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孙宏斌
来源:地产大哥
我的题目是“中国房企的投资逻辑和风险控制”,这是命题作文,给的命题作文里前面还有未来两个字
,
但是我把未来去掉了。
我们这个行业的投资逻辑在未来和今天、昨天是一样的,因为这个行业是一个很古老的行业,有人的时候就有人盖房子。
那时候的房子是用木头、土坯,现在用砖、石头,原来窗户都是纸糊的,现在有玻璃。根本的价值点没有变,要的还是安全、舒适、地段好,要有钱才能盖房子。我觉得投资逻辑是一样的,所以我把未来去掉了。
我觉得特别好,刚才专家讲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判断,
因为专家弄得很复杂(老潘不由为这句点赞,化繁为简才是本事)
,其实我们需要简单的判断。因为你没有对宏观形势的判断,投资逻辑怎么来的呢?
从企业的角度最有用的有六点:
中国说6.7%大家都不信,我觉得没有那么多,也没有必要那么多,因为是多少就是多少。
经济增长不管是4%还是5%还是6.7%,这个经济增长还是挺多的,这是挺重要的事。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但在全球还是增长最快的。中国经济增长最差还有4%,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但还是挺好的。
还有一点判断,只要在经济下行压力特别大的时候,不管全世界哪个政府都会选择量化宽松、低利率。这几乎是必须的选择。
中国即使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增长4%、5%还是有的,或者还有6.5%。
其实在这种增长下,还是会有挺多的机会。
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时候,量化宽松、低利率是必然选择。全球央行都是这样的,日本都30多年了,美国欧洲也是这样的选择。
流动性宽松,利率很低,会改变吗?
专家总是分析拐点。
什么叫拐点?
没有拐点。
因为你没有办法。
如果说有变化的话,那可能是M2原来的增长是13%,变成12%或者11%,不可能变成不增长。
所以你担心什么?!
13%变成12%、11%对企业没有什么影响。
利率会涨吗?
美国肯定是要加息的,共和党本来是要加利率的,特朗普要修路、修桥、要减税,这两点对通胀有预期,所以美国加息可能会快一点。
但是美国加息中国就加息吗?
不太可能的。
所以第二个判断就是:
流动性很多,还要继续印钱,利率很低,这个是不会变的。
你觉得这个会变的话,就不知道干什么了。
我觉得人民币汇率应该是8-9。
2014年之前,人民币的增值大概是35%,现在贬值是12%-13%,增的那些还没有贬完呢。
人民币贬值压力肯定有的,只是快点贬还是慢点贬的事。
这个对我们也挺重要的,因为它可能会影响资产价格。
为什么我们最近对一家香港的境内公司的并购没有做成?
我跟你谈的是人民币价格,就付人民币,对方要港币,我说付港币打八折。
人民币谈价人民币付钱,港币付钱打八折,否则我的风险非常大,因为我觉得它是要贬那么多的。
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
去产能和去库存相对容易些, 但是去杠杆挺难的。
因为差的企业,要想让它活着,就要借他钱,让他还利息,你不借他钱,还不了利息。
好的企业,银行想借他钱,所以杠杆肯定是要加的。
如果说结构性改革成功了,坏企业都死了,好企业银行更想给钱了,然后杠杆就更高了。
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时候,有很多并购的机会。
谁能借更多的钱、更便宜的钱、更长的钱,可以穿越周期的钱,就有很大的优势。
如果有这个机会不去做,反而减杠杆那是不对的。
去不去杠杆,还要看企业的情况。
如果你的素质好、资产质量好、操作能力强,那你是可以加杠杆的。
如果你的资产质量差、运作能力差,你的杠杆越多 死得越快。
这个事我已经关注了10年,我从2006年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其实在2008年之前,美国老百姓的工资涨的很少,老板的钱更多了。
逻辑就是,因为全球化把工厂搬到中国了,老百姓没有工作了,但是老板成本降低了。或者是有了信息化系统以后,比如说沃尔玛商场,收银员少了,但老板的成本降低了。
2008年以前的趋势是,有钱人越来越有钱了,老百姓收入增长很慢。
2008年量化宽松以后,美国的贫富分化更厉害。
量化宽松那么多钱都去哪里了?
穷人的收入并没有很多的增加,钱都去有钱人那里了。
所以,美国的贫富分化、欧洲的贫富分化都是很多很多年存在的事实。
中国的贫富分化其实也是很严重的,不会比欧美要好。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西方是通过选举和税收来调节财富的重新分配,所以才会出现这样选举结果。
中国怎么办?我不知道。
但是有了这个判断之后,我们做房地产怎么定位,就知道怎么变化了。
融创做的是高端,如果算老百姓整体的收入房价比,怎么算都买不起房。
但你算30%那是买的起的;
如果算10%更买的起;
如果算5%的话,那他什么房子都买得起。
因为房价涨得很快,GDP增长是6.7%,人民币在贬值,老百姓的收入实际上并没有增加。
融创一直坚持做高端和改善的,将来一定是有市场的。
因为我们是对的30%的客户,10%对客户,也许那些5%的客户,所以是越来越好做了。
去全球化,你可以讨论去全球化好或者不好,但是去全球化确实已经在发生了。
所以你知道了这一点,对我们下一步的决策一定是有好处的。
如果说美国有投资机会,那么中国也有。
我不觉得中国的投资机会比美国差,所以这也是我们不愿意去国外开发的原因。
上面这几点对宏观经济的判断还是很重要的,我觉得对宏观经济你必须有判断。
你的判断可以是对的,
也可以是不对的,
不对可以慢慢在调整。
但是你没有判断的话,
你就无法得出投资逻辑,
你的投资逻辑就很难是对的。
所以这就是我们对宏观经济的判断。
你可以说它不对,
说它离谱,
但是你必须有,
这就是我们的判断。
第二点我想说的是这个行业的投资逻辑,我理解我们这个行业只有三个特点:
投资错了,盖什么房子都是赔钱的,你的地买错了。
投资本来就是很难的事,这个行业投资比别的行业更难。
为什么?
杠杆太多。
有银行、客户预付款,有杠杆以后让投资变得很复杂。
现在投了钱以后,杠杆很高,而且能不能赚钱要在三年以后,比种庄稼还难。
这个行业首先是投资,投错了以后做什么都不行。
地买对了以后有品牌,做高端的,就更好。
我觉得这是这个行业的第一个特点。
这个行业去年不到10万亿的规模,到今年10月底9万亿了。
10万亿的规模再增长也难了,但是在快速向大公司集中。
现在前100名占40%多,前10名占20%多。
去年前10名占17%,今年已经20%多了,前100名已经占40%多了。
我觉得,这个行业下一步5-10年或者5年左右
前100名会占70%-80%,
前10名会占35%-40%。
这样的话,前10名平均就要4000亿,
没有两三千亿进不了前10名。
当然,这个是怎么形成的?
小公司干不了了,买了地以后挣钱退出做不了让大公司做,另外就是收购、兼并。
这个行业本身就有金融属性。
这个特别重要。
这个行业的不平衡,城市之间的不平衡、空间的不平衡、时间的不平衡。
很多投资人问我,你觉得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怎么样?
我觉得从来不存在中国房地产的行业。
你说北京、上海或者哪里,不存在中国房地产,完全错配掉。
缺房的地方缺供应,有供应的地方不缺房。
北京、上海50%的基本农田,很荒唐。
不到50%的基本用地里,住宅占比很低,有一堆的工业用地,然后再盖一堆商业,每个项目都有50%的商业,住房占比很低,容积率很低,这三个加起来供应量就上不来,完全错配。
这个地方贵,那个地方便宜,所以你就有机会了。
去年最看好的是南京,今年最看好的是武汉。
南京最贵的房子是接近3万,我说南京一定有房子超过3万,我估计慢了,地价已经超过5万了。
所以我们去武汉了,武汉和南京也没有差到哪里去,这是你的机会。
这个错配,需要房子的地方没有供应,不需要房子的地方瞎供应。
另外还有实际的问题,有人说房子地太贵了,没有办法买了,然后就去美国了。
但是我说别着急,
还有调控呢,
一调控就又下来了。
说一下宏观调控,说三点:
对谁都是好事,客户、开发商、银行等都是好事。
地越来越贵、风险越来越大,最后钱更难挣了。
所以我说这个调控绝对是好事,肯定是大家愿意看到的,特别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