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方日报
高度决定影响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新闻  ·  原来,爬树真的有全国比赛…… ·  2 天前  
新华社  ·  29+9!中方扩大免签国家范围 ·  4 天前  
江南晚报  ·  无锡市人民医院最新通知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方日报

高考作文18分的我,是如何成为一名评论员的?

南方日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6-09 22:03

正文


每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放出来,我都会回味我当年的高考作文,原文我至今都还记得。开头是这么写的,“生命如酒,或清冽,或干涩,因为有阅读,让它变得历久弥香;生命如歌,或高亢,或低沉,因为有了阅读,它变得悦耳动听;生命如画,或浓艳,或暗淡,因为有了阅读,它变得美丽多彩。”


这一段排比句写出来后,虽然感动了自己,但没有感动当年的改卷老师,最后查下来只拿了18分(满分60分),据说是跑题了。


所以,高考过后,并不是狂欢的开始,而是下定决心,要把文章写作水平提高,争取能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写着写着就成了一名新闻评论员。


为了弥补这18分的作文,我这十多年也是蛮拼的。





我不是在讲段子,我讲的是真实的人生。虽然听起来好玩,但却很残酷和激烈,很多人都把高考说成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座高峰,只要跨过去,就有让你无尽驰骋的平原。


我当年跨过去了,但我并没有发现平原,而是一座又一座更高的山峰,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话说,如果问你还敢参加一次高考吗?你如何作答?


我会想,如果是重温一下当年的高考的感觉,或者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进行暗访,我觉得可以接受。但是,如果是让我重新来过,以现阶段的水平再参加一次高考,我绝对不愿意。原因很简单,我肯定考不上我当年的大学了。顶多是语文、文科综合这些科目还能吃点老本,英语数学这些科目,早就忘光了。


这让我想起当年在大学里流行的一个经验之谈,说四六级要早点考,最好是在大一考,因为那个时候离高考不远,是英语水平最好的时候,过了那个阶段,恐怕你永远就考不上了。的确,我就是当年不小心过了那个阶段的人,人生的境遇也多次卡在了英语这道门槛上。


现在,问题来了:我们当年在高考的炼狱里流大汗,吃大苦,好不容易过了高考这道关,却又把所学的东西如数还给老师。如果是这样的话,高考,我们因何为之疯狂呢?




还记得《舌尖上的中国》有一集是在聊高考备餐,介绍了很多好吃的菜品,比如红烧肉、干子烧肉。孩子们都在备考,家长如临大敌,所能做的就是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希望能够通过舌尖上的力量,给这些处在炼狱当中的孩子们,补充一点他们所需要的能量,好让他们跨过高考这道坎。


可是,片中的一位老师,却显得很洒脱,他说:“我们沿着弯弯山路来到我们的中学,是来学习,来静心,来修道的,现在我们要出关了”。他把备考看作是一场修道,把高考视为出关。这个说法显得很有哲理,很有深度。


高中学习的那点知识,我相信大家都忘得七七八八了,但当年有一句最扯淡的话,我们大家都记得很清楚,那就是家长和老师最爱说的“只要过了高考,你就轻松了”。过了十多年,我相信大家和我的感觉是一样的,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轻松,反倒是感觉到肩上的压力更大。但是,由于我在当年高考中经历了诸多波折,反倒是把我的心境给练就得更宽一些了,想起当年耿耿于怀的那几道题,那几分,对此也只会一笑而过。


一开始,我一直觉得高考分数应该是“智商”所决定的,但经历了高考后,我终于明白了,人生和高考一样,拼的是综合实力,拼的是心态。比如,不断学习的能力,比如屡败屡战的毅力,再如敢于正视挑战的勇气。


高考就是如此,考了多少分,可以决定你上什么大学,而你的心志、耐力以及习惯,却会决定你最终走向哪里,走得多远。



一次,我在翻2014年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时,其中一篇文章勾起了我的兴趣,叫做《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在这篇文章中,提及了延安时期就注意到的“本领恐慌”这个问题。而这篇文章最大的价值在于,让我坚信学习真的没有尽头,要不断适应新环境,只有依靠学习我们才能走向未来。


因为在农耕时代,读几年书,读几本书,就能用一辈子了,宋朝那个宰相赵普不是还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嘛。但是,现在这个时代,知识的增速已经变成了几何数级的增长,如果没有一辈子都坚持读书学习的信念,这种本领恐慌就会加剧,我们甚至会被社会所淘汰。


所以,高考并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是在培养你终生学习的习惯。



如果非要说高考就是一场炼狱的话,而被锻炼的应该就是你懂得磨砺、懂得思考、懂得勇敢和懂得坚持的心志。


可以说,没有谁的人生不需要这些素质,特别是走上工作岗位之后。


有一个著名的“第十名”现象很有意思,一个班上往往是第十名乃至后面二十名的中上等学生,成为了栋梁之才,前几名的学生却平庸了。当年在高中学习阶段,前几名的学生大多是一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听话好学生,耗尽了他们全部的精力,反而健全的心志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直到走上工作岗位后才发现,自己输不起,自己也不算什么。


相反,十名之后的中上等学生,在学习之余,更有健全的心志,在他们的身上更保持了智商和情商的协调。在职场上,高智商的人太多了,但走到最后的,智商的比重反而不大,拼的更是一个人是否有成熟的心志。如果太看重自己的智商,有时还会起到反作用,比如那个自作聪明的杨修。


高考是一场成熟的仪式,更是一场人间的馈赠。在这个仪式中,高考不过是提前告诉了你,继续拼搏才是人生的常态,分数只是阶段的小结,陪你到最后的是你的耐力、志向、心境以及勇敢这些宝贵的人生品质。


监制 | 母发荣 罗彦军

策划 | 王勇幸 殷立飞

主播 | 殷立飞

录音/剪辑 | 陈明记

编辑 | 陈茜

校对 | 蓝淑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