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去年,世界卫生组织曾披露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如今全球每年有70万人死于超级细菌感染,23万新生儿因此不治夭折,预计2050年,由于耐药细菌感染导致的死亡人数可能超过1000万。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滥用,细菌耐药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细菌耐药性一旦产生,抗菌药物的作用就明显下降。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就会出现临床治疗困难、死亡率高的耐药细菌,甚至还会出现几乎无药可治的多重耐药菌。细菌耐药问题将导致人类在未来无药可医,这并非危言耸听,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关系到人类健康、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挑战。
面对这一挑战,日前,上海市微生物学会微生物耐药防控专委会正式成立,首届主任委员由瑞金临床微生物科、医院感染预防管理科主任倪语星担任。转化医学网有幸邀请到倪教授接受我们的访谈,以下是访谈具体内容。
感染病的精准治疗,精准检验需走在前面
近年来,肿瘤的精准治疗十分热门,人们希望通过基因分析技术来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其实,在感染病的治疗方面更加需要精准治疗。因为每个人感染的微生物不同,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机体的基础疾病和免疫状况也不同,这就需要依据患者个人的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即个体化治疗。需要在正确诊断和病原学检查的基础上,考虑药物的选择、药物的剂量、给药的方式、病人基础疾病的情况、感染的程度、微生物的种类、细菌耐药情况等因素,来制定最佳的治疗方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精准治疗。
在肿瘤领域中只有通过精准检测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精准治疗,同样感染病的精准治疗也需要诊断前移,首先要进行的是精准检验。目前,感染病临床诊治的流程是,医生首先根据病人的口述及基本检查的情况作出判断,开始经验性治疗。经验用药之前,需要留取微生物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找到致病的元凶,判断是否为感染,哪种细菌引起的感染,细菌的耐药性如何等,临床医生一边经验治疗,一边等待检验的结果,依据实验室反馈来的检验结果重新评估和调整之前的经验治疗方案。因此临床医生在治疗感染病时需要做到:1、微生物标本的正确留取和送检,2、拿到检验结果后要重新评估先前的治疗方案。
抗菌药物滥用现状:几乎所有住院患者,都会使用抗生素
近十年来全球抗生素使用量增长了近36%,2013年的统计结果显示,中国总的抗生素生产量24.8万吨,除去出口的,加上进口的,有16.2万吨抗生素使用量,占世界的一半左右,抗生素的使用中52%为人用,48%为兽用,在全球住院患者中,使用抗生素的比例约30%,而在中国这一比例高达80%~90%,那个也就是基本上住院的患者都会使用抗生素。这些数据基本说明了中国抗生素的使用现状,总量大且兽用占据很大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