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理知识精选
带你走进地理知识的殿堂,天文、地质、历史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等,大家多多推广,希望能给给更多的人带来更多的地理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国家地理  ·  直播预告|邀你共赏最欢乐的闹元宵现场! ·  17 小时前  
中国国家地理  ·  水上冰花,人间仙品 ·  昨天  
地理狗看世界  ·  蛇,地府来客 ·  3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水与火,势均力敌的绝配!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理知识精选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确定的?

地理知识精选  · 公众号  · 地理  · 2019-04-28 18:00

正文


其实,早在四千年前的夏代就已开始制定“节气”,经过两千多年的完善,于秦汉时期建立了“二十四节气”。
吃瓜、吃面、吃饺子群众又问了:二十四节气到底怎么确定的?

请先用正确的姿势戳下方视频


一本正经科普

“立竿见影”常用来比喻立刻见到功效,它最早见于东汉《参同契》一书,原意是指立杆测影,是一种通过观测一年中日影长短变化,来制定节气的方法。距今约四千年的夏朝,人们从祭祀活动时土圭的应用中发现了太阳阴影长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了“两至”“两分”四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正午日影古尺长度柱状示意图


我国古代测日影所用的仪器叫“圭表”,“圭”即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表”则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用圭表测影,也叫立杆测影。当太阳照着“表”的时候,“圭”上出现了“表”的影子,根据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就能读出时间,这也是光阴的来历。春秋时代已经使用圭表测量,连续两次日影最长和最短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并计算出回归年的长度。



利用圭表测量日影的长短,就可以确定冬至(日影最长)夏至(日影最短)和春分、秋分(日影在最长、最短之间)四个节气,恰好把一年分为四个基本相等的时段,从而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时间固定了下来。



真是佩服古人的智慧,“立竿见影”的原理清楚了,那么,问题来了: 一年中“踩影子”游戏难度系数是最低的一天是哪天?



下面,我再简单讲两句……。

重要的两个“台”
1.周公测景台
我国最早装置圭表的观测台是西周初年在阳城建立的“周公测景台”,因周公营建洛邑选址时,曾在此建台观测日影而得名,该遗址位于今登封市告成镇。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 年),太史监南宫悦奉命仿周公土圭木表旧制,换以石圭石表。现在的石表上刻有“周公测景台”五个字。



周公观测台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的为石座,上部为石柱。有意思的是,石表北侧距石座上面北边沿约合唐开元尺一尺五寸。夏至日时,石柱的影长一尺五寸,这一天的影长正好与石座北上沿的长度吻合,石座下部四周看不到影子,故俗称“没影台”。

2.登封观象台

1279年,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魏氏兄弟在河南登封县境内建造了登封观象台,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建筑,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登封观象台主要由台身和石圭两部分组成。台身即观景台,为东西向石砖结构建筑物。台顶的小屋之间有一道横梁,台身中央有凹槽,石圭从凹槽下放,由南向北延伸,长度为31.19米。石圭中的量天尺上刻有精密的刻度,太阳将横梁的影子投射在量天尺上,冬至这天正午的投影最长,夏至这天正午的投影最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国家地理  ·  直播预告|邀你共赏最欢乐的闹元宵现场!
17 小时前
中国国家地理  ·  水上冰花,人间仙品
昨天
地理狗看世界  ·  蛇,地府来客
3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水与火,势均力敌的绝配!
2 天前
极客公园  ·  vivo:艺高胆大又偏偏执迷高端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