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梦》施夏明·淳于棼 摄影:shour
倘若98年那个春天,苏州市苏苑实验小学琅琅的读书声里,施夏明没有接过窗外那个漂亮阿姨的小纸条,或是随手丢掉没有拿回家交给爸爸,或许,他会跟大多数孩子一样,上中学、考大学,找一份不错的工作,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
《南柯梦》施夏明·淳于棼 摄影:shour
递纸条的漂亮阿姨叫胡锦芳,纸条上写着她的电话号码,阿姨说:“回家把纸条交给你爸爸,让爸爸给我打电话。”施夏明后来才知道胡锦芳是谁——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第八届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
胡老师是来招生的,江苏省戏剧学校昆剧科每20年招生一次,这一年,正赶上第四代小昆班招生考试。施爸爸并不太乐意把儿子送进戏校,儿子学习不错,今年小升初考试,儿子是很有希望考进市重点的。90年代末,戏曲行业对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已经相当陌生,让儿子去唱戏?想都没想过。施爸爸拒绝了。
胡老师执着,认准了自己一眼相中的这个孩子。一年后,施爸爸又接到胡老师的电话,戏校第二年有一次补招,电话里,胡老师苦口婆心:“这个孩子天生就是唱小生的料,让他来试试吧,不然太可惜了。”正如施爸爸一年前所预料的,当时儿子已经顺利考入苏州市一中读书,而这一次,施爸爸被胡老师的诚意说动了,带着儿子去南京参加了戏校补招生考试,这一考,成就了现在昆曲圈青年一代里最忙的昆曲小生——施夏明。
2006年,当年考进戏校的孩子们陆续毕业进剧团实习了。那时的戏曲行业,远没有现在的发展机遇,对于年轻演员而言,演出机会太少太少、太少了,想要成角儿,只能靠“熬”。而就在那一年,时任江苏省昆剧院院长的柯军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全部启用刚从戏校出科的青年演员,创排昆曲新编大戏《1699·桃花扇》,构筑第四代人才梯队。
1699桃花扇 施夏明·侯方域
在柯军这一代昆曲人的记忆里,这一行的穷和苦是能熬出来的,熬不出来的是尊严——柯军清楚地记得,有一年剧团带着二三十人到剧场谈演出,剧场经理问,你们是演什么的?昆曲。昆曲?昆曲有人看吗?你们一场演出多少钱?答:2000。剧场经理手一挥:给你们3000块钱,你们回去吧,卖不出去票的。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昆曲市场迎来了缓慢的回温,看着这些刚从戏校毕业的孩子,柯军不想让他们再经历自己那一辈人所经历的酸楚。
启用青年演员的决定打破了梨园行一直以来“论资排辈”的行规,施夏明再一次“被选中”,与同班同学张争耀一起担纲主演侯方域,那一年,他21岁。
导演田沁鑫看中的是他身上天然的书卷气。
昆曲一唱三叹、悠扬婉转,许是在昆曲这一汪清泉里浸染得多了,施夏明的性格也是慢悠悠的,不论什么时候见到他,都是不疾不徐,从容自若的样子,只是眉宇间的气总是凝着的,那是戏曲人讲究的“精气神”。小伙子往江宁府学古色古香的庭院里一站,一举手、一投足,天然一段风流,田导说:“侯方域非他莫属”。
《1699·桃花扇》大获成功,施夏明就这样“闯”进了昆曲世界,这次亮相就如站在九龙口的他一样,潇洒漂亮。清丽俊美的扮相、圆润通透的唱腔、温润儒雅的书生气质让他迅速斩获无数戏迷的倾心,成为公认的“昆曲男神”。
2010年,北方昆曲剧院着手创排昆曲上下本大戏《红楼梦》,通过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举办“红楼寻梦”昆曲《红楼梦》主演全国选拔活动,施夏明也去了,并再度被选中,在下本中饰演贾宝玉,并凭此拿下了第2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北昆《红楼梦》施夏明·贾宝玉 摄影:郭峰
2011年,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创排新编大戏《南柯梦》,施夏明担纲主演淳于棼。《南柯梦》的创排,填补了昆曲舞台多年的空缺,施夏明也因此成为当代昆曲“淳于棼”第一人;
《南柯梦》摄影:新影戏曲台/戳图有惊喜▲
同年,施夏明正式拜师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石小梅先生,向其学习了江苏省昆剧院独门看家戏小全本《白罗衫》;
《牡丹亭》、《玉簪记》、《影梅庵忆语》、传承版《桃花扇》、《醉心花》……施夏明跟着老师身后学戏、攒戏,排演新戏,如今,刚过而立之年的施夏明身上已然独用九台大戏,剧目累积之丰硕,远超一般的同龄戏曲人。
《桃花扇》 摄影:新影戏曲台/戳图有惊喜▲
年少成名,施夏明是妥妥的“偶像”。与柯军记忆里的演出市场不同,如今,江苏省昆剧院的自有剧场——兰苑每周六的常规演出,场下永远座无虚席。有施夏明的场次,往往开票24小时便售罄,真真一票难求,全国各地的戏迷打着“飞的”赶往南京看戏,每每提及此,施夏明却总还是带着些害羞地笑着说“抬爱抬爱,是戏迷朋友太看得起我了。”
施夏明长得太好,以至于有评价说他“漂亮得不像实力派”。
《南柯梦》摄影:新影戏曲台/戳图有惊喜▲
事实上,一个演员绝不可能纯靠颜值常驻人心,他塑造的作品,是承接观众情感最坚实的载体。
十几个人物的艺术积累中,施夏明的表演越来越细腻入心。他擅演悲剧——侯方域、徐继祖、淳于棼、贾宝玉……;柳梦梅的至情至性、潘必正的风流俏皮、陈季常的软弱惧内……一个个人物,都力求拿捏得更加妥贴。每每演出结束,他总要问身边信得过的朋友:“演出效果怎么样?哪里还可以再提高?”
前不久,同门师弟周鑫跟老师学习《白罗衫·诘父》,即便身为师兄的施夏明这折戏早已演了近200场,他仍然不放过任何一次可能的“旁听”机会,“多听、多学总是没错的,老师是一座宝库,在老师身上,能学到的东西太多了”,施夏明如是说。
施夏明后台上妆 摄影:苏苏
熟悉施夏明的人都知道,昆曲以外,他是个摄影“中毒”爱好者。昆曲与摄影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又相辅相成的两部分,用施夏明的话来说:“昆曲是我的事业,它滋养并塑造着我的审美;摄影是我的爱好,它成为了我的生活方式。”
爱摄影的施夏明
今年五月,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二号展厅里,施夏明的戏曲主题摄影展悄然开幕。开幕当天高朋满座,俨然昆曲届的一场盛会。
影展选择了35幅影像作品,均为施夏明工作之余在幕畔、后台拍摄的昆曲人的工作状态。“世人多看到戏曲演员在舞台上的光鲜亮丽,鲜少见到戏曲演员背后付出的艰辛与努力,而我生活在其中,每每被一些细微的瞬间所打动,幸运地是,摄影这个爱好让我又机会用镜头去讲述那些昆曲人的故事,又机会记录下这些让我心头一动的时刻,希望它们能够打动更多的人。希望有人能够被我的作品所吸引,走进传统戏曲的剧场里来。”影展开幕现场,施夏明如是娓娓道来。
施夏明摄影作品(来源见水印)
事实正是如此。早些年他在微博上po照片,很多朋友因此结缘,成了昆曲迷。这个被“选中”的小生,相机镜头里更多的题材则是他身边那些昆曲人幕后的点点滴滴。如果说学戏、排戏,是美的传承,那么演戏、拍戏,则可谓美的传递。
在传承美、传递美的过程里,被“选中”的昆曲小生施夏明,已然成为美。
江苏省戏校昆曲班98级毕业生;工巾生,师从石小梅、钱振荣、王斌、岳美缇等昆曲艺术家。
曾获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青年演员表演奖”、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 第2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