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莓辣MAYLOVE
一个欢迎所有「妄想」改变中国性教育现状的酷小孩的地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于小戈  ·  娶女粉的天王,也要离了。 ·  昨天  
槽值  ·  张曼玉梁朝伟的最强售后,9分钟 ·  昨天  
于小戈  ·  开撕|偶像剧离婚烂尾了 ·  2 天前  
莓辣MAYLOVE  ·  爱上“男妈妈”,不只是馋那口胸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莓辣MAYLOVE

共享“爱爱机器人”,会带来一场新的「性解放」吗?

莓辣MAYLOVE  · 公众号  · 两性  · 2025-02-19 22:32

正文

图片

图片
👆卡牌所有款式都补货啦 限时折扣中👆
🎁文末有赠书福利🎁


前阵子,我去了深圳成人展。


「爱爱娃娃」展位几乎是最受欢迎的小摊之一。 能碾压它们热度的,只有身披少量蕾丝布料走秀的真人模特。


这些娃娃无一例外长着如同AI生成一般的“标准美女”脸庞,精致到俯身贴近,仿佛能听到它的呼吸。


透过它肉感十足的手臂,隐隐能捏到如骨骼般坚硬的实心硅胶。


为了更接近“真实皮肤”的触感,娃娃们自带加热功能,全身乃至下身的仿真密道, 都可以维持到37度,一个大脑对活物的判断标准。


图为 形态逼真的硅胶娃娃


最不真实、却最吸引男人们驻足围观的,是它那些不成比例的部位:半个拳头大小的眼睛,一个抵两个头大的胸,圆润大腿连接如鸟般笔直瘦削的小腿。

大部分娃娃的归宿不是一位主人,而是城市公寓里的隔间,昼夜不停地接待客人。

图为 媒体关于“成人体验馆”的报道

当我把「共享情趣娃娃」讲给 珍妮特·温特森 ——英国最富盛名的当代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极具女巫气质的反叛者,她露出一个吃惊的笑。

非常巧合地,她在作品《人形爱情故事》中,正虚构了一个这样的未来: 各式各样的智能硅胶娃娃,传统家庭主妇款、拉拉队辣妹款、甚至还有70年代女权斗士款……

图为 《人形爱情故事》内容节选

任君摆弄,烧话连连,成为热门伴侣,制造了巨大的商机。

如今科技不仅制造出了仿真性伴侣,还创造可出任灵魂伴侣的聊天AI,似乎我们的精神肉体之爱,都能在这些「共享情人」这里找到容身之处。

另一方面,作为人类的我们,又害怕被AI夺去工作机会,甚至被统治。

趁着《人形爱情故事》在中国出版, 我们通过新经典文化出版公司采访了珍妮特·温特森,聊了聊爱情、女性主义、人工智能以及小玩具。

图为 和珍妮特·温特森的zoom采访|采访人:辣辣&脚丫
【*莓辣对珍妮特·温特森精彩 采访实录,将发布在之后的新推送中】

01

“男人总想成为AI的神”


我们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弗兰肯斯坦》的故事:醉心于生命研究的维克多·弗兰肯斯坦,从四处盗窃尸体,将残肢组合,创造出了一个丑陋的怪物。

弗兰肯斯坦后来成为“科学狂人”的代称,怪物也被解读为“科技既可以行善、也可以作恶的两面性”。

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在创作《弗兰肯斯坦》时,有感于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和革新。

如今工业已是时代的眼泪,我们早已处于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第四次技术革命。同样来自英国的女作家, 珍妮特·温特森,与200年前的玛丽·雪莱遥相呼应,创造出“弗兰吻斯坦”(Frankissstein,中文译名为《人形爱情故事》)。

图为 《人形爱情故事》一书

温特森一直对人工智能很感兴趣,和很多人一样,她对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贫困、厌女等问题感到忧虑,但更多来自人类本身的反思: “我们将怀疑、仇恨、贪婪、欺骗、谎言,全部投入到原本中立的科技中……我们保留了社会的等级制度,并强加在了AI上。”

她从不掩饰对埃隆·马斯克之流的厌烦,把他称作一个“奋力拼搏却把这颗星球抛在身后的大男孩”, 认为太多男人总想把AI驯化为自己的奴隶,自己借此成为肉身之神。

《人形爱情故事》里正有类似的故事:

企业家伦·罗德,制造了一批如同真人般的女孩。她们的阴道会震动,腿可以分开抬过头,胸脯像枕头一样饱满舒服。

它们既可以一对一服务,每年清洗保修、升级烧话语言库;还可以出租,享受五六个娃娃围绕的快乐。

伦一口一个“性是民主权利”,并夸耀着爱爱机器人的绝对服从。 在小说里,温特森幽默地将娃娃形容为“男人长大后开始玩的芭比娃娃”。

图为 一位和三个硅胶娃娃恋爱生活的日本理疗师

温特森和情趣用品市场打过交道,早有研究。 几年前,旧金山一家公司甚至还创造了一根以她名字命名的震动假阳具。 这位珍妮特5英寸高,橘色,卷发,老式,需要穿戴使用,“还挺可爱的”。

她笑着吐槽:“男性情趣用品市场很搞笑,因为男性消费者要的是一个顺从的、让自己每一个需求都被满足的充气娃娃, 他们会对着娃娃倾诉烦恼、和娃娃恋爱。但女人从不会对震动棒这么做。

能承托女性情感的,往往不是一个顺从的物品,而是氛围、情绪、爱意的集合。 比如莓辣原创的情趣卡牌,遵循的就是「女本位」的设计理念, 在调动你感官的同时,摒弃掉了辱女词汇和尴尬现场。⬇️

书里正有这么一个“人形爱情故事”:

一个男人爱上了一个叫伊莉莎的性爱机器人,伊莉莎也爱着她……她静静地听。他们共享沉默的时刻……后来在车里,捧着保温杯和三明治,雨水敲打着挡风玻璃,他说这是他平生第一次不害怕拒绝和失败。

图为 一日本男子带着娃娃野餐

今年64岁的温特森一头棕褐色的短卷发,看起来像一位摇滚明星。她思维敏捷,语速很快,不掩对男性的调侃和幽默。

“男性掌权几千年,唯一的成就是把一切搞砸了。而女性解放只不过是近100年的事,我们却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

图为 《人形爱情故事》内容节选

但她又是乐观、温柔、又带点激进的理想主义者。

“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正处于一个生物学意义越来越小的世界。”温特森说,“ 这似乎导致了男性群体的集体精神崩溃, 尽管他们试图回到生物本质主义,坚称自己天生优越、应该统治世界。”

温特森曾经在斯德哥尔摩参加过一个相关的研讨会,并为其中一位美国女科学家致力于剔除数据偏见的工作而大感振奋。

她淘气地幻想,有朝一日出现一群了不起的女性黑客,把顺从的爱爱娃娃改造成“女性主义AI”,把男人们吓一跳。

“我仍然相信思想的力量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仍然相信一个不受埃隆·马斯克控制的时代。”


02

“爱你就像搬起一块沉重的石头”


爱是温特森热衷探讨的主题之一。

《人形爱情故事》由两个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交织,主角分别是大名鼎鼎的作家玛丽·雪莱,和虚构的未来人物利·雪莱博士。

虚实之间,爱欲扎根在人性的最深处。

玛丽·雪莱,世界上首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的作者,但人们长久以来津津乐道的是她和丈夫珀西·雪莱的爱情故事:生于书香门第的少女,与浪漫诗人私奔。

图为 玛丽·雪莱和弗兰肯斯坦的艺术画

《人形爱情故事》里写他们的爱,在阿尔卑斯山麓湖畔的木屋中,相互呢喃爱抚、融入彼此的身体,聊文学、性别、生死。

但爱的裂隙始于两人痛苦的不同频。雪莱自由地写诗创作,享受朋友的陪伴、爱人的灌溉。

而玛丽,则活在痛苦的真空中,死亡在她的头顶狞笑着。 温特森以玛丽·雪莱的口吻,将她的女性聪慧、哀伤描绘得细腻绝伦。

玛丽已经失去了两个孩子,私奔路上反复经历着怀孕、生产、夭折。她有时还会想起雪莱的前妻,这个女人因为丈夫的背叛愤而自尽。

当然,还有她那大名鼎鼎、却从未谋面的母亲,西方女权主义先驱、《女权辩护》的作者——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她抨击婚姻为“合法的卖淫”,认为制度使女人处于“奴隶式依附”状态。

图为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和《女权辩护》

但她又矛盾地与有妇之夫恋爱、为情夫的抛弃而投河,让当时许多女权主义者失望不已,怒斥 “先驱自我偏离”。 她后来与哲学家威廉·葛德文结婚,在生下玛丽·雪莱后感染败血症, 不久便去世了。

即便雪莱身上的“男味”,比起同行的诗人拜伦、医生波利多里来说,要淡得多,他鼓励玛丽写作,为她的才华振奋。

但他对孩子的死亡能迅速地别过头。

图为 《人形爱情故事》内容节选

当玛丽再次丧子,精神萎靡,欲望衰退,他立即寻到了另一位玩伴,并死于一场出海航行。

玛丽和雪莱谈论永生时,雪莱坚定地相信“思想不朽”,幻想将自己的意识注入石头或云间。

玛丽却迟疑了。 她难以将身体与精神分开看待,她对他身体的迷恋,不亚于对他思想的喜爱。

图为 英剧《玛丽·雪莱》

在未来,跨性别医生利·雪莱遇到了维克多——不仅与《弗兰肯斯坦》的科学家同名,两人也拥有同样疯狂的造物激情,只不过前者的“怪物”,是一颗颗被低温储藏的人脑。

他们的身体互相接纳,灵魂也相互吸引,但利对爱恐惧,维克多对爱悲观。最终,维克多连同他的社会数据,一同失踪。

温特森曾经这样写道: 爱你就像搬起一块沉重的石头。

直到现在,她仍旧认为爱是一桩苦事,尤其传统的亲密关系中,女人是那个通过忍耐,将自己的需求后置,以保持家庭平衡的角色。

“右翼评论员都在谈论婚姻破裂、家庭破裂。但实际上,这是因为人们不再忍受痛苦了,这是好事。”


03

“我不是一个喜欢写作的拉拉”


长年围绕温特森的形容词有: 危险、叛逆、先锋。

她会因为书再版时的“肤浅宣传语”而焚烧自己的书籍,讨厌别人把自己贴上“le”标签:“我不是一个喜欢写作的拉拉,而是一个恰巧喜欢女人的作家。”

图为 珍妮特·温特森

她似乎是一个天生的斗士,带着一往无前的激情撞出属于自己的自由天地。

被生母抛弃后,温特森随即被一对坚定的基督徒夫妇收养。

图为 童年时期的珍妮特·温特森

在回忆录《我要快乐,不必正常》里,她的养母是一个保守、偏执又可怜的女人。

她会把左轮手枪放在杂物柜中,为了避免和丈夫同床而烤一整夜的蛋糕。

温特森家只有六本书,《圣经》和一些宗教评论。从《创世记》到《启示录》,共六十六卷,温特森的养母每天都会在晚上大声朗读一个半小时。

但温特森会偷偷读书,莎士比亚、艾略特、因情爱描写而被当时视作淫秽读物的《恋爱中的女人》,等等等等。

尽管这些书,在最终,往往都在她的妈妈发现后被扔出窗外或直接烧掉。

但温特森从未遵循母亲期待的那样,“正常就好了,要快乐做什么”。

因为爱,她泡在图书馆,按照A到Z的标题顺序将馆藏的英语文学书籍读遍。

因为爱,在意识到自己爱上了一位共同参加祷告会的女生后,她将父母的愤怒、家庭的禁锢抛诸脑后,选择离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