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橙子说成长
「橙子School」原名「新精英做自己」,是专注青年人自我管理与个人成长的学习社群。在橙子学院,你将收获4种面向未来的能力,搭建由“自己-伙伴-导师”组成的个人成长系统,与最优秀的人一起在热爱的领域努力的玩。我们坚信,成长是面向未来的信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天60秒知天下  ·  厌学的孩子有救了!北大专家揭秘厌学症的“大脑 ... ·  8 小时前  
每天60秒知天下  ·  厌学的孩子有救了!北大专家揭秘厌学症的“大脑 ... ·  8 小时前  
印象笔记  ·  无畏少年与破产国家|一周收藏排行 ·  23 小时前  
人生研究所  ·  我居然没有过去要个内衣链接!! ·  2 天前  
混沌学园  ·  为什么DeepSeek没有诞生在科技大厂? ·  3 天前  
人生研究所  ·  戴上这个耳机,终于睡了一个好觉!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橙子说成长

2017年的第100天,他在橙子成长的第100天

橙子说成长  · 公众号  · 学习  · 2017-04-10 21:13

正文



不知你发现没有

今天也是2017年的第100天


而这一天,对于橙子第6988号会员星空

也有着更特别的意义

今天也是他加入橙子的第100天

他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

这100天的成长和改变


❤️


我与橙子的百日约定

首先祝橙子 生日快乐

今天是我和橙子的 一百天纪念日

相信你也猜到了,我是在2017年的第一天加入会员的,今天刚好第100天。


2016,我因为古典老师的书《拆掉思维里的墙》,了解到橙子学院和新精英。后来持续关注。 2016,我是在考研中度过的,所以生活比较单调,眼界也十分局限。


我很喜欢读书,大概每周能读完两本。

但是我仍旧发现自己的成长速度不够快,我认为自己 需要眼界和朋友


2017的第一天,我做了两件事:


1. 我画了一面 “百日墙” 见证自己100天成长。

2. 我花了 960 ,成为橙子的会员


我约定,在100天后,我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100天过去了,百日墙已经填满

(每天会根据自己一天的状态给自己打一个分,然后在一个小格子中填色)


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粉色的 “100分完美”

我最想感谢的就是你—— “橙子学院”


在橙子学院学习必须要说的三个感受



第一:最专业——听完一门课,胜过百本书


橙子的课是我目前听过的 最专业最系统 职业发展 类课程。

听完课后,我发现自己不用再费时费力的一本本读书, 然后整理总结了,他帮我省了很多时间!


就拿“时间管理”来说,我读这个领域的书超过50本, 自己身体力行了8年。 但对这个领域的印象还是停留在重要紧急的矩阵、目标设定的Smart原则等等。 要点很多,但很难相互的联系


当听完橙子 “时间管理课程包” ,我惊讶的发现, 我原来从海量阅读中所总结出的一个个小知识点, 居然都 通过一条底层逻辑线串起来了


而且里面还有很多新知让我眼前一亮, 比如他把人分成了 “秩序狂” “自由控” 不同人格特质适宜不同的时间管理方法。


从此之后,我在橙子的刷课之旅便一发不可收拾, MVP 天赋才干 再到 MBTI 每个课程系统性都很强,他渐渐让我认识到:


读书的效率其实是很低的, 与其大量阅读然后自己总结,不如花钱学专业课程 事半功倍! 橙子的课程就符合这样的标准。 这960真是太值了! 也期待2017橙子能上更多优质课程, 帮大家省时间


第二:最个性——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做自己


一开始被橙子学院吸引,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橙子强调 “做自己” 从小到大,我们经常 受到外界的各种影响

  • 来自父母的(你还是考个公务员吧~),

  • 来自老师的(英语应该是你的弱项吧~),

  • 甚至很多时候在和朋友聊天时,别人都想用他的观点来影响你。


在这种压力下,我们很容易迷失自我, 最后 做自己不适合但别人喜欢的事 个性被压抑,陷入深度迷茫


而橙子学院强调做自己,这种理念就像一颗种子, 在2017的一百天里生根发芽, 唤醒了心中隐秘的渴望


橙子不断的鼓励我探索自我,发现自己的天赋; 不断的提醒我,尽可能多利用自己的优势。


当我总在做自己喜欢的事,个人成长是飞速的。 更重要的是,他给我的 生活赋予了意义



成长,长成自己的样子 在微信公众号 “橙子School” 中,经常会有很多相关的文章,帮我刷新认知。

第三:最有效——全新学习系统等我闯关


3月21日,伴随着古典老师的直播,橙子全新的网页也同期上线。 在去年 7-2-1学习法 的基础上,这次古典老师提出“ PBL学习法 ”, 基于问题的学习


当提到这个概念时,我真是眼前一亮—— 这个想法我已经思考很久了,但 古典老师又用一个简单的词汇表达了出来


在大学中,我们学“研究方法”课时大家都昏昏欲睡, 并不是老师讲的不好,而是大家并不知道这个知识有什么用, 自然也就没有动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