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用游戏1:1还原空难,能不能缓解恐飞焦虑 ·  18 小时前  
新周刊  ·  一年读了366天,我最推荐这几本书 ·  18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放纵之后却感到空虚,其实你是在精神“自虐”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5-01-02 21:00

正文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尊重自己内心深处想要获得幸福的本能。


文|魏倩

大概是30岁的时候,我第一次理解了那个“卧冰求鲤”的典故。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孝”传说里,为了让生病的母亲吃到新鲜的鲤鱼,孝子王祥脱掉衣服俯卧在冰面上,希望能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冰层。他最终感动了上天,两条鲤鱼从裂缝中跃出。

我当时也面临和王祥差不多的处境。当时父亲做了个不大不小的手术,需要陪床,我请假回家照顾,想着既然回来了就一定要起到作用,于是整夜蜷在病床边的小床上,每隔一小时就起来看看床头的监护仪,所以白天也总是蓬头垢面。妈妈让我回家吃点好的,我不愿意,让我去附近找个澡堂泡泡澡,我也不肯。我想,趴在冰面上冷得呵气的王祥可能也是这种感觉吧——父母还在病床上受苦,我们又有什么资格享受生活?

《关于我妈的一切》剧照

这种“自虐心态”并不只存在于照护者身上。它在日常生活里的变体,有时显得更加微妙。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就有个“好日子坏日子”理论,坚信好日子过多了,坏日子就会来。所以人快乐时不该太张扬。她出去玩从不发朋友圈,因为不想让外人觉得她太开心。聊到最近生活里的好事,比如“我这个冬天还没感冒呢”,她也会马上条件反射般地敲敲木头桌子,说,“好的好的,不是要‘立flag’”。

在老一辈人那里,网民们给这类行为起了个名叫“没苦硬吃”,指的当然是他们艰苦朴素的种种生活习惯。家里明明有新鲜水果,非要吃放了好几天的已经有点疤口的,还得用刀把坏的部分剜掉,以示人定胜天的决心。卫生纸舍不得用加厚的,垃圾袋非得用菜市场拿来的小袋子代替,羊绒衫洗缩水了,还要找来蒸锅和擀面杖,试试能不能让它恢复原状。

年轻一代的生活习惯虽然不至于如此,但精神层面的“没苦硬吃”可一点都不少见。尤其在那些工作积极、学习勤奋的人身上,为休息和享受感到羞耻和焦虑,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在豆瓣的“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小组”里,就有不少人举出自己害怕享受的例子:“春节假期想花一天时间追剧,但觉得太浪费时间,于是把剧调成了1.25倍速,想把时间省下来去学习。”“也想像别人一样玩个什么游戏,可是选游戏的时间比玩游戏还多,后来发现自己是想选个‘最有意义’的游戏。”“去图书馆的路上听了会儿Kpop,意识到不对后赶紧换成了英语听力。”而那些已经上班的“受害者”行为就更令人心有戚戚:“明明公司规定了有年假,可每次提出请假前都得逼自己加班做比平时更多的活儿,要不就完全开不了口跟领导批假。”

《重启人生》剧照

一般人们认为,父母那一代人的“耻于享受”是由于特定年代的匮乏感所致。不稳定的生活环境和相对紧缺的物质条件,让他们不得不像童话故事里的蜜蜂一样,在美好的夏日里疯狂采蜜,而不是像蝴蝶一样到处玩耍,才能在冬天到来时拥有相对充裕的生活。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慌在历史上并不少见,纳粹德国统治时期,“水晶之夜”后,许多犹太人不敢再走进剧院,即使他们拥有的财产还没被没收,他们也会感觉“我的房子不再是我的庇护所”。

而这些极端情况下的案例,也恰恰说明了人类畏惧享受的一种心理动因:因为人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心理上的深度匮乏感。就像我那位认为“好日子过完了,坏日子就会来”的老同学一样,被匮乏感所困的人会相信,一切好的东西都是“有限且不可再生”的。因为欲求不满,人为了自我保护不得不形成两种防御心态:一个是欲望一产生,就把它视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另一个是欲望得不到满足,就认为是“我不配”。

因此,那些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轻人会发现,他们对幸福和享乐的恐惧是从儿时就被植入心中的。有的时候是你正在和小伙伴们玩得起劲,然后因为闯了什么小祸被父母揪回家中;有时是你考了个还不错的成绩,还来不及庆祝成功,就得到警告“满招损,谦受益”;还有的时候,一些父母会用自我贬抑的方式,希望让孩子在享受时产生愧疚感,这在我们“东亚小孩”的记忆里就更常见了,他们总是语重心长地说出那句:“你看看,为了你,我付出了多少……”

《猎罪图鉴2》剧照

除了教养方式,社会文化也对人面对幸福时的态度产生影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存在将享乐行为非道德化的倾向,希腊神话中的女神赫多涅掌管欢愉和享受,但她的赏赐往往也伴随着诅咒。印度的耆那教徒认为通过限制欲望,可以让人的灵魂获得解脱。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晏子相信,正是由于周文王不敢享受游玩打猎的乐趣,国家才能繁荣昌盛。而到了现代社会,勤劳和苦功也成了社会体系顺利运作的重要元素,逐渐形成一种新的自我压抑的趋势。哲学家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中写道,在功绩社会中,“人类变得过度活跃,以歇斯底里的状态投入工作和生产。……每个人身处自己的劳动营里,其特殊之处在于,一个人同时是囚犯和看守、受害者和施暴者。人类以这种方式进行自我剥削”。

然而,这种自我剥削带来的糟糕结果还不止于倦怠和抑郁,更重要的是,当我们想要推自己一把,试试享受生活的时候,却发现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有人会以为享受生活等于放纵。想必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辛苦工作了一周后,想着在周末放松一下。如果侥幸能逃脱内心的审判,我们会补偿性地一觉睡到中午,然后觉得已经这么累了,不如不要做饭,吃个好点的外卖,口味要更重更刺激,出一身汗,这才能引起强烈的神经反应,吃完饭,再点杯奶茶,躺在床上追个剧,然后不知不觉再次入眠。这样的日子,如果只是暂时的某一天还好,但如果周末两天都如此“享受”般度过,我们反而会产生强烈的空虚之感。与之类似的,被称为“好好爱自己”的行为还有许多,比如疯狂消费购物、熬夜打游戏、吃高盐高糖的食物……

《心里的声音》剧照

难道我们做这些行为的时候不是在享受生活吗?可为什么这些快乐反而显得那么暂时,并且总是伴随失落和虚无?这并不是因为快乐本身分了什么等级,而是因为在放纵的过程中,我们的自我迷失了。哲学家威廉·詹姆斯区分了“快乐的行为”和“追求快乐的行为”,他认为,快乐的行为是我们在做的事情里本身蕴含着快乐,而在后者中,快乐成了目的,其他事务,包括我们自身,反而成了求乐的手段。

而关于让自己真正获得快乐的方法,我最近听到的一个很有趣的做法是,将你自己想象成一条强健活泼的小狗。这时,什么样的事会让你感觉快乐?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当然,还要去草地上撒欢,要和其他小狗朋友们社交,要有亲切的抚摸,要在完成任务后听到“好狗狗”的鼓励,要有温暖的窝、充足的食物。与此同时,虽然你在路上见到什么东西都想去尝尝,但你一定不希望自己因为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拉肚子,你很想到大马路上疯跑一场,但你也一样想让自己更安全。而这些,又都需要一条内心深处的牵引绳,帮你做出理智的抉择。

《非自然死亡》剧照

为什么是养育内心的小狗呢?我想,这恐怕是因为与人类相比,它们的快乐是那么坦诚直白,不加矫饰。实际上如果能去除来自外部和内心的阻碍,我们每个人都有让自己获得舒适的本能。而完成了这一步的解放,我们也得以步入自我关怀的大门。

再接下来的步骤是进阶流程。抹除了不恰当的自我评价,卸下家庭和社会传来的负疚感,你会知道什么是真正让自己快乐,让自己感受积极的事情。它们也许同样伴随着痛苦(比如跑步和健身),也许需要长期的磨炼(比如各种审美活动),也许依然是喝一杯酒,吃几块甜食,但当我们修正了自己获得快乐的动机,幸福也可以存在于每时每刻。

对了,我的“卧冰求鲤”行动最后是以一顿麻辣烫告终的。当时我已经陪着父亲连续吃了一个多礼拜的食堂餐,焦虑再加上休息不好,整个人都变得有些烦躁。某个晚上,姐姐提议我们出去转一转。就在医院旁边一个商圈,我俩一人点了一碗加了很多料的麻辣烫,一边吃,一边久违地开起了玩笑。再回到病房,我心情放松,父亲也高兴,那天晚上我们都睡得很好。

《独活女子的推荐》剧照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桃桃 / 审核:然宁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