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险增速同比骤减 网销保费倍增
源于健康险公司以及其他寿险公司压缩此前大幅销售的中短存续期护理保险,今年1-9月份,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3583.05亿元,同比仅增长4.45%。增速较去年同期的86.77%,大幅下滑82.3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互联网渠道的健康险保费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上半年实现规模保费29.1亿元,增幅102%;在政策环境及行业各公司越发重视自有客户发展的氛围下,各寿险通过自有平台共实现健康险规模保费12.4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防癌保险增长最为迅速,同比增加近10倍,护理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增速紧随其后,分别为874%和245%。
前三季度保险行业收入同比增长21.01% 20家保险增资264亿
记者近日从据中国保监会获悉,前三季度,我国保险行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0457.32亿元,同比增长21.01%。具体来看,其中,产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分别增长14.54%和23.43%;赔付支出8327.27亿元,同比增长7.44%;保险业资产总量16.5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69%。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季度,保险业虽然保持较快发展,但增速放缓,同比下降11.17个百分点。在此背景下许多保险机构申请增资,保监会累计通过了20家。增资金额合计约264.44亿元。增资规模最大的是长城人寿,高达50亿元。
前三季互联网财产险保费收入359.1亿元 同比负增长8.3%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对外发布《2017年三季度互联网财产险业务数据报告》。据统计,2017年1-9月份累计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359.10亿元,同比负增长8.33%。其中:车险保费收入227.63亿元,同比负增长29.62%,占63.39%;非车险保费收入131.47亿元,同比增长92.50%,占36.61%。报告提到,财险市场未来10年的增长将明显放缓,整体市场规模有限。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小险企必须抓住行业增长机遇,对三四线城市的车险市场以及面向中小企业的非车险市场进行挖掘,寻找新的增长点
多家
保险公司披露1-10月份保费收入
1-10月份,中国太保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1624.74亿元、855.84亿元,合计2480.58亿元;中国人寿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4696亿元;中国平安财产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为1738亿元,中国平安人寿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为3205.5亿元,平安养老保险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为158.5亿元,平安健康保险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为18亿元;天茂集团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人民币423.62亿元。上年同期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人民币226亿元,同比增长87.29%。
法国保险巨头安盛将对美国人寿业务IPO 筹集1亿美元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开信息称,法国安盛集团将对其美国人寿业务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筹集最多1亿美元。该保险集团将保留IPO所得,并维持对该公司的控制。安盛集团美国业务主要包括安盛公平控股公司和联博基金两部分。如果计划中的IPO得以进行,联博基金63%的这些股权将全部转移给安盛公平控股公司。
双十一消费保险单日出单量达8.6亿单 各项新技术被用于保险流程中
据蚂蚁金服数据显示,双11当日支付宝的支付总笔数为14.8亿笔,由12家保险公司提供的消费保险全天出单量达到8.6亿单,平均每分钟生成近60万份保单,秒均近1万单。蚂蚁金服的大数据系统综合各方面数据,实现千人千面的消费保险定价。在核保阶段引入了图像识别、大数据计算、自然语言处理、实时定位等技术。经过大数据多次训练,AI自动识别成功率也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