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巴塞电影
巴塞电影APP,资深电影编辑团队每日更新有品、有料、原创、独家的电影资讯和深度解读。 公众号:巴塞电影 官网:moviebase.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央戏剧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  引翼微视 | ... ·  23 小时前  
银幕穿越者  ·  多地发放电影消费券助力电影跨年 ·  2 天前  
桃桃淘电影  ·  成为导演之前,他们都在做什么?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巴塞电影

致所有电影公号:这部电影,你们没人写得过我

巴塞电影  · 简书  · 电影  · 2017-12-28 16:28

正文

作为电影圈最会写网球的人(臭不要脸),我必须要骄傲地向各位亲介绍——

今年,确实是网球电影的大年。

在体育电影的领域,作为世界第二大运动的网球项目,一直没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

虽有伍迪·艾伦带有网球元素的高分作《赛末点》,和一言不合就在球场上啪啪的恶搞作《七日地狱》,但都没能正经地展示网球的魅力,十分遗憾。

上:《赛末点》  下:《七日地狱》

但在今年,两部纯网球题材的优秀电影横空出世,一下子填补了这个空缺,让球迷们翘首以盼。

一部是之前推荐过的,讲述1980年“世纪之战”的《博格VS麦肯罗》

另一部则聚焦了改变了女子网球历史,同时也在妇女平权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一场比赛——

《性别之战》

Battle of the Sexes

1973年,美国休斯顿。

从未举办过网球比赛的阿斯塔洛体育场,显然是第一次经历如此轰动的场面。

三万多名观众涌入场馆,创下了迄今为止现场观看网球比赛的人数记录。

另一端,在全球坐在电视机前的9千万观众的关注下,这场比赛创造了69年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后的最高收视率。

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场比赛?

电影为我们做了十分忠实的还原,这得归功于编剧西蒙博福伊,他曾凭借《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拿下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

对阵双方,来头不小。

比利·简·金,美国女子网球霸主,六届温网冠军,前世界排名第一。

鲍比·里格斯,退役男子网球名将,三届温网冠军,网球名人堂成员。

艾玛·斯通和史蒂夫·卡瑞尔的神还原

没错,最大的噱头,就是男女对决。

倒也不是说之前从来没有过,只是其结果造就了它里程碑式的意义。后来这场带有表演赛性质的比赛,被尊称为“性别大战”。

为什么如此轰动?还得从背景开始说起。

01  歧视

从1968年起,职业网球正式进入了“公开赛年代”。

网协为运动员们提供了不同的巡回赛事,供大家赚取积分和奖金。

但在那个性别歧视极其严重的年代,主办方并不会为女运动员提供丰厚的奖金,连比赛都会被安排到外围球场,甚少有人关注。

以男性为主角的“公开赛年代”海报

作为业内颇有威望的西南太平洋锦标赛,为男单冠军提供的奖金是1万2美元,而女单冠军,1千5美元。

整整相差了8倍!

理由?

“大家买票都是来看男性打球的,男子比赛更刺激、更快速、更强,更有竞争性。”

可在当年的美国网球公开赛,男女单决赛卖出了数量一样多的门票。

同样的销售额,奖金却相差8倍,换作是你,造不造反?

此时正值美国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期间,比利·简·金无疑是先锋人物。

她在赢得1972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后,公开要求提高所有女球员的报酬。

在得知如此夸张的奖金比例后,金决定公开抵制这项赛事,她找到了《世界网球杂志》创始人海德曼女士,希望得到帮助,发起变革。

格拉迪斯·海德曼女士有着非常宽广的商业人脉

尽管受到了美国草地网球协会禁止参加大满贯和取消世界排名的威胁,金还是带着其它8位女子网坛的佼佼者,在海德曼的号召下,共同创立了属于女子网球的Virginia Slims巡回赛。(Virginia为香烟品牌,是当时的赞助商)

9位女士以象征性一美元酬劳签订了著名的“一美元合约”,标志着女子职业网球,由此拉开了序幕。

改革之初,事事都要亲力亲为。

铺设球场、兜售门票、派发传单、设计比赛服、为赞助商拍广告,还得抽出时间训练。

我们今天看到的WTA女子网球巡回赛,在最初是靠这9位先驱和海德曼女士一点一滴打拼起来的。

做这么多的努力,只为证明一件事:女性应该得到相同的酬劳和重视

在那个年代,如此高调地宣扬同工同酬,势必会遭到直男们激烈的反对。

已经退役的网球名将鲍比·里格斯,显然是其中最会挑事的一位。

本可以安享晚年生活的他,却因为滥赌成瘾,妻离子散。

但他不仅没学乖,还想从这次女子网球变革中捞一笔油水。

他联系了比利·简·金,说服她打一场非常有话题性的表演赛,冠上“大男子主义vs女权主义”的标签,势必会引起很大关注。

金夫人看穿了他的把戏,明确拒绝了这次对战。

但另一位女士没有抵抗住高额奖金的诱惑,应允了与里格斯的“性别之战”。

她是女子网球的传奇,当时的世界第一,玛格丽特·考特

考特夫人是比利·简·金的死对头,职业生涯22次击败后者,世界第一的交椅在两人间来回轮换,在实力上,考特夫人或许还稍胜一筹。

但在当年母亲节的那场“性别之战”中,她没有处理好压力,被里格斯6-2/6-1血洗,史称“母亲节大屠杀”

考特赛前还向里格斯行了带有臣服意味的“屈膝礼”

女子世界第一打不过55岁的退役男选手,似乎印证了男女差距有如云泥之别,并且让里格斯的气焰更加嚣张。

“女人就不是这块料。”

“反对妇女解放运动,轻而易举的获胜了。”

“承认吧,无论在商届、政坛还是体坛,行业的顶端都是男人的游戏。”

里格斯的挑衅并没有停止,他继续向比利·简·金宣战,并在各路媒体面前用滑稽的行为羞辱女性。

他拿起锅铲、穿着裙子、撑起雨伞上场打球,言外之意:就算是这样,我也能轻松打败女人

他发表的言论如果放在今天,估计会被口水淹死。

“我只喜欢在厨房和卧室的女人,那才是属于她们的地方。“”

“我不是说女人不应该出现在网球场上,如果是那样的话,谁来捡球呢?”

在这样的挑衅下,金夫人决定为了女性的权益而战。

她曾公开表示:“如果我不能赢得比赛,我想女子比赛会倒退50年。这会毁灭女子网球比赛, 并且影响所有女性的自尊。”

然而在这场的准备阶段,金夫人的内心也有一场汹涌澎湃的“战役”。

02  性别

一部优秀的体育题材电影,紧张刺激有张力的比赛场面是必备的“皮相”,而挖掘人物内心复杂汹涌的情感则是重要“内核”

像我们熟知的《卡特教练》,肯·卡特逼迫队员们去面对内心深处最大的恐惧;像《博格对战麦肯罗》,聚焦顶级球员之间“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与理解。

比利·简·金不仅是女性平权先锋,更是第一个公开出柜的美国知名运动员。

片名《性别之战》的另一重释义,就是金夫人内心纠葛的性取向认同

自古红蓝出CP

金夫人在备战“性别大战”时,遇到了美丽动人的理发师玛丽莲,之前就意识到自己可能喜欢女性的她,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当中。

因为她已经结婚了,丈夫赖瑞·金对她相当照顾。但她无法控制自己对玛丽莲的向往。

片中有这么一段“夜戏”很好地表现了这种纠葛。

两人第一次在住所发生关系后,金担心自己的网球生涯和婚姻受到影响,她想对玛丽莲“解释清楚”。

玛丽莲表示理解,当晚,两人分床而睡。

但,命运如同失控的列车般向她袭来。

片晌过后,金来到玛丽莲的床榻,两人拥吻起来。

巨星也是人,无论事业多辉煌,都会臣服于爱一个人的本能,无可厚非。

纸包不住火,最先发现金夫人拉拉恋情的,是她的死对头考特夫人。

但她没有说出去,她知道这会成为金在球场上的心理弱点,让她肆意攻击。

私底下,她也会发表一些反同言论,把同性恋归作是“罪”。

这不是剧情需要,现实中,考特就是这样一个“反同先锋”

今年五月,她就公开表示不再乘坐澳大利亚最大航空公司的航班,只因它们的CEO签署了一份大力支持性少数群体的协议。

然后...她现在遭到了包括大批球员的声讨,并联名上书要求澳网将玛格丽特球场更名,否则大家就不参赛。

我们也可以想象,当年她输掉第一场性别大战之后有多么打脸。

玛格丽特·考特 24座单打大满贯得主

在香烟邀请赛输给考特之后,金夫人意识到,内心的不平静影响了自己的发挥。

同时,丈夫赖瑞发现了自己的同性恋情,却没有爆发,默默忍受了一切,不安和愧疚涌上了金的心头。

玛丽莲观察到了这些,为了爱人的理想,她选择默默离开。

那些往日唇齿相依的时光,被不可名状的伦理压力击得粉碎。就像金永远处理不好的高压球,够不着,只好放走它。

金夫人内心的这场“性别之战”,以收敛伤痕而告终。

03  大战

我觉得《性别之战》最妙的地方,就是在于对那场大战的淡化,更多地着墨于大战前的铺垫和人物情感的表达。

赛前预测,一边倒的都认为里格斯会赢。

里格斯>考特>金,似乎存在这么一层逻辑关系。

就连金的好友,都把钱押在了里格斯头上。

可见,女性对自身能改变现状这一点,也是极其不自信的。

金夫人还曾在赛前曝出拒赛,只因为美国网协的一把手杰克·克拉默要担任解说员,后者曾经公开反对她们的女子巡回赛。

在一轮轮宣传造势和互飚狠话之后,9月20号,“性别大战”开打

夸张的是,两位选手是坐着“轿子”被抬进场的。抬里格斯的是一群美女,而抬金夫人的则是半裸猛男。

相比于金肩负了妇女平权的压力,里格斯更像是抱着玩票的心态,他55岁了,输给女网霸主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而隔网相对的对手,只有赢才能突破性别争议。

这场比赛本身就难言公平。

里格斯还饶有兴致地为赞助商打广告

比赛的结果我们都听说过了,比利·简·金直落三盘,6-4/6-4-/6-3战胜里格斯,没有后者留下任何反击的机会。

在拿下最后一分之后,金夫人激动地把球拍抛向天空,接受全场观众的欢呼。

里格斯承受了他应得的落寞,亲眼见证了对手捧起金杯。

多年之后有人爆料,里格斯是个精明的赌徒,为了偿还赌债,他在性别之战中把钱全押在了金夫人头上,自己故意输掉了比赛。

不过里格斯已去世多年,我们也无法得知真相了。

狂欢之后的第一个镜头,是金夫人在更衣室独自一人留下了眼泪。

是喜悦,也是苦涩。

考特输掉之后,她不得不出战,忍辱负重,最后为女性正名。

一场比赛绝不可能完全改变现状,这只是一个开端,“性别之战”的硝烟还会继续蔓延下去,什么时候才会到头呢?

04  后记

2017年9月9日,美国网球公开赛,斯蒂芬斯问鼎冠军,赛后发布会调侃“你知道支票上有几个零吗”迅速刷爆了微博。

那是一张370万美元的支票,是网球史上最高的一笔奖金数。

与男单冠军纳达尔的奖金数一模一样。

高兴得她立刻变成了表情包

所以说金夫人改变了女子网球和女性平权的历史,不是凭空而来的。

在性别之战后的1973年,她已经为女子运动员在美国网球公开赛争得了同工同酬。

要知道其它三项大满贯赛事,都要等到30年之后的21世纪,才纷纷实现了男女同酬。

斯蒂芬斯这张巨额支票,真该分金夫人一半哦。

金夫人与艾玛斯通来到美网宣传《性别之战》

值得一提的是,金夫人最后与美发师的恋情不欢而散,甚至到了对簿公堂的地步,那就是另一段故事了。

在出柜后,金夫人一直致力于为LGBT群体发声,她自掏腰包发行同性教育电影,并在几个艾滋病慈善团体担任要职。

2009年,她从美国总统奥巴马手中接过“总统自由勋章”,对社会变革做出的贡献得到了嘉奖。

好在,金夫人当年内心纠结的“性取向认同之战”找到了出口,她在离婚之后与双打搭档伊莲娜·克洛斯结成伴侣,长相厮守将近30年。

最后我想说一点,电影立意在女性平权、LGBT平权。

当初里格斯在向金夫人电话邀约的时候,问过这样一个问题。

“You are still a feminist,right?” 你是女权主义者,对吧?

“No,i'm a tennis players who happens to be a woman.” 不,我是个碰巧是女人的网球运动员。

神似梁咏琪

恰巧是女人而已。

金夫人用手中的球拍敲醒了所有女性:如果只因为性别而不是能力,我们失去了更多的机会和应得的酬劳,就应该鼓起勇气揭竿而起。

权,永远不可能靠卑躬屈膝等来。

影片最后,金夫人的gay蜜裁缝师向躲在阴影中的比利简走来,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言语安慰之间,有这么一句话特别动人。

现在想想,这句话真的一语成箴。

是的,金夫人,时代在那个时候就改变了。

就是你改变的。

(PS:下次再看到臭表脸的我,就是《李娜传》上映之时,哼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