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乎日报
提供最好的资讯评论,兼顾专业与趣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up to no ... ·  昨天  
知乎日报  ·  为什么捏住鼻子就尝不到味道了? ·  昨天  
知乎日报  ·  为什么每次高铁到站,总有人提前 10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乎日报

刚刚我想干什么来着?你有过这种「断片」时刻吗?

知乎日报  · 公众号  · 问答  · 2017-09-13 08:25

正文



题图:《极品基老伴》


我跟你讲……呃我刚刚说到哪儿了?| 门口效应


知乎机构号: 京师心理大学堂 (200+ 赞,知乎编辑推荐)


我在生活中总会忘记一些事情,尤其是出门的时候——

「妈,我下楼买个本子。」「你顺便把这袋垃圾带下去吧。」

——5 分钟后——

我拎着一袋垃圾在文具店门口凌乱——我刚刚不是要扔垃圾吗?


我还发现了,不仅是自己,身边的人有时候仿佛也只有几秒钟的记忆。


「所以呢这道题应该用三元微积分……」,我的高数老师说着,往黑板的另一侧走过去,停顿了 5 秒,尴尬一笑,「呃…我刚刚讲到哪里了?」


于是我探究了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些「临时断片」的窘境—— 这被科学家称之为「门口效应」(The Doorway Effect)。它是指人在经历环境变化,比如经过一扇普通的门时,就可能遗忘一些事情的现象 ——哪怕一扇虚拟的门,也会造成影响。


本文分为三个版本共读者自由选择(简直不能更贴心)——


太复杂不看版: 出现门口效应的原因是把一个记忆物体串进了两个记忆模型,导致记忆小小的混乱、临时性断片。


寻找实际意义版: 背同一个东西就在固定位置背,背太长的东西合理分布在多个位置背。


追求知识钻研原理刻苦好学应该亲亲抱抱举高高版: 余下全文(附赠背单词的小技巧噢~)


门:「对不起,我的锅。」


美国圣母大学心理学教授 Gabriel Radvansky 邀请了 41 位大学生参与一个神奇的实验:参与者需要在电脑上完成一系列携带物品穿越房间的任务。实验里有的房间较小,有的房间较大,且每个房间的壁纸图案不同。在一个大房间中,参与者需要完成两次小任务(意味着这两次任务之间的环境是相同的)。而在一个小房间中只需要完成一次小任务(意味着和下一次任务相比,环境发生了改变)。



在每次的小任务中,参与者需要把正携带着的东西放在桌子的一侧,然后选择桌子另一侧的物品,带入下一个区域——下一个房间或者是大房间中放置第二张桌子的区域。如此反复,参与者一共需要穿越 53 个房间,


注意,当每个物品被选择的时候,物品的形象会消失在电脑屏幕中。因此,参与者是看不见他携带的物品的。


当实验的参与者进入一个新房间或在大房间中准备开始完成第二次任务时,电脑屏幕中央会呈现三类形容词,而参与者应根据形容词回答「是」或「不是」。



也就是说,在实验过程的任何时刻,实验参与者仅仅需要记住两种物品:一个是他们现在正携带着的,一个是他们刚刚放下的。

实验结果证明了「门口效应」的存在: 当形容词形容的是人们正携带着的物品时,如果空间发生了变化,人们就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去思考。而且无论形容词形容的是哪一种物品,只要出现了空间变化,人们就更容易犯错。


为什么我好像只有 7 秒的记忆


其实这个锅不能抛给一扇门(委屈巴巴.jpg),门也很绝望啊。 不如先来看看我们是怎么记住一件事的。


为了更好地加工、理解和记忆海量的信息,人们会使用事件模型这种心理表象(表象:指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它把更可能属于一个整体的元素整合到一个表象里,而把其他不相关事件的元素拒之门外。 比如当卖火柴的小女孩想到感恩节时,会将枫糖浆、火鸡、布丁等元素整合在一个事件模型里,而拒绝了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等元素。


@《安徒生童话》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记忆仿佛只有几秒? 回到 Gabriel Radvansk 教授的实验,走过一道门,即身处的环境发生了一个重大改变,这要求参与者们更新他们对现在处境的理解。于是,人们要么创造一个新的事件模型,要么大幅度地改变现有的事件模型。这种创造或改变需要大量的认知努力和协调,导致了认知的加工速度和准确率的下降,也就要花更长的时间去回忆并更容易犯错啦。


所以这扇门没有什么独特的魔法,不会偷偷地把你的记忆吃掉,而是我们自己的大脑为了给新的信息腾出空间和资源,扔掉了之前「没用」的记忆。也就最终导致了我们经历环境变换的时候,往往会突然忘记自己刚刚要做什么事。


「门口效应」百害而无一利?


其实好好利用「门口效应」,我们反而能提高记忆力~ 日常生活里,我们在一口气背一长串单词的时候,往往会背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因为背诵的内容相似,所以后面背诵的单词会影响到前面单词的记忆效果。


然而,研究者发现, 如果我们把一长串单词拆分为两段,利用「门口效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环境背诵,这样的记忆效果会更好。 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空间时,背诵的后半部分单词被整合到新的事件模型里,因此对前半部分单词记忆的影响会减小。



等等!刚刚不是说实验证明「门口效应」会导致回忆效率降低吗? 其实这两件事有些不同, 实验要求参与者回忆的信息是保存在两个不同的的事件模型当中(携带的物品经历了两个空间),导致回忆的时候两个事件模型产生冲突和竞争,最终导致回忆的效率降低。而单词表的前后分别与两个空间相联系,回忆每一部分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可以提高记忆效果。


除了帮你背单词,「门口效应」还能保命!


「门口效应」不仅仅能被用于提高记忆效果, 还具有重要的进化意义。 大脑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而「门口效应」让我们可以快速遗忘上一个空间中的大量信息,为新空间的信息处理提供资源和能量。因此,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新空间发生的事件,也就更有利于我们的生存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