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悦网美文日赏
美文日赏,每日一次的阅读之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全网爆火的石矶娘娘,带东亚小孩学“自爱”的神 ·  12 小时前  
新周刊  ·  “正月理发死舅舅”到底怎么来的? ·  18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除了课本,语文还可以是什么? ·  昨天  
新周刊  ·  苏宁再断三腕,张近东还能杀回来吗? ·  昨天  
码头青年  ·  每个人都有一个符瑞兽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悦网美文日赏

所有艰难的时刻,都只属于你一个人

悦网美文日赏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7-15 20:30

正文



作者:林一芙

来源:林一芙(doumaodushu)



01.


在大学的时候,我上过一年的播音主持课。


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老师让我们讨论,如果主持人在台上被拖尾的礼服裙绊住跌倒要怎么办。


讲台下的我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要注意摔下的造型,开玩笑说要在地上凹个造型再站起来。


也有人选择抖机灵,以“在场的人太热情,我被你们的热情倾倒了”“声浪都把我撂倒了”“这个舞台多么的亲近啊”巧妙化解。


老师听完冷冷地说,最好的方式是你什么都别做。 一个人默默站起来,把裙子拉平整,头发抹清楚,一句话都不要说。


且不说需要穿拖尾礼服算是正式场合,那些插科打诨并不合时宜。更重要的是, 当你花了很多时间去想着怎么能在大家的眼里保持形象,很可能就打乱了自己的节奏。


哪怕你补救得再完美,陌生人都没有必要给你的挫折报以掌声。


只有你默默地站起来,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才能保证之后的流程按照既定计划走下去。


一个人扛过挫折,日后反而会更轻松些。


02.


曾经在天涯上看到过一个帖子,女主人公和闺蜜同时怀孕。两个孕期的女人一起讨论备孕事项,感情比起从前更升温了不少。


结果女主人公意外流产。闺蜜生产完,她去探望,没想到闺蜜一直在和同行的老公一起讨论自己刚出生的儿子长得像谁。


女主人公觉得愠怒:我是真心地祝福她,为什么他不能真心同情我?


这闺蜜当然是够没有眼力劲,没有顾及女主人公的心情。但又怎么能指望一个刚刚生完孩子满心欢喜的孕妇去体贴生活里的悲伤剧情。


我们总以为一起分享快乐的朋友,也可以共同分担忧伤。 却忽略了她再诚心、再努力装出一副有共鸣的痛苦样子,下一秒等你回到家后,她依然是抱着孩子的幸福女人。 或许在茶余饭后悲悯地和老公议论着:“我那个闺蜜呀……”


感情可以提供帮助,却很难真正成为安慰。


03.


人真的是一种充满惰性和依赖性的动物,越期待安慰,痊愈得越慢。


就算痛下了无数次决心,仍期待着有人能够轻而易举地把伸手将自己从深渊中拉出来。


我们期待外力更胜过于期待内力,因为培养内力是个太过于漫长的过程,而外力可能只需要别人的一次“顺手”。


其实,回想人生中最痛苦的日子都不是被别人安慰过来的。


我曾经和一个朋友一起聊过自己最艰难的日子。


还记得高考考砸了的时候,我一度觉得自己的人生就快完蛋了。


但真正释怀了这件事其实在很久以后,当我带着行李离开宿舍的那一刻,锁头“咔哒”一声落下。看到眼前的校园,我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没有那么恨了。


那时候我火急火燎地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未来是一片看得见的晴朗天空,让我不由地和校园挥手道再见“谢谢你陪我走过这一段日子”。


当然,我的经历比起朋友的现实完全是大巫见小巫。


她毕业到了陌生的城市工作,朋友们全在家乡,也还没有男朋友。突然就听闻从小最疼爱她的爷爷病危。


那天晚上她买了最急的一班火车回家。在车厢里,家人发来信息:爷爷去了。


她哭不出眼泪,只在傍晚的火车上踱步。


“我从人群中走过,四面八方都是擦肩而过的人,他们叽叽喳喳的声音都像是炫耀着自己的人生有多美好。” 她这样形容当时的感觉。


她说自己的释怀是通过了无数次的怀念。她写了很多关于爷爷的文字,这些文字让她心安,让她再也不怕“有一天我会把爷爷忘掉”。


那时候我们身边都有很多劝说我们的人,我们心怀感激却清楚它的收效甚微。


世界上没有被安慰出来的“想开”,只有随着时间推移,开始觉得继续苦痛也毫无意义,或是自己努力将生活扳回想走的轨道。


很久以后,接受了不能改变的,改变着可以被改变的——这大概是所有艰难时刻的归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