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鸡年的脚步越来越近。
辞旧迎新本应该开心才对,可铺子却很担心,因为每年过年都相当不容易。
以前,我喜欢和朋友开玩笑说“过年就是一场中国特色战役”。而
抢春运票,就是打响了这场战役的第一枪。
到了年关,这场战役就悄无声息的到了白热化阶段。其乐融融的氛围下,总有几个点会被一触即发,毕竟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下面这部电影就很精准得展现出一个大家庭在过年发生的那些事——
《过年》
大家一看海报,可能心里就会开始打鼓,上个世纪的国产片现在看会不会接受无能呢?
这种疑问很正常,不过你定眼一瞧演员阵容,估计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赵丽蓉、葛优、李保田、六小龄童、梁天、丁嘉丽
......这配置是90年代的黄金阵容,即使搁到现在也绝对有票房号召力。
就是因为这几位大咖的名气,铺子才挖到这片,在豆瓣一搜被惊了一跳,这部国产剧情竟然有
8.4
分。
而且,不仅演员棒,评分高,它还受到国际荣誉的加冕。
导演黄健中凭借此片获得了
东京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
。
而赵丽蓉老师更是因出色的表演获得了影后,这可是
中国第一位国际影后
,国际章和巩俐比这都要晚。
赵丽蓉老师得影后,相信很多人会很讶异,因为他们熟悉的是小品里的她。
可其实,电影才是她的第一舞台,不管是评剧改编的电影,还是电影《红楼梦》都有她的身影。
但不管在哪里,她一出现,总能带给大家无限的欢乐。
▲小品《老将出马》
所以,铺子一看《过年》里她跟这么多笑星合作,还在贺岁档上的映,所以一直把它当作一部贺岁喜剧。
但看完后,真的是笑不出来,反而能呛出你一把老泪,这是一部黑色的家庭悲喜剧。
顾名思义,片名是《过年》,故事讲的也就是过年的事。
一开始,影片就通过几个镜头展现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年味。
比如几个孩子拽着一只被染成红色的山羊。
还有,被喜庆红色打扮的市场,置办年货的人们到处都是。
当然,老程一家也没闲着,老母亲在集市上买鸡买鱼。
而老父亲也从城里打工回来,年货装了一爬犁,还给孙子买了个自行车。
他们满心欢喜的回到了位于深山的家中,可
五个儿女却谁也没回来
。
虽有些失望,但二老其实也好久没见,丈夫把挣的钱都交给了妻子,老两口在年三十晚享受着独处的时光。
大年初一,孩子们才一个个陆续归来。
先赶回来的是二儿子,这次他还带着城里的女友。
老父母表面上很热情,但并没准备好迎接这个准媳妇。
女友家是干部之家,所以母亲也搭不上话,可女友却很贴心的把电动按摩垫送给老人做见面礼。
二儿子是最有出息的,是个研究生,即将去进行沿海考察,但吃住须自理,所以这次回家他有个很大的目的,就是劝父亲资助他。
但当说出自己的心愿时,父亲就一句话——
研究生!研究研究我老头身上哪个零件还值点钱,你就随便卸吧
!
父亲就是这样粗暴的脾气,如果大儿子能继承这点就好了。
六小龄童饰演的大儿子是第二个回家的。与孙悟空相比,这个角色简直是天差地别。
大儿子是个窝囊的教书匠,没脾气的他偏偏有个泼辣的老婆,所以他在家里受尽了欺负。
但他们有个可爱的孩子闹闹,这个大孙子是爷爷奶奶的开心宝。
大儿子不是没出息,他本是当地的教育局局长,可因为向往心静幽远,就当了二十多天就不干了,老婆为此天天损他。
老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她更担心的是大儿媳妇过年别添乱子,因为去年过年就是被这个泼辣女人搞砸的。
中国人过年都讲究和和气气,所以家里人都尽量顺着她,但她仍是个“定时炸弹”般的隐患。
这样的炸弹在整个家族一共有两个,另一个就是葛大爷扮演的大女婿,先上图。
这副模样,有没有让你想起黄世仁,或者哪个小混混。
在葛优还没成为大爷的时候,就经常扮演如上图般贼眉鼠眼的人物。
说他的角色是定时炸弹,并不是说他不好相处,而是因为他是个到处沾花惹草的小干部。
他不仅在外面搞大了肚子,还逼自己的妻子堕胎。这点事当地人都知道但不敢说,可一旦被捅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和葛大爷一样,梁天扮演的小儿子也很不让人省心。
没有工作,贪图享乐先不说,还交了个不太懂事的女朋友。
两人吃住都在父母家里,大年三十晚上还能跑去城里看连播7部的通宵电影。
父母对几个孩子都不太放心,彼此之间也都存在矛盾,但表面还算和谐,可二女儿却是二老一直无法逾越的坎儿。
因为她当初忤逆父命,
偷了户口本结了婚
,父亲为此甚至要跟她断绝关系,家里也从此不欢迎他们。
但不管怎样,二女儿女婿每年还是会回家拜年。
二女婿大川是工程队队长,这几年赚了不少,让二女儿过上了不错的生活。
父亲这才开始接受这个女婿,倔强的他也是做了好长时间的心理斗争。
儿女们都到齐了,一家人拍了全家福,开始为年夜饭做起了准备。
表面欢天喜地的一家人,每个人心里其实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终于,在年夜饭的饭桌上,两个“定时炸弹”不出意料的被引爆,这个原本最喜庆的节日,只剩下一地悲凉。
如此五味杂陈的年夜饭,餐桌果然是中国人最有戏的地方。
这种中国特色,很多剧花几十集篇幅都不一定讲的明白。但黄健中导演只用了101分钟就讲完了,而且很深刻典型。
就比如说这家人的组成,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形形色色的,因年龄差距,都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冲突矛盾可想而知。
中国这么讲究家庭整体观念的民族,当面对家人个性的差异,显然是无奈懊恼的。
老父亲就曾在片中说:“
要
是早兴计划生育,就把他们一个个都给计划了
。”
估计只有中国的老父亲能说出这种气话吧。
片中每个人物都很典型,比如梁天扮演的小叔子。
他在年夜饭上宣布明年结婚,整出个募捐箱让哥哥姐姐们投钱支持。
但滑头的他却是最性情最单纯的,得知大哥大姐受到欺负,他第一个站出来,拦在前面。
而贪财的大嫂看到母亲手指上的金镏子就两眼放光,惦记着怎么弄到自己手里。
见大嫂喜欢这个,刚被认可的二女婿马上买了个新的送给她。
他也给其他人都准备了贵重礼物。并且忙前忙后的表现自己,以讨老人的欢心。
这样的小叔子,配上泼辣的大嫂,虚伪的大女婿,努力能干的二女婿等,最具代表性的嘴脸算是在这家凑齐了。
再加上每个演员生动真实的表演,还有每个人物背后牵扯出的社会百态,使得这幅众生相鲜活起来。
(看葛大爷的手。)
这很原生态写实,也异常的悲凉。
看过这部片的朋友,一定会对年夜饭的最后一道菜记忆深刻,因为盘子里放的是8000块人民币。
于是,有人评论称:中国的成年人过年就这样,说穿了就一个字——钱。这种评论很冰冷,可铺子很怀疑。
因为即使在片中的家庭,
导演也没略过人情温暖的部分
。比如赵丽蓉老师扮演的老母亲,对儿女永远都是关爱。
还有一家人吃年夜饭,小孙子讨压岁钱的时候,大家的欢乐都是真心实意的。
钱可能比较扎眼,所以拿来说事。但不管怎样,这家人的亲情没有断,他们并不是冷血动物,这个事实是不能忽略的。
与此同时,有时家人之间的矛盾是个死结,这也是必须承认的事实。
《过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部国产片,但
片中呈现的中国式的子女矛盾和家庭伦理,我们现在也常身处其中,就如同这位网友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