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分钟内回答了22个来自中外媒体的问题。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8日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问。内容覆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日关系、中欧关系、中非关系、中拉关系等中国对外关系的方方面面,以及朝鲜问题、“一带一路”、印太战略、南海问题、台海问题、领事服务和中国威胁论、崩溃论等外交热点。
王毅答记者问
“王毅外长的记者会历来都非常受瞩目,每年的关注度仅次于总理的记者会,(这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当前中国的大国地位,因为只有大国外交才能引起国内外媒体如此广泛的关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袁鹏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在回应今年外交亮点的提问时,王毅表示,今年的中国外交亮点主要体现在四大主场活动上,有四大主旋律。
在回顾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所取得的成果时,王毅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我们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大国外交之路。”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目标。
袁鹏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王毅外长在此次记者会上系统地阐释了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强调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也是我国大国外交较之以前的最大不同:现在提出的大国外交除了服务自己之外还要为世界和平贡献中国力量,并把后者放在和服务本国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变化显示出中国的实力和地位进入新阶段后,在思考问题时已超越了自身,真正以一个大国的角度来谋划整个世界及世界与中国的关系。”袁鹏说。
王毅还特别提到了
元首外交
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
元首外交是国际交往的最高形态,有着其他交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战略价值。
”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设计师,亲自擘画和推进了精彩纷呈的元首外交,遍访世界57个国家,接待了110多位外国元首访华。这些重大外交活动,不仅极大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有效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也为解决当今许多全球性问题指明了方向。”
袁鹏对第一财经记者强调,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的一大重点,同时也是较为鲜明的特点之一,即发挥重要作用的元首外交。当前的元首外交更为系统化、全面化,同时从战略定位上给予较高的重视。
袁鹏认为,“元首外交”具体表现在三方面:首先,习近平主席在很多问题上不仅限于参与,而是亲自谋划,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即“一带一路”倡议;其次是大胆创新,从与奥巴马的瀛台夜话到与特朗普的海湖庄园会晤等,都是创新的结果;再次是勤勉努力,从接访、出访的频率、次数,以及每次出访都不重样的系统性演讲内容,都展示了新时代下,元首外交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方面发挥的引领性作用。
今年有四大主场外交备受关注。
王毅表示:“2018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外交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拿出新作为、展现新气象。今年的中国外交亮点主要体现在四大主场活动上。新时代的中国外交将为中国自身发展营造更好外部环境,也为人类进步事业提供更多正能量。”
四大主场活动分别是:
4月在海南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
(下称“博鳌论坛”),
6月在青岛举行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下称“上合峰会”),
9月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
(下称“中非峰会”),以及
11月在上海首次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袁鹏表示:“四大主场外交各有特色,共同组成了2018年版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画面。”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将于4月8日~11日在海南举行,主旋律是改革开放。王毅介绍,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本届年会将总结改革开放成功经验,展示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