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新视点
医学领域全球平台,关注医疗健康的最新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胡慎之  ·  性的模式,就是关系的模式 ·  14 小时前  
女儿派  ·  内驱力爆棚的孩子,身上都有这三种特质 ·  13 小时前  
壹心理  ·  越有本事的人,越懂这1个生活真相 ·  22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新视点

近半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达缓解,效果维持超过3个月!创新疗法迎新突破

医学新视点  · 公众号  ·  · 2024-12-20 17:30

正文

▎药明 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赛诺菲(Sanofi)与梯瓦(Teva Pharmaceuticals)近日宣布,其共同开发的在研单抗duvakitug在临床2b期研究RELIEVE UCCD中达到了主要终点,接受duvakitug治疗的 溃疡性结肠炎( UC 克罗恩病( CD 患者 在第14周时达成缓解,并展现出“best-in-class”疗法的潜力。根据新闻稿, 这是首个评估 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TL1A) 靶向单抗用于CD治疗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 详细结果预计将于2025年的科学会议上公布。 赛诺菲与梯瓦计划在与监管机构讨论后启动相关3期临床试验。



UC与CD是炎症性肠病(IBD)的两种主要类型,属于胃肠道(GI)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会导致腹痛、腹泻、直肠出血、疲劳和体重下降等症状。 长期炎症可引发纤维化等并发症,纤维化是指肠壁瘢痕组织过度累积,可能导致肠道狭窄和阻塞,患者常需住院或手术治疗。 目前,IBD尚无治愈方法,治疗目标是诱导和维持缓解,防止病情复发。


RELIEVE UCCD是一项为期14周的随机、双盲、剂量递增2b期研究,旨在评估duvakitug在中重度UC或CD成人患者中的疗效、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耐受性。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每两周皮下注射一次低、高剂量的duvakitug或安慰剂治疗。


图片来源:123RF


分析结果显示:

UC患者: 接受duvakitug治疗的患者中, 36.2%的低剂量组和47.8%高剂量组患者实现临床缓解,此数值在安慰剂组仅为20.45%。 经安慰剂校正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在第14周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15.7%(p=0.050)和27.4%(p=0.003),差异显著。


CD患者: 26.1%低剂量组和47.8%高剂量组患者实现内镜缓解,此数值在安慰剂组为13.0%。 经安慰剂校正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在第14周的内镜缓解率分别为13.0%(p=0.058)和34.8%(p<0.001),数据具显著差异。


总体而言,各患者亚组间的治疗效果一致。


此外,duvakitug在UC和CD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治疗相关不良事件(AE)发生率在duvakitug和安慰剂组之间相当,均为50%。


TL1A靶向疗法作用机制(图片来源:参考资料[3])


Duvakitug(曾用名TEV’574)是一款潜在“best-in-class”的人源IgG1-λ2单抗,靶向TL1A ,又称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成员15。TL1A通过与其受体DR3结合,可放大炎症反应并加速IBD相关纤维化的进展。靶向TL1A有望缓解IBD患者的过度免疫反应。赛诺菲与梯瓦在2023年 达成合作 ,共同开发并商业化duvakitug,用于治疗UC和CD。赛诺菲主导3期临床开发项目。梯瓦负责产品在欧洲、以色列及指定国家与地区的商业化推广,赛诺菲则负责北美、日本、其他亚洲地区及全球其他市场的商业化。


图片来源:123RF


TL1A是近年IBD领域的新兴靶点,除了赛诺菲与梯瓦共同开发的duvakitug之外, 罗氏(Roche)也在去年10月通过收购Telavant囊获其TL1A靶向抗体RVT-3101包括在美国和日本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权利 ,目前该疗法已进入治疗UC患者的3期临床开发阶段。之前所公布的临床 2b期试验结果 显示,在经过生物标志物筛选的患者群体中,接受预期3期临床试验剂量RVT-3101治疗的患者的临床缓解率为40%,是安慰剂组(10%)的4倍(p=0.02)。这一群体的内镜改善率为56%,是安慰剂组(10%)的5.6倍(p=0.0005)。生物标志物阳性的患者群体约占总患者群体的60%。而 默沙东(MSD)在去年6月通过 收购 Prometheus Biosciences所囊获的TL1A靶向单抗tulisokibart(MK-7240)目前也正在3期临床试验 中接受评估其用以治疗UC与CD患者的潜力。此外, Spyre Therapeutics旗下的TL1A靶向单抗 SPY002 则已在这个月初完成1期试验的首位患者给药。 根据该试验结果,Spyre预计在2025年启动SPY002用于治疗UC患者的2期试验。该疗法采用半衰期延长技术,有望实现每季度一次给药。今年6月, 艾伯维(AbbVie)也与明济生物制药公司达成开发FG-M701的 许可协议 这是一款靶向TL1A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与第一代TL1A抗体相比,FG-M701通过独特的工程化改造,旨在为炎症性肠病治疗提供更高的疗效并减少给药频率,目前该疗法仍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


相关阅读

JAMA 子刊:结直肠癌肝转移一线治疗,“简化方案”有望成为首选

NEJM :2年无进展生存率72%!一线双重免疫疗法大幅改善结直肠癌疗效

CAR-T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突破! JAMA 子刊:73%患者获益,总生存期超26个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