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信书院
让读书像吃饭一样容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分享欲不对等,令我的八年友谊陷入危机 ·  7 小时前  
单读  ·  许知远:异乡人的 Love Letters ·  19 小时前  
新周刊  ·  DeepSeek强推的西北“小江南”,春天不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信书院

又美又飒,最美最全诗词入门,一套书领略东方之韵

中信书院  · 公众号  ·  · 2021-05-06 20:00

正文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每当吟诵起这些古诗,都由衷地觉得:诗词真美!好诗可以让人内心充盈,心情莫名就好起来。


最好的语文启蒙,莫过于跟孩子一起读诗词。可是,古诗词的语言、描绘的场景,距离今天的孩子很远,理解起来总有隔阂。



“死记硬背”显然不是好方法。怎样才能让古老的诗词走进孩子的现代生活?让我们来看看这套《太喜欢诗词了!》的写法吧!


苏轼

我苦中作乐,贬到哪儿,玩到哪儿。我写的诗词,就像驴友和吃货的日记。

我是有九千多首诗流传的爱国诗人。有人问我,陆游啊陆游,你为什么能活这么久呢?

陆游



幽默的现代语言,一下子让古诗词“穿越”了,为孩子架起了通向诗词的桥梁。豪放的苏东坡、爱国的陆游,一下子“活”了起来,走进孩子的日常生活!


太喜欢诗词了

知中编委会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4月
点击封面6折购买纸书

这套《太喜欢诗词了》,由国内最知名的解读中国文化的「知中」团队倾力打造。

他们用风趣的表达、精简的文字,让孩子轻轻松松就能get诗词的有趣。

(“太喜欢”系列已热销200万册)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套书都有什么特色吧!



01

以第一人称讲述诗人故事

打造沉浸式阅读体验


学诗词时,其实背诵的第一步不是背下来。孩子最需要理解的是诗句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写诗人的处境。

书中,每位诗人都站出来,以第一人称为孩子讲述人生际遇和诗词背后的故事,以沉浸式阅读缩短时空距离,让孩子与古诗词建立情感共鸣。


比如,杜甫在意气风发中,写下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书中这样解读:

“年轻时的我对未来充满期待。登泰山的时候,写下《望岳》这首诗,表达心中的壮志豪情。我还在游历中结识李白,我们志趣相投,谈诗论文。”


又比如,杜甫曾含泪写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书中这样解读:

“我在长安滞留了近十年,生活贫困,在回家探亲时竟听到小儿子饿死的噩耗!我开始思考,是什么导致了百姓的悲惨生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写下了对朝廷腐败的不满,更写下对国家的担忧。”


爱读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孩子读懂了故事,也就记住了诗词,不必死记硬背,也能脱口而出。

诗词虽然古老,但 古诗词后面的诗人,他们的情感与今天的我们是相通的。这样的诗词书,让孩子进入到诗人写诗的那个瞬间。




02

3000年的历史文化清晰可见

帮孩子轻松建立文科逻辑体系


在讲述精彩故事的同时,这套书背后深层的架构,是带孩子理解中华民族3000年历史文化发展史。

一部诗词,是华夏3000年历史文化发展最好的浓缩。


从先秦的《诗经》,到汉魏六朝诗,到唐宋诗词,到元明清诗词,到现代诗词…… 这套书选择了能概括中国历史最有标志性的文学名篇,阅读这些名篇,仿佛走过了一遍中国历史发展的长廊,频频与名家、大事件相遇。

每个时期,都用时间轴,为孩子梳理诗歌发展脉络。


在内容讲解上,注重前后呼应,在 让孩子感受诗词的生生不息,它从先秦一直延续至今,不是碎片,而是整体。


比如:宋代大文豪苏轼,因仰慕唐代张志和的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喜爱其中文人隐士的自由淡泊,而写下“一蓑烟雨任平生”。

明代诗人杨慎,因钦佩苏轼的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赞叹其中俯视历史的气魄感慨,而写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这套书把讲诗词的眼界拔高了,由点成面,让孩子轻松把前后所学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具备更广博的视野,拥有打开诗词宝藏的一把金钥匙。



03

清华、北师等高校教授精心编选

大家选诗,代表权威性和文化高度


参与编选这套书的,都是清华北师等高校的一线中文系教授。更有多位文学、艺术领域名家审定推荐。

举例:

编选教授

审定推荐人


并在编辑审校时,收集了每位教授的宝贵意见,进行认真的核查修改。

比如:武汉大学文学院的鲁小俊老师,对书中南京各个时期的旧称进行细致审核,让表述更加专业缜密。

而且这套书的编撰,还参考了《资治通鉴》《全唐诗》《楚辞集注》等权威史料,以及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程千帆《两宋文学史》、白寿彝《中国通史》等国宝级学者文献。


可见制作团队对待文学知识的严谨态度。

更重要的是,名师选篇,自然拥有至高的文化品位和思想高度 。从浩如烟海的中国诗词中精选出484首,帮助家长和孩子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04

立足新课标,拓展阅读视野

紧扣「大语文」,打通课堂内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