响极大,在风险国家,高额的敞口也成了潜在的隐患。

通过信用经理对客户及其关联公司财务状况的分析,我们发现,该客户财务状况良好,年收入X亿美元,EBIDTAMargin(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有XX%,资产负债率低,同时还有石油、银行、地产等众多产业,其中石油每年可为其带来相对稳定美元收入,即使在汇困最严重的时刻,该客户仍然保持设备服务费100%的美元回款。

明确了客户的付款能力后,客户的回款流程和回款意愿成了清理敞口的关键点

G客户是本土企业,管理风格封闭和保守,对于交易习惯的改变接受度非常低。2018年前从未成功完成全面对账,是整个区域共享中心的难点客户。系统部财务在和客户的多次交流中,察觉到客户在对账上也是有痛点的,他们吐槽每次对账都很痛苦,数据口径维度繁多,内部审批流程冗长(客户内部需经过财经、审计和法务)、漫长的对账周期……

我们立即意识到机会来了,随即提出想与客户建立更清晰和高效的对账流程,并立即联合共享中心给客户做了一次对账方案的沟通展示,客户抱着怀疑的态度勉强接受。

为了打消顾虑,在大半年的磨合与试运行期间,我们与客户不断地调整实施细节和对账格式,最终方案得以建立并趋于成熟,客户最初的怀疑也被打消。对账周期从之前的2~3周降低为3~5天,且基于发票维度的账目清晰度大大提高,为后期的回款效率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付款能力充足,账务清晰,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强化客户的付款意愿了。

G客户有一个特点,就是该公司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由集团主席一人决策,对这种有身份有地位的大咖,我们每一次见面的机会都额外珍惜。

财经团队与代表和系统部主任组建了谈判小组,每次见主席前都会进行多轮沙盘演练,做好角色扮演与分工。在前期的沟通中,客户更希望将资金主要用于新增项目,但这无疑会导致敞口进一步增加。在对风险管控的主目标达成一致的基础上,业务与财经讨论形成了“新增发货与存量回款互锁,以发货交付提升客户满意度,推动每批次回款大于发货,整体降低敞口”的策略,在支撑客户业务发展的同时逐步降低风险。

经过几轮与主席的见面,沟通渠道逐渐顺畅,渐渐获得了主席的信任。趁热打铁,经过精心的筹备与策划,我们邀请主席参加了位于迪拜的双方高层论坛,让主席感受到被充分的尊重在会议中,我们顺势提出了准备已久的回款计划书,希望主席能够以书面形式承诺回款。通过一系列运作和双方高层的良好互动,最终主席在峰会期间签署了2018年回款计划。

经过一年的努力,G客户2018年全年回款XX亿美元,同比增长296%,达到5年来历史最高,在全年收入同比增加37%的情况下风险敞口同比降低15%。同时,为了避免后续项目敞口新增过大,我们还在售前阶段将历史1.5+2年的赎期改善为1年内付清,并乘胜追击,在2019年将平均赎期进一步优化至90天以内,为后期的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无论是回款计划,还是条款优化的背后,实质上是客户关系的大幅改善交付方案的持续优化客户商业成功的大背景下顺势而为的结果。也让我明白了,财务人员不能孤立的只盯着回款指标与条款,更要与业务配合,借助团队的力量去管控风险。

硬币的另外一面,财经人员在做好风险的守门人的同时,也要发挥自身的专业价值,帮助业务达成经营诉求。有人把在高风险国家做生意比作“走钢丝”,那财经就是走钢丝人手中的那根“平衡木”。


此资源素材、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