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盛和塾
【稻盛和夫经营研究中心】 盛和塾是企业家学习、亲身实践“稻盛经营学”的学习平台,帮助企业家提高心性、拓展经营,解决经营难题和困惑。2019年稻盛和夫解散全球盛和塾,仅保留中国盛和塾,欢迎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1运营网  ·  DeepSeek100个搞钱思路 ·  昨天  
运营研究社  ·  2元管饱的县城地头蛇,集体打退网红店 ·  3 天前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盛和塾

稻盛和夫:无论多么渺小的工作,都积极去做

盛和塾  · 公众号  ·  · 2024-04-23 20:01

正文

【每日·听稻】 无论多么渺小的工作,都积极去做,抱着问题意识,对现状动脑筋进行改良。不满足于现状,总想做得更好,总想不断提升自己,有没有这种“想法”或许就是产生“成功”与“失败”之间差距的根 源。 —稻盛和夫#盛和塾

本文字数:4091字 | 预计阅读:13分钟
音频播放结束后将自动循环播放,可重复收听


不满足于现状

总想做得更好,总想不断提升自己


若只知步别人的后尘,则绝不能开拓新的事业。 每天,哪怕很少一点,也要在“创造性的工作”上下功夫。


无论多么渺小的工作,都积极去做,抱着问题意识,对现状动脑筋进行改良。



不满足于现状,总想做得更好,总想不断提升自己,有没有这种“想法”或许就是产生“成功”与“失败”之间差距的根源。


每天一点的钻研创新,日积月累,今天比昨天进一步,希望做得更好,这种“上进心”是工作和人生中最重要的,也是进入真正的“创造”之门的秘诀。


哪怕很少一点,也要在

“创造性的工作”上下功夫


从京瓷创业到今天,半个世纪中,我充分利用新型陶瓷的特性,从各种产业用陶瓷零部件到各种半导体电子封装零部件,从太阳能发电系统到复印机、手机等,向广泛的事业领域持续地发起挑战。


而且,后来又投入跨行业的通信事业,涉足宾馆事业等。


这并不是因为我具备各行各业的技术,而只是“每天不断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半个世纪以来持续不断,如此而已。


每天,哪怕很少一点,也要在“创造性的工作”上下功夫。即使一天的进步微不足道,但若经过十年的积累,就一定可以孕育巨大的变化。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常用“扫地”作为例子。比如,到昨天为止,打扫车间总是用扫帚从右到左扫。那么,今天从四周向中间扫扫试试会怎样呢?


或者,光用扫帚打扫不干净,用拖把试试怎样?用拖把效果不好,向上司建议,花点钱买台吸尘器如何?


买吸尘器要花成本,但从长期看,可以节省时间精力。再进一步,自己改良一下吸尘器,让它扫地又快又干净,如何?


就这样,扫地这么一件小事,只要开动脑筋,就可以想出许多又快又好的办法。


这样天天钻研创新,积累一年,你就成了扫地专家,你的经验就会受到车间全体人员的好评。


这样的话,整幢大楼的清扫工作可能就会委托你负责。再后来,你就可以干脆成立清扫大楼的专业公司,并让它发展壮大。一切亦非不可能。


如果有另一个人,认为自己“不过是扫地而已”,懒于改进,天天都漫不经心,那么这样的人就绝不会进步,绝没有发展,一年之后还是老样子,仍然磨磨蹭蹭,还是扫地而已。


这样的事,不只限于扫地。 对工作和人生也完全一样。


不害怕变革,描绘出理想

为实现理想,亲自站在第一线积极挑战


领导者害怕变革,失去挑战精神,集团就开始步入衰退之路。就是说,领导者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进行变革和创造,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将会决定集团的命运。


这么讲并不过分。


从这个意义上讲,供我们参考的范例,或许稍微偏早了一点,我想就是通用电气(GE)的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先生。


大家都知道,GE现在的年销售额为1473亿美元,纯利润为142亿美元,员工超过28万人,是值得夸耀的全世界屈指可数的巨大企业。


应该说韦尔奇先生正是给GE带来当今繁荣的“中兴之祖”。


1981年,他在44岁时出任GE总裁,他最初的举措就是向当时在GE蔓延的保守风气开战。


GE属于爱迪生流派,是创建百年以上富于创新传统的公司,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挑战新事物的精神已经丧失,公司内充满着恐惧变革的气氛。


韦尔奇对此抱有强烈的危机感,他积极开拓新事业,并开展了制度方面的改革。


2001年,韦尔奇来日本的时候,在东京,以他为中心举办了一个午餐会,参会者为数不多,我也有幸应邀参加了。


在午餐会上,韦尔奇说:“我从来没有一次思考过如何维持企业的生存,我的志向在于不断地变革,今日的GE与昨日的GE迥然不同。”


他说的是,只有在不断的变革中,才能保证企业永续繁荣。


正如韦尔奇所说,只有变革,只有不断地、反复地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企业才能持续成长发展。


相反,只想维持现状,只是墨守成规,就会陷入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泥潭,企业就会衰落。


而处于变革中心位置的就是企业的领导者。


这样的情况,不只限于具有历史传统的大企业,在今天在座的各位朋友的企业里,你们经营者自己,以及各个部门的领导者,是否被过去老旧的做法束缚,是否失去了向新事物挑战的气概,我希望你们再次予以确认。


例如,有没有在各种形式主义的烦琐手续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影响了快速决策?有没有忽视年轻人的力量,而使职场失去了活力?有没有只知明哲保身、只看上司脸色行事的倾向?有没有只考虑自己的部门、让本位主义蔓延的情况?


上述的倾向哪怕只有一丁点,也必须立即纠正。 领导者必须打破流于安逸的心态,创造一种组织风气,无论多么困难,也要不断挑战新的创造性的事物。



我希望大家务必像韦尔奇一样,不害怕变革,描绘出理想,为实现理想亲自站在第一线积极挑战。


希望大家成为这样的领导者。


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在各方面钻研创新,勇敢向未知领域发起挑战


在京瓷公司成立初期,曾经生产一种名为“U形绝缘体”的显像管绝缘材料,我负责该材料的研发。


当时,松下电子工业(如今的Panasonic公司)从荷兰飞利浦公司引进了显像管制造技术,而京瓷是松下的“U形绝缘体”供货商。


接下来,我又研发出名为“阴极射线管”的部件。显像管电视的成像原理是这样 的——电子枪射出电子,电子轰击到涂在显像管上的荧光膜后,便会发光,从而生成图像。 为了射出电子,需要加热电子枪的极级。


如今的显像管电视在待机状态下就会保持预热,因此开机后能够立刻呈现画面;但以前的显像管电视则不同,在开机后,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有画面。


这是因为加热电子枪的阴极需要时间,如果不加热到所需温度,电子枪便无法射出电子。



加热阴极需要高压电流,如果不能保持良好的绝缘状态,就会发生危险,因此需要非常轻薄且绝缘性能超强的“阴极射线管”。


因为成功研发出了“阴极射线管”,于是京瓷又成为松下该部件的供货商。


“U形绝缘体”和“阴极射线管”既是制造显像管的重要部件,也是京瓷公司得以发展的基石。


像这样,通过面向特定客户提供大量的单一产品,使京瓷赚到了“第一桶金”。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拓展新客户及进一步运用既有技术。


我当时想:“显像管市场今后还会有所发展,为了让京瓷进一步发展壮大,得把我们的绝缘部件卖给东芝和日立等公司。”


不仅如此,由于显像管是真空管的一种,因此我又自然想到:“我们制造的特殊绝缘材料也能用于其他真空管,比如收音机等产品的真空管。”


如果当时安于现状,满足于依靠单一产品获取利润,满足于成为松下的显像管部件供货商,如今的京瓷,又会是怎样一幅景象呢?


一段时间之后,真空管被晶体管取代,从市场上销声匿迹。虽然显像管尚存,但通过技术革新,掌握了通过表面绝缘涂层工艺来直接实现绝缘的技术,从而代替了绝缘部件。


这种新方法操作简单且成本低廉,因此京瓷公司初期的主打产品——“U形绝缘体”和“阴极射线管”都被时代所淘汰。


我如果当时对市场稍有误判,就很可能追悔莫及,进而陷入不得不让企业临时改行的窘迫境地。


幸运的是,为了增加订单量,我早就提前考虑到了各种可能性——“陶瓷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不仅限于电子工业”为了不让公司成为一家单纯的真空管部件供货商,我积极思考其他领域的业务。


我当时想到,陶瓷耐高温,且具有仅次于钻石的硬度,非常耐磨,因此它可以用在磨损严重的地方。于是四处奔走,寻找需要耐磨部件的公司。


当时纺织业出现了尼龙等化纤面料。尼龙面料材质强韧,在制造过程中,尼龙线在织机上高速旋转,使得绕线纱锭的金属部件快速磨损、频频报废,成为了该行业的一大难题。


我想到,如果把相应的金属部件换成陶瓷部件,或许就能解决问题,于是着手开发。


结果,越来越多的陶瓷部件被用在了纺织机器上,之后我又“乘势追击”,进一步探索陶瓷产品的全新应用前景。


终于,在开拓美国市场的过程中,我抓住了晶体管中蕴藏的商机,应客户要求,京瓷开始制造陶瓷材质的晶体管端子。


该产品的技术要求极高,但京瓷通过拼命努力,最终成功研发并量产。当真空管濒临淘汰时,京瓷已经成为全世界独此一家的晶体管端子制造商。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不久后,晶体管又被IC(集成电路)所取代。


当时,京瓷已经在与时俱进地开发陶瓷IC了。


我并不具备上述领域的专业知识,也没有能力预见诸如“晶体管时代的到来”“真空管的消亡”等技术交替的趋势。


我只是秉承着一种创新精神——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在各方面钻研创新,勇敢向未知领域发起挑战。正是这样的精神成就了如今的京瓷公司。


换言之, “不断从事创造性的工作”是首要基础,它能让中小企业成长为中型骨干企业,让中型骨干企业转变为大企业。


排版 | 米小 设计 | 小娟
校对 | 丽娜 音频 |米小 责编 | 阿珂

【转载须知】

1.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盛和塾ID:shengheshu2018)

2. 开白请留言或私信获得授权


END


本文精选了稻盛和夫著作 《干法》《领导者的资质》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京瓷哲学》 东方出版社出版)中的精彩片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