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湖畔大学
湖畔大学首次公开阿里巴巴17年创业心法, 马云及阿里巴巴合伙人首次回顾创业历程, 锤炼创业三板斧。“战略的上三板斧是使命感、愿景、价值观,下三板斧是人、组织、KPI。”《湖畔三板斧》不教你赚快钱,而是致力于让你的企业活得更长 。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湖畔大学

穿越回100万年前理解互联网

湖畔大学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 2017-05-21 23:28

正文

推荐书籍 | 人类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书籍作者 | 尤瓦尔·赫拉利(以色列)


文章作者 | 段永朝(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

文字来源 | 湖畔课堂整理

 



这本书是70后写的,1976年出生的他是以色列历史学教授,这本书出来以后立刻引起了全球转发,在全球范围内大受欢迎,在以色列也长达两年多高居畅销书排行榜第一位。


很多人看完之后都觉得这是本毁三观的书,当我看到了一半的地方,我觉得已经颠覆了我的三观,比如:第一,他对农业社会痛恨不已,他认为农业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巨大的灾难,为什么是灾难呢?因为人类从采摘游牧时代走到了定居时代,这时候努力打开你的脑洞你要想,什么叫农牧采摘时代呢?我们用一个指标来衡量,搬家、农牧时代;比如说猴子,这几个猴子说走就走,没有家的概念,我们努力揣摩它的意味是什么?就是它们没有资产的概念,他们不需要靠天吃饭,我说“天”是指的农业社会的天,农业社会的“天”是耕耘、修水渠、播种甚至是放火烧荒,都为了指望半年之后有收成,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


古代游牧民族


人类好不容易从树上爬下来变成直立行走,挺着腰板、四处奔跑,但是定居时代又不得不弯腰耕作,不要小看弯腰这个动作,弯腰就意味着他必须摆弄他的庄稼地,必须搬土,必须干他的老祖先过去不干的事情,可是你别说这叫进步。农业社会据历史学家们考证,大概要长达数千年,可能是七千年、八千年甚至一万年,这么长的时间人类就走到了农业社会从此定居下来。所以这本书我说毁三观,大家千万不要误会,他只是简单告诉你,原来可以这样讲历史、讲故事。


古代农业社会


它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浅显的问题:当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如果在你脑海中总觉得很遥远,时间很遥远(我们现在觉得20年够远了,200年那就是古代的事情,很难想象2000年前的事),但是它要告诉你的是一万年以上,十万年一百万年为尺度,那根本没法想,所以如果不用这样大的尺度来重新构建你的历史感,可能我们有些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就会出问题。


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吃快餐不管吃什么,里面会有两种味道是人必不可少的,第一是糖,甜的,第二是盐,咸的。用一个术语叫认知结构,在你大脑底部的认知结构里面,吃甜和咸这几乎是两个叫不言而喻的事情,但是用这本书的观念来讲,它说关于甜和咸的口味偏好,这是人类远古的认知遗传(这个远古就是以万年或者十万年为尺度)。为什么是远古的认知遗传呢?首先说咸这件事情,因为在远古时代你我都是猴子的时候,和大自然赛跑,和飞禽走兽赛跑,所以人在那时候最重要的行为是奔跑,而奔跑需要盐份,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对咸的东西非常有欲望和需求。所以,一定要记住盐重在你身体基因的底层,是万年的事情。可是进入到农业社会定居了以后,人类对盐的需求就没那么大,工业社会更是如此,高盐、高蛋白、高热量对我们是过剩的,因为你的认知结构是盐和糖,是我们的远古祖先最好的那口,由于它作为认知记忆摆在你的脑海里头,摆脱不了,所以我们今天的本能反应带有远古时期的认知记忆。


所以这本《人类简史》,就讲了一个道理,千万不要让你的认知视野仅仅局限在文字记载的历史;脑子里千万要有这么一道算术题,按照人类学家的分析,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三千年,是公元前三千年加上公元后几千年,当然谨慎点说五千年前有没有文字呢?或许有,但是灭失了,这个不好讲。人类进入农业文明是12000年—13000年之间,人类进入农业文明之前要看这本书——《夏娃的七个女儿》,这是最近20年来分子遗传学跟人类结合考证最新的结果,人类出自东非大峡谷,这是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证据,化石考古证据和基因考古证据证实的事情,所以你的历史观一定不要仅仅停留在文字记录的历史以来的事情,如果你在这点上认知不突破,你将无法透彻的理解互联网,为什么?因为互联网是返祖的,人类的部落时代在那里。在农业社会之前,农业社会定居之后有村落,但不是部落,游牧时代了,这个很重要。


在这里还要提供一个新词汇,这个词汇叫什么?现在已经有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结合起来编了一个词,这个词我是新听到的,叫人类纪。一个地址纪年基本上跨越的是百万年纪,所以这个名词我觉得味道真的很足。


什么叫人类纪?把人类放在这样一个地址纪年里面,他只是占了那么一个片段,这个片段用大历史观来说,按照考古定论,灵长类动物就是我们的祖先,类人猿大概是在两百万年到三百万年,这是定论(这个定论已经有被更新的可能)


前不久有文章说,有可能把两百万到三百万年再向前推两百万年就有人迹的活动,这一推就是两百万年,两百万年会推到四百万年,四百万年将会推到类人猿。人们发现第一个类人猿的化石叫露西(音译)。一百七十万年以前,就是那样的东西,但是那是不是人类先祖呢?只能说是人类先祖的支脉,人类走出非洲有很多次,最后一次走出非洲,也许这个部落群体有200人-300人不超过一千人,我们今天全世界人加起来70亿人,大约都是四到六万年前走出非洲这一支的后代,过去也走出过,但是大家不要忘了,一万多年前是最后一次冰川时代(注:冰川时代大概有16次,最后一次冰川时代大海的海平面涨落幅度是一百米)。当你有这些数字装在脑子里,你就会知道我们现在活了这么久,真的只是一刹那,一刹那是多少秒?虽然我们活的是一刹那,但是人类存在的历史有那么多,不由的会感到一种内心的震撼和敬畏,那些远古的东西跟我们今天的关联到底在哪里?人类学的意义有吗?有,我认为如果不把视野放这么宽,要想理解互联网,恐怕你理解的互联网就是眼镜、手机、搜索等。


但是,我们说的“互联网在改变人的认知结构”,这是什么意思?当互联网在掀起一种众包、众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当你把他看成眼镜、手机、钥匙,你已经把他遮蔽了,这时候你要努力看这样的书去想,在远古时期人类是怎么样照顾他的同伴,怎么样发现天敌,怎么样敏锐的跟这个世界频繁的交互,怎么样发出信息给他的配偶,怎么样给他的竞争对手,如果你不理解就很难明白,为什么20万年欧洲的霸主是尼安德特人?当然,有人说这个结论有问题,但是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个结论是成立的,今天有些学者说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流传在欧洲,在澳大利亚可能有1%到5%的基因还留着,所以这是我推荐这本书的一个初始点。


注: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常作为人类进化史中间阶段的代表性居群的通称。因其化石发现于德国尼安德特山谷而得名。尼安德特人是现代欧洲人祖先的近亲,从12万年前开始,他们统治着整个欧洲、亚洲西部以及非洲北部,但在两万四千年前,这些古人类却消失了


说明:本推荐只做知识分享,不做任何商业售卖手段。


 


大家好,我是湖畔黑衣人 

哈哈哈,有没有脑洞大开哇?

读过这本书的宝宝们,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读后感…


推荐文章
每日一禅  ·  义卖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