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linic門诊新视野
心血管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肿瘤资讯  ·  【4065】RATIONALE-305研究3 ... ·  2 天前  
火石创造  ·  产业链周刊 | ... ·  2 天前  
Clinic門诊新视野  ·  磁焕“心”生 |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linic門诊新视野

赵仙先:优化心梗后患者抗栓治疗方案

Clinic門诊新视野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5-12 23:25

正文

对心梗后(PMI)患者而言,抗栓治疗至关重要。随着医学的进步,抗栓治疗方案也在逐步发展与完善,目前临床上双联抗血小板的治疗方案分为强化方案和基础保守治疗方案,阿司匹林+P2Y12受体抑制剂为基础保守治疗方案,而新型P2Y12受体抑制剂替格瑞洛因其抗血小板作用强度被视为强化抗栓方案。如何为心梗后的高危患者选择合适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尤为重要。《门诊》杂志特别邀请了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赵仙先教授为我们分享他的心得经验。


医 师 专 访

INTERVIEW

《门诊》

对于PMI患者,患者预后受各种因素影响,尤其是血栓的形成,影响着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在您看来,心梗后不同时期,抗栓治疗方案应如何制定?


赵仙先教授

对于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急性期抗血小板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对于抗栓方案的选择,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给予标准的双重抗血小板加肝素抗凝治疗。急性期接受支架治疗的患者,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是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虽然较低,但预后较差,死亡率高。相关因素有许多,包括支架贴壁不良、冠状动脉病变复杂、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不充分等。对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国内外指南推荐均首选替格瑞洛,原因是PLATO研究结果显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降低了缺血事件,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其次它属于可逆性非噻吩吡啶类的活性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P2Y12受体直接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并具有抑制红细胞对腺苷摄取的作用,增加血中腺苷的浓度。其显著特点是起效快,逆转也快;最后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存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两种药物抵抗问题,术前无法判断。而替格瑞洛属于P2Y12受体抑制剂中的活性药物,口服吸收后直接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发生药物抵抗的几率很小。由于现阶段还没有简单有效的检测方法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抵抗,经验用药比较重要,选择替格瑞洛作为双抗治疗的基础药物之一,可能在安全性上能得到较好的保障。



《门诊》

对于心梗患者而言,越强的抗栓治疗意味着更多的出血风险,在临床中,对于PMI患者而言,不同时期里出血与缺血的风险应如何平衡?


赵仙先教授

对于心梗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与抗凝治疗都非常重要,但又相互矛盾,抗凝不足易发生缺血事件,抗凝过量易发生出血事件。在临床上,医师可能更担心出血事件。对于出血与缺血事件平衡的判断,要首先从病史上识别患者是否存在高危出血现象,如短期内存在缺血性脑中风病史、消化道出血病史以及糖尿病的患者,均可帮助医师判断出血与缺血的风险。目前指南推荐用GRACE评分进行缺血风险评估,用CRUSADE评分进行出血风险评估, 临床医师应按照标准评分系统进行评估,然后再根据每个人的病史和支架植入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最后选择适合的抗栓治疗方案来找寻出血与缺血的平衡点。



《门诊》

既往研究表明,支架内血栓形成与停用双联抗血小板(DAPT)存在明确相关性。一项观察性的队列研究显示,过早停用DAPT危险比达到89.78(P<0.001)。您认为过早停用DAPT会造成支架内血栓发生风险增加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赵仙先教授

支架内血栓可分为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不同阶段的支架内血栓形成机理不同。高危因素包括高危患者,如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等;高危病变(B2或C型病变),置入多个支架、长支架、支架贴壁不良等。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最主要因素之一可能是药物抵抗或过早停用DAPT导致抗血小板不足。现使用的药物洗脱支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抑制了平滑肌细胞的增值,减少了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另一方面,延缓了内皮细胞对支架的覆盖,使得内皮化延迟,支架覆盖不全。因此,过早停用DAPT还是会增加支架内血栓发生的风险。指南推荐ACS患者使用DAPT至少一年,但对于左主干病变、多支多处病变、多个支架串联置入等高危患者提倡延长DAPT的使用。PEGASUS-TIMI 54研究表明,使用替格瑞洛延长双抗时间,治疗获益持续增加,且不会增加致命性出血与非致命性颅内出血风险,具有良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医师简介


赵仙先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担任亚太心脏联盟结构性心脏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构性心脏病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疾病防治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委员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分会委员兼第九届结构性心脏病学组组长。先后负责国家“863”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科委基金2项,参与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文章62篇,最高影响因子达15.047。




END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