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菠萝因子
有思考,有温度的科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linic門诊新视野  ·  郑刚教授: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新出现的机制和作 ... ·  13 小时前  
医学影像沙龙  ·  经常遇到的不规则骨性突起,你会诊断吗? ·  2 天前  
蒲公英Ouryao  ·  FDA审评:阿托伐他汀钙混悬液第二次NDA的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菠萝因子

想做癌症筛查?没问题,等我去牵条狗来!

菠萝因子  · 公众号  · 医学  · 2019-12-31 13:47

正文

文| 菠萝


(一)


癌症应该是早发现,早治疗,早治愈。早期肿瘤的生存率通常都在90%以上,而如果是晚期,效果就差很多了。


但是,癌症的早期发现不容易,因为多数癌症早期都并没有什么症状。 胰腺癌、胆管癌等整体死亡率高,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好的筛查方法,发现基本就是晚期,失去了根治手术的机会。


另一些肿瘤,比如肺癌、肠癌、宫颈癌等,虽然可以筛查,但技术还并不完美。比如对于肺癌,虽然有低剂量螺旋CT等筛查手段,但一来准确性还有待提高,有假阳性问题;二来本身有一些辐射,普通人不能频繁使用;三来对仪器和收费都有要求,落后地区很难普及。


因此,找到无创、安全且方便的筛查新方法,一直是科学家努力的方向。


有人循规蹈矩,努力优化影像检测,基因检测等手段,但也有人剑走偏锋,脑洞大开,大喊一句: 牵狗来!


图片来自网络


他们相信:狗能闻出肿瘤患者身上特别的味道。


这不是科幻。事实上,几十年前,就已经有人提出,肿瘤细胞由于生长状态和正常细胞不同,能释放出独特的化学分子。患者的血液、尿液,甚至口气中,可能存在“癌症味儿”,从而被嗅觉敏锐的动物捕捉到。


说起嗅觉敏锐的动物,我们最熟悉的,当然是狗。


狗的嗅觉是人的N万倍,能感知到很多人类鼻子完全无法捕捉的化学信号。狗和狗还不一样,有一些品种属于狗中的战斗机,特别擅长闻东西,包括比格猎犬、德国牧羊犬等,它们被称为嗅觉猎犬。


这些狗之所以嗅觉敏锐,是因为它们鼻腔内的嗅觉感受器特别多。比格猎犬大概有2.3亿个嗅觉感受器,相比之下,人类的嗅觉感受器平均只有500万,弱爆了。


(二)


从几十年前就开始有报道,说一些人家里的宠物狗,能够闻出癌症。


最开始是表面的皮肤癌。


1989年,整整30年前,著名的《柳叶刀》杂志就报道了一个神奇案例:美国一位女士身上有颗痣,并没任何症状,但她养的狗(属于嗅觉猎犬)特别喜欢去闻她这个痣,甚至多次想把它咬下来。她觉得很诡异,就跑去医院取样检查,结果大吃一惊,这个痣实际上是恶性黑色素瘤,一种皮肤癌!


无独有偶,过了两年,《柳叶刀》再次发表案例,一位66岁的老爷子左腿内侧有一片皮疹,18年来,面积慢慢长大。但除了偶尔痒,也没有特别感觉。后来他家养了一条拉布拉多(也属于嗅觉猎犬),酷爱跑到他身边,拼命把腿拱开去闻这片有皮疹的地方。老爷子跑去医院检查,最后被确诊为基底细胞癌,另一种皮肤癌!


这些故事说明,一些嗅觉灵敏的狗,确实很可能发现某些肿瘤细胞散发出来的独特味道。写到这里,我都考虑要不要在家养一只猎犬,当防癌筛查工具了。


如果你家那只狗,突然开始对你身体某个部位表现出异常兴趣,或许你应该赶快去医院看看。


图片来自网络


受到这些案例的鼓励,在过去的30年,不少科学家开始做各种研究,来测试狗检测癌症的能力。有很多值得研究的课题,包括:

哪些癌症能被闻出来?

狗能从哪些样品闻出癌症?

早期癌症能不能被闻出来?

训练闻肺癌的狗,能不能闻出乳腺癌?

狗到底闻到了肿瘤散发出来的什么化学分子?

……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几百篇论文被发表。


不少癌症类型都被报道过能被狗闻出来,包括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


狗能检测的样品也是各种各样,包括血、尿液、唾液等。 有研究甚至说,狗能从呼吸出来的气就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肺癌。


还有报道说,被训练识别肺癌的狗,居然也能顺便闻出乳腺癌。 说明不同部位的癌细胞,有可能释放出来的气味是相似的。


狗看起来真的是筛查能手。


图片来自网络


(三)


最近几年,科学家对用狗来做筛查的热情越来越高涨,甚至 已经开始出现双盲试验。


比如,今年6月发表的一篇论文中,3条比格猎犬被训练来识别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在后续测试中,50份血样(10个肺癌患者和40位健康人)随机拿给狗闻,看它们能否识别。 这是个双盲试验,所以连训练员都不知道每个是什么样品。


结果3条狗表现都很优异,整体而言敏感性达到96.7%,特异性达到97.5%。 2号狗更是里面的战斗机,50份样品全对!



这个数据,远远超过了目前任何的筛查手段。

(四)


大家肯定会问,如果真的这么厉害,那为啥我们还没看到大街上出现“狗狗癌症早筛中心”呢?


因为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最大的问题: 因为依靠狗的个体,所以试验结果很不稳定。


不同的狗,结果相差很多。 有的狗品种很准,有的狗品种就不行。 即使同样的品种,有的狗可以,有的就是不行。 这大概和人一样,同样都是一个物种,有的是能背下地图的最强大脑,有的是出门就走丢的路痴。


狗自己的状态影响也很大。


同一条狗,今天吃饱喝足,准确率100%,但如果没睡好,心情不好,可能就不准了。 上面那个研究中,除了报道成功的3条狗以外,其实还有一条狗,但它在试验开始不久,就突然莫名其妙拒绝配合,于是试验中间被踢出去了。


机器坏了可以修,狗罢工了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要解决这件事儿,恐怕只能靠不断的筛选和训练。 找到最靠谱的狗,然后繁殖更多同类型的。


科学家已经开始这样做了。上面能闻出肺癌的1号狗,已经和另一只能闻出乳腺癌的狗成功交配,生了6只小狗。 据悉这些小狗,全部都将进入特别的肿瘤嗅觉侦察营,从小进行魔鬼训练。


龙生龙,凤生凤,癌症检测狗的后代可能更有用!


图片来自网络


(五)


更大的科学问题,是我们至今不知道狗鼻子到底闻到了什么!?


这严重阻碍了科学家对“癌症味儿”做进一步的研究。


如果真的存在“癌症味儿”,那它到底是一种化学分子,还是多种分子的组合?


如果真的存在“癌症味儿”,那不同癌症是类似味道,还是截然不同? 筛查癌症需要多少种不同的狗?


如果这种分子能被鉴别出来,那是否能开发“电子鼻”来识别,从而降低对动物的依赖,提高稳定性,便于推广?


很显然,科研的道路还很长。 由于各种局限,虽然狗显然有能力分辨某些癌症,但 短期内还会处在研究阶段,要推广是不太现实的。


一来好狗不够,二来研究不够。

(六)


我个人对这些研究非常感兴趣。因为它们提示,至少在某些患者身上, “癌症味儿” 确实存在。


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从气味分子来做癌症早诊早筛,应该是条可以尝试的道路。除了医学影像,基因检测,细胞检测等方向,又多了一个科研选择。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或许我们真能开发出简单,方便又准确的筛查方法,无论是狗鼻子,还是机器鼻子。


脑中忽然闪现出一个画面。


2030年,隔壁老王熬夜太多,感觉不舒服,怕得了癌症,跑去诊所检查。


穿着白大褂的医生笑眯眯地接待: “没问题,你这种情况很常见。 去抽一管血,吐一口痰,撒一泡尿,呼一口气,拔一根头发,我们来做个高端的全身癌症筛查。


然后扭头对助手机器人说:


“这位是VIP,有高端商业保险。 牵两条最近心情比较好的狗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