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绍了中国载人登月的最新进展,包括火箭、飞船、着陆器、月球车、登月航天服等产品的研制情况,并强调了登月任务的复杂性和对航天员的要求。文章还提到了航天员的选择存在变数,目前无法确定哪些航天员将成为首次登陆月球的人。
文章强调了首次载人登月任务中火箭、飞船、着陆器、月球车、登月航天服等产品的重要性,以及登月任务的复杂性。
文章指出现在无法确定哪些航天员将成为首次登陆月球的人,因为航天员需要完成的任务还未具体化,且需要进行相关的任务训练和选拔。
文章强调了登月服在载人登月任务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登月服的特点和要求,包括高可靠性、安全性、轻量化、小型化等。
文章介绍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最新进展,包括宣传片中的动画演示、登月服的征名活动以及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中国人很快就会实施载人登月计划了,那在首次载人登月任务中,哪些航天员会成为我国第一位踏上月球表面的航天员呢?
中国载人登月倒计时?
现在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载人登月任务已经完成了前期的关键技术攻关和深化论证,现在已经全面进入到了初样研制阶段,包括新一代载人火箭长征十号、新一代梦舟载人飞船以及揽月月面着陆器、载人月球车、登月航天服等相关的产品都正在研制中,有一些初样产品已经完成了研制工作,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测试。
自从我国在
2003
年成功发射神舟五号飞船将航天员送上太空以来,很多网友都开始关注我国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毕竟,登陆月球是我们的梦想,也将会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到目前为止,也只有美国在上世纪
60
年代实施的阿波罗载人登月任务中完成了宇航员登月任务。在全球范围内,目前掌握载人航天的国家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我们很快就会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航天员登陆月球的国家。
按照计划,我们将会在
2030
年之前实现航天员首次登陆月球,当航天员抵达月球表面后,他们会在月球上驾驶载人月球车进行巡视、科学实验,还会在月球上采集月球样品。在完成一系列的月球表面任务后,航天员就会从月球表面起飞返回地球。
通过首次载人登月任务,我们将会突破、掌握载人飞船往返地球、月球以及月面短期驻留等关键及时,直接就完成“登、巡、采、研、回”等多重任务,掌握
独立自主的载人月球探测能力。
事实上,我国现在距离载人登月的距离其实不远了。因为之前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探测器就成功实现了月球取样返回地球的任务,先后从月球正面、背面带回了珍贵的月球样品。在这两次月球取样任务中,两个探测器都出色地完成了环绕月球、着陆月球、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月球轨道返回地球等关键技术,整个任务过程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虽然嫦娥五号、嫦娥六号都是无人的探测器,但是这两次月球取样任务相当于我们进行了一次模拟载人登月的技术验证,它们顺利带回月球样品,标志着我们其实已经拿到了登月的返程票了。
现在我们暂时还没实施载人登月,并不是没有登陆月球的技术,而是暂时还缺推力更加强大的火箭、更加先进的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毕竟载人登月飞船的吨位比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探测器大得多,而且涉及到很多复杂的技术,我国现役最强的长征五号火箭没法将更大的载人飞船送上月球。
前几天,官方公布了一段宣传片,向我们介绍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一系列最新的进展,其中就包括载人登月的动画演示。从公布的画面中,我们看到了登月的整个过程,也看到了载人月球车怎么“驶上”月球表面的过程,还有月面着陆器进行测试以及载人登月火箭整流罩分离试验等画面。
王亚平试穿登月航天服
在
10
月份,我们官方就发布了
登月服征名活动,当时还首次公开展示了我国登月服的外观,一时间引起了各大网友的关注,登月航天服进行征名活动,也说明了我国载人登月工程又取得了新的进展,距离载人登月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因为在载人登月任务中,登月航天服和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火箭等产品都是一样重要的,如果没有登月航天服,我们的航天员就没法在月球上面活动。因为月球表面的环境非常恶劣,没有大气层,也没有磁场,意味着宇宙辐射很强,我们人类没法直接暴露在月球表面中。最重要的是,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很大,在白天温度超过
100
℃,晚上温度降低到
-100
多℃。
虽然我们在进入载人航天时代后研制了舱内航天服、舱外航天服,之前我们的航天员就进行了很多次出舱活动,理论上也可以为航天员在月球表面活动提供生命保障,但是现有的航天服没法满足载人登月的要求。
因为在近地轨道飞行时,航天员处于失重的状态,整个人都是漂浮起来的,舱外航天服重一些问题也不大,但是在月球表面的情况就不同了。在月球表面,航天员依旧会受到重力的束缚,月球表面的重力大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登月服不仅要具有高可靠性、安全性,还要轻量化、小型化,简单地说就是要保证安全又要轻便。
在首次展示登月服的时候,航天员翟志刚和王亚平都穿上了我国研制的登月服。这一种登月服比现有的舱外航天服更加先进,集成了多种尖端技术,不仅可以恶劣的月球环境中保护好航天员,还能大大提升了航天员在月球表面的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