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特色小镇研究院
特色小镇案例分享 免费发布项目信息 承接特色小镇申报 策划 概规 创建方案 政府汇报 产业导入 资本导入...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能源观察  ·  试点碳市场仍需继续试验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特色小镇研究院

生态农业的八大核心武器与八大优势

特色小镇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19-07-07 22:12

正文

生态农业是指:在整个种植、养殖和加工过程中,基本不采用人工合成化学物质,转而采用自然界中的天然物质或物种生产食物或中草药,并对农产品和中草药、加工与销售的现代农业模式。通俗地理解生态农业,就是种植过程中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地膜、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转基因种子;在养殖和加工过程中不使用饲料添加剂(尤其重金属)和食品添加剂;动物有享受阳光、新鲜空气、脚能够踏地、水禽类能有戏水的自由,而不是在传输带上长大的。这样的农业模式包括“六不用”和“五不用”两类:做到“六不用”就是实现了的有机产品;做到“五不用”(仅用少量化肥,其余不用),就是实现了的绿色食品。

从理论上讲,从小范围实践成功案例来看, 完全不用石化类物质投入是能够产生出足够的食物来满足人类可持续生存的 。生态农业绝对不是落后低产低效的代名词,而是完全相反, 生态农业是高效的,是高产的、高附加值的,能够带动农民与农二代、大学生二代就业 。生态农业除使用机械、电力和燃油外,其余石化农资已基本不用,其主要的投入是劳动力。在目前资本市场下,劳动力就是金钱,是最安全的生物生产力。生态农业不是不需要现代科学技术,而是需要很多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生态农业是对现代农业的革命,革命就需要武器,农民是不可能回到“原始社会”去出傻力气的。

那么,生态农业的技术或者武器是什么呢?


第一, 物理+生物防虫技术 这是中国人自主发明的技术,是利用害虫的趋光特点吸引害虫进行诱捕,同时恢复天敌控制“害虫”。该技术是来自物理学和生态学的贡献,即从源头控制雌虫数量,将交配后的雌虫连同雄虫通过物理方法控制,因不能回到土地产卵留下的后代越来越少,再加上天敌恢复,“害虫”不至于产生危害。“害虫”这些物种还在,但危害却基本得到控制了。

第二, 有机肥养地技术 这是来自生态学的直接贡献。地球上所有的光合产物及其衍生物均可以做肥料,这些物质包括植物枯落物、秸秆、人与动物排泄物、动植物死亡物、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菌类养殖废弃物、可降解生活垃圾等等。我国仅大型养殖场的粪便折合化肥就达7000万吨,超过化肥使用量5900万吨,秸秆、可降解生活垃圾、餐余中含有的养分数量也很大。停止向土地和农业生态系统投入化肥和农药后,土壤微生物和动物得到休养生息、物种消失得到遏制;持续投入有机肥、绿肥、杂草肥等生物质肥料,可实现耕地碳库与氮库双增加,人们担心的产量问题也会得到合理解决。

第三, 生物与机械控草技术 这是来自生态学与物理学的贡献。除草是农业生产中最辛苦的环节,采用生物、机械、人工等办法,根据不同生态位,该除草的除草,该养草的养草,利用动物和草治草,发展小型除草机械。鼓励农民多付出劳动,其劳动强度比在城市打工低,但收入却高于在城市打工。

第四, 生物控病技术 这是来自生态学的贡献。该技术充分发挥物种尤其微生物的作用,尽量不让庄稼、蔬菜、果树生病,从源头停止各种防治植物生病农药的使用。该技术与有机肥养地技术配合使用,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自然界中,热带雨林、草原、湿地、森林都是基本不生病的。在生物控病技术中,微生物制剂、中草药提取液、沼液等也可发挥有效的补充治理作用。

第五, 动力与灌溉技术 这是来自物理学的贡献。为了降低劳动强调,收获、储存、运输、灌溉、尽量采取机械措施,农机部门应多研发一些实用性农业机械。目前的动力很足,大型设备可用作整地、耕地和中耕除草,自动喷灌设备可布局到田间地头,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同时减少了劳动强度,让农业变得不那么辛苦。

第六, 产品加工技术 农产品加工是使农产品升值的重要渠道。利用物理或生态的办法替代几万种有害化学添加剂,进行农产品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加工应以小型化、家庭化、多元化为主,带动农民专业化分工,带动更大范围内的就业。尽量不采用规模化做法,从而避免市场竞争风险。传统的食品加工工艺,在高效生态农业体系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以白酒为例,那些动辄上百上千乃至上万的白酒,其实粮食和瓶子等成本只有区区十几元或几十元。生态农业的食品加工,是要停止使用防腐剂和形形色色的工业食品调节剂。

第七, 互联网技术 或者信息技术是来自数学的贡献。没有销售渠道的农业要少搞, 优质农产品销售是关键。高效生态农业必须有自己的定价权。要发挥互联网与物联网优势,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网上购买与现场体验相结合,将优质农产品以优质价格销售出去。互联网技术保障了顺季节多种经营,延长了货架期,避免集中上市带来的农副产品积压。

第八, 物流技术 目前物流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该技术可使自然界中的所以适合人类食用,从深山老林或者远洋进入人类的餐桌,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收获或捕捞各种自然来源(如海洋、草原、森林、湿地、荒漠等)的食物都是生态农业的范畴,且提供的是无需认证的有机食品。

生态农业是在生态科学理论指导下,所开发的环境友好型、耕地固碳固氮型农业。 长期坚持下去,耕地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出来的食物为绿色食物或有机食物。因此,生态农业不是落后、低产、低效的代名词,而具有十分明显的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生态农业涉及的范围很广,农林牧副渔都会涉及,但在每一个环节都有物种的贡献,都有从事该行业农民的贡献。

概括起来,生态农业具有以下八大优势:


0 1
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没有面源污染



没有健康的生态农业无从谈生态农业。农田中主要害虫和杂草其实都是自然界正常的物种,能够用物理方法干扰控制的,尽量不用化学办法,能够恢复生态平衡,对产量不造成明显影响的,尽量减少人为干预,既节约了人工成本,还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生态农业可以用少量的农药,主要是应急之用。可以用少量的化肥,但化肥利用效率高、用量少。根据我们的前期研究,如果发展生态农业,将目前90%以上的农药和50%以上的化肥停下来,对产量影响并不大。


0 2
生态农业产出的食物质量高,很少农药残留或零农残

由于前期投入的化学物质非常少,且尽量投入可降解的生物农药或低毒农药,再加上自然界的自净能力,以大量的有机肥为主,这样的农产品口感是好的,即很多上世纪50-70出生的年代小时候的味道。最终产品是经得起农药残留检测的。如果农产品后期检测出多种农药残留,就不是在生态农业里生产的。

0 3
生态农业单位土地经济效益高

目前由于采取粗放式的化学办法种地,虽然产量相对高,但价格便宜,有时市场不好还会烂在地里,资源浪费严重。

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有两种,要么继续扩大土地规模,但质量不提高价格不变,使经营者有利可图;

要么提高产品质量,价位提高,加上生态农业不减产,一亩效益等于几亩,这样的话,对于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好事。

前者购买了放心食品,保护了自身与家人健康,后者增加了收入,更愿意向土地中投入优质劳动。



0 4
种养结合、种植多样化、间作套种、立体种植

这是生态农业的最大优点。

生态农业的大量肥料来自系统本身,“六畜兴旺”才能“五谷丰登”。

在少量的土地面积上,可以提供大量的食物种类,豆科与禾本科植物间作套种,可以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源,立体种植也能够实现。

生态农业的食物多样性是其他农业方式做不能比拟的。

物种多样性丰富,系统就稳定,抗风险能力就高。

据笔者粗略估计,在北方一个1000人左右的村庄,可以提供的食物种类近200种。



0 5
生态农业产量高

生态农业产量并不低,由于用地养地,被带走的养分通过有机肥或少量化肥补充。

更关键的是,由于化学物质少,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丰富,这些生物就间接将土壤中的矿物质释放出来,供植物根系吸收。

这样模式下,如果坚持长期样地,产量是稳步增加的。

12年实践,我们已经成功将低产田改变成高产稳产的吨粮田,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没有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激素、地膜、转基因种子。



0 6
全面提高水分与养分利用效益,节约资源,不产生浪费

由于生态农业尊重植物生长规律,因地制宜,根据农业的气候特点安排种植和养殖,重在与自然规律相一致,遵守24节气的农时,其水分、养分利用效率高,加上有饲养的动物,乡村餐余和作物秸秆都能够利用,增加了资源利用效率。

0 7
生态农业是耕地固碳型的,由碳排放逆转为碳吸收

目前的农业模式是排放温室气体的,高达44%-57%的温室气体来自现代农业及其相关的工业活动。

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可显著减少温带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

我们的长期研究发现,现代农业模式下,普通农田净释放温室气体,为2.7 CO2当量 ha-1yr-1,而生态农业净吸收温室气体,达8.8 CO2当量 ha-1yr-1,两者相加为11.5t CO2当量 ha-1yr-1。

这就是说,减少化肥使用,增加耕地有机质,可将温室气体埋藏到地下,是生态农业的副产物。



0 8
发展生态农业可全面带动农民就业

由于优质优价,加上生态环境优美,对城市人群有很强的吸引力。

农业要素容易变成商业要素,从养殖到种植,从收获到加工,从加工到销售,从餐饮到观光旅游,从保健到养生到养老,乡村可以就地城镇化,吸引农二代、大学生二代,乃至城市精英就业。








生态农业的缺点





一是要花费的劳动力多,农忙季节活重活累,农民多不愿意采用。生态学家需要研究一些方法,减少劳动力投入,如打农药的活基本可以停了,用机械播种与收获等。不过,只要比较效益高,农民就会投入劳动。如果进城打工不如在地里刨得多,他们就不愿进城打工。

二是集约化单一种植。这类就是美国式家庭大农场模式,每户农民经营土地几千乃至几万英亩,但种植多样性下降,投入的机械、化肥、农药、除草剂少,环境代价大,产品口感差,周围鸟类都停止了叫声。这样的农田是没有人气的农田,适合为动物生产饲料。美国用化学化农田生产的粮食多用于出口、做饲料、或做工业原料。






开课地点 北京 农广大厦

【开课时间】 2 019年7月27—29日

【主办单位】 中厚明德集团 特色小镇研究院

【参课人员】 特色 园综合体相关投资商 开发商 相关产业链负责人

【课程主题】 政策解读、立项辅导、 融资申报、拿地策略、案例解析... ...

课程特点 一线评 审专家授课、模块化教学、操盘手现身说法 精讲细研

咨询热线 16601291889 微信同号


课前追问


项目当前处于哪个阶段?

1、 意向介入阶段

想介入但不了解项目发展前景,以及是否适合自己做,想要系统学习了解


2、 初期拿地阶段

对项目有初步构想,需要与政府谈判取地,但不知道如何立项及资源整


3、 项目进行阶段

已完成取地,但不清楚下一步如何落位推进,找了不少机构,效果不理想


4、建设落成阶段

项目已落成,但没达到预期效果,不知道如何盘活,投了不少钱,进退两难

操盘手面临的难题

取地难

如何和政府谈合作条件,签订有价值的协议?项目如何申报立项?和村集体签署流转协议那些有效?

实操难

参加不少学习,依然没思路?开发商/产业类公司如何操作该类项目?没有文化产业/山水资源的项目如何操作?

融资难

如何拿到政策性银行资金?民营企业如何找央企/国企/上市公司联合投资?自投资金占比多少为宜?

运营难

已经“入坑”如何盘活?如何打造自己的IP?项目如何招商引流制造爆点?如何打造四季全时爆款?

乌龙入坑

没有策划  生搬硬套  创新过度  只玩概念  盲目选址  缺乏学习




高效研学模式

本期课纲




一、 最新政策解读

1、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

2、康养、森林康养

3、农业一、二、三融合示范区

4、美丽乡村、民宿

5、大棚房 、限墅令


二、 拿地

1、产业勾地攻略 项目选址技巧

2、低成本获取建设用地指标

3、如何判断不同土地类型配比最合理、规避“雷区”?

4、和村集体签土地协议种类与注意事项

5、集体建设用地如何高效利用


三、定位策划规划

1、项目如何找魂、根据目标客群项目精准定位?

2、对标国家政策,精准立项

3、项目顶层设计与产业规划

4、运营前置构建盈利模型


四、立项申报

1、厘清申报归口 精准对标

2、申报材料组织与编写技巧

3、与政府签订投资框架协议 谈判技巧

4、逐级申报 掌控申报节点 先谋后动


五、 融资

1、8大融资模式(政策性银行贷款、融资租赁、政府引导基金

发债  资产证券化 PPP 股权融资  信托)

2、项目融资渠道种类的选择与注意项

3、如何引入央企、国企做信任背书

4、资金方如何选择投资项目


六、 运营(招商)

1、四季 全时 业态布局与招商

2、运营团队的搭建与管理

3、引入外部团队 托管运营注意事项

4、线上线下营销策略


七、品牌 输出

1、标杆项目模式梳理与输出

2、品牌引入的合作模式选择

3、品牌的塑造方式方法

4、网红项目的打造与运营推广



本期讲师



















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

时间

主讲嘉宾

课程主题

07月 27 日 《政策为导,策划先行》

09:00—12:00

岳凤娟

中厚明德集团董事长

中厚明德商学院院长

乡村振兴下项目运营

—全产业链服务 模式》

午间用餐及休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