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一直顺着路走 才能回到家中
你要走很久很久 才能回到家中
——于坚
于坚在1985年写下的这首诗,却似乎恰好暗合了近年来的人们共有的情绪——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
对于长久处于波澜不惊的平淡日常的人而言,“旷野”这个词,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人们于是在一种存在于想象中的美好诱惑之下,转身向远方走去。爬更多的山,看更多的河,在无数门里进进出出,在故乡与异乡之间来来回回。
只是当真正走向远方,在不同的生活里生活过后,却又不可避免地发现,漂泊似乎成了一种祛魅的艺术——所有的归属感里都带着微苦的滋味,生活这本皱巴巴的书里,每一页都写满了相似的困惑,区别只是语法的不同。
于是,无数迷茫的时刻和不得答案的困惑席卷而来,在异乡的土地上,我们忍不住质疑——人生真的是旷野吗?
那么,会不会是我们误解了“人生是旷野”的真正意思,或许它并不是远方的山川湖海,不是一种消费主义略带狂热的莫名鼓动,而是放眼整个人生,我们的生命将是难以想象的广阔,人生的容错率高得你难以想象。
最近看了一个视频,一名来自东北的沪漂女孩在失业的困顿中,哭着问DeepSeek:我人生的最优解究竟是什么?DeepSeek回答道——
“放下对最优解的执念,人生本就没有绝对的最优路径。学会把人生看作一个长线游戏,那么25岁时的落后,在终局视角下可能只是弯道调整的瞬间。”
DeepSeek不过是由代码编制而成的电流,或许它的回答只是提醒了我们早已知道的答案。是啊,正因为体验了痛苦,欢愉才有形状;体验了分离,重逢才将喜悦;体验记忆了褪色,让遗忘也成了慈悲的留白。
当垂垂老矣,某天坐在窗边回顾过往人生时候,谁又能知道现在我们所认为的歧路,不是为了向你展示大路上没有的风景呢。
有人去远方,有人回故乡,有人来来回回不知所踪。世界赐予我们失去,也赐予我们拥有。时间的公正和世界的丰盈,正在应允你走那些你想走的路。
在任何年岁,任何交叉路口,我们可以迷茫,可以痛苦,当然同样可以从头再来,这正是四季不停轮回教会我们的道理。
“生命有无数种形式,/活法不止一种。”祝我们都活得广阔,而广阔的意思是一条路走不通了还可以换条路重新开始。
头图、插图 | Wolf Kahn
配乐 | 顾彬《时光静好》《两个人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