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16日公布了
2016年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事件
,除了科学家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等重要科学发现外,
中国在航天、气候变化以及基因技术领域取得的多项重要成果
也位列其中。
具体有哪些科学事件上榜?一起来了解一下~
2016年较受瞩目的科学事件当属引力波。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以及“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研究人员2月宣布,他们利用LIGO探测器在2015年9月14日探测到来自于两个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证明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中的引力波。
△
2月11日,美国LIGO执行主任戴维·赖茨宣布已探测到引力波。
《自然》杂志指出,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近100年后,科学家终于以让人惊叹的方式证实了它。这也
给黑洞的存在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而黑洞也曾被爱因斯坦的理论预言过。
然而
粒子物理学家在2016年的运气似乎没那么好。
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开展的两个独立实验都在2015年底报告了一些异常迹象,研究人员曾推测这可能是一种新粒子,并且质量是希格斯玻色子的6倍,但2016年8月更多数据公布后,研究人员确认这只是统计上的偏差,并不是真的发现了新粒子。
2016年的航天领域里,中国收获了丰硕成果。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发射升空。
△“
量子卫星
”
发射瞬间
11月,中国
成功发射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
△长征五号火箭
10月与11月间,
中国两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工作生活了30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新纪录。
△
航天员景海鹏(右)和陈冬在天宫二号
此外,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也于9月在贵州正式落成启用,这是目前
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
群山之中的FAST工程
在基因技术领域,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的发展逐步成熟。《自然》杂志预计,未来在美国和中国会有更多基于这一技术的临床治疗应用。
一直备受争议的
细胞核移植“三父母”技术在2016年也取得突破。
美国一个团队宣布,世界首个细胞核移植“三父母”婴儿已在4月诞生,手术是在未限制“三父母”技术的墨西哥展开。12月,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也发布声明说,经过审慎评估,该局已正式认可了这项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2月将与寨卡病毒相关的新生儿小头症病例和其他神经系统病变升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到11月,世卫组织才宣布这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球多个团队正加紧开展针对寨卡病毒的研究,来解开有关寨卡病毒的不少谜题。
△9月,印度新德里,工作人员喷洒杀虫剂防
“寨卡”
在气候变化方面,
由近200个国家努力达成的全球气候协议《巴黎协定》11月4日正式生效。
《自然》杂志评论说,中国和美国在这一过程中起了积极作用。
2016年的一个大热概念无疑是人工智能
,谷歌下属的“深度思维”公司利用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在围棋人机大战中击败了韩国九段棋手、世界冠军李世石。
△
3月15日,韩国棋手李世石与“阿尔法围棋”对弈中
《自然》指出,除了围棋,
人工智能还可以让机器语言翻译的错误率降低60%左右,并帮助物理学家探寻新的超级材料。
全球首台AP1000核电机组
——浙江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12月15日正式进入性能测试的最后阶段,这也是该机组在装入核燃料前的最后一项工作,按照计划该核电机组预计
2017年上半年并网发电。
全球首台AP1000核电机组测试进入尾声
浙江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单机容量125万千瓦,所采用的三代核电技术AP1000,比目前普遍使用的二代核电机组
在安全指标上提高了近百倍,并且核电机组的寿命可以延长20年,达到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