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兴证医药健康
兴业证券医药生物小组最新观点、研究成果展示与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药明康德  ·  加入新型“鸡尾酒”,CAR-T疗法再升级! ·  3 天前  
Insight数据库  ·  针对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国产 1 ... ·  4 天前  
药渡  ·  人工智能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现状 ·  3 天前  
医药经济报  ·  小分子药领衔多点开花 ·  5 天前  
药明康德  ·  病毒载量下降近90%!创新RSV口服疗法临床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兴证医药健康

【兴证医药】政策预期扰动下,关注具备产品升级能力和医保免疫的公司—医药行业周报(2021.05.17-2021.05.21)

兴证医药健康  · 公众号  · 药品  · 2021-05-24 22:03

正文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订阅哦!

兴业证券医药小组

徐佳熹、孙媛媛、黄翰漾、刘鹭、黄昭宇、东楠、王楠、王佳慧、 杨希成、李博康、李昶霖、蔡莹琛(港)、李伟(港) 、周逸(港) 、余克清(港)

投资要点

本周,医药板块涨幅0.17%,上证综指跌幅0.11%,CXO、创新医疗器械、眼科赛道等优质公司表现居前,优质次新股也保持了高活跃度,印证了我们此前的判断,高景气度板块持续保持高关注度。 本周生物制品板块出现回调,包括疫苗和生长激素板块。疫苗板块本周出现回调,主要是对疫苗未来每年是否持续接种的问题有所分歧,板块出现调整,我们认为疫苗的可持续接种与否取决于抗体的持续时间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情况,目前尚无明确定论,但是即使不考虑新冠疫苗预期,疫苗板块本身的基本面向好,依然值得长期关注。生长激素板块因为对政策影响有所担忧,出现一定回调,我们认为任何产品均有周期,有产品组合和产品升级的公司无须过于担心。
从板块来看,从一季报后到三季报,医药板块的关注度有望持续提升,收益可期。 溢价率不高,机构持仓偏低——目前板块估值溢价率回落至过去10年的中位数附近,Q1全市场基金持仓8.6%(标配9.3%),计入医药基金后12.8%,均属偏低水平;行业比较优势改善——作为去年Q1受损较小的板块,医药21Q1收入利润增速达到28%和40%,随着一季报行情结束,医药相对周期类板块的边际比较优势有望扩大;境外疫情提升板块关注度——全球新患创出新高,推升投资者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相关品种收入持续性提升的预期。
从具体标的上,今年以来,成长和价值类股票均有所表现,但是我们认为今年本质是要寻找高增速公司,医药板块兼具科技加消费属性,高成长是最好的消化估值的方式之一。 下半年以来,医保政策影响的预期也会增加,我们预计医药板块的分化将继续加大。我们建议关注医保免疫、高景气度和高增长的龙头公司。可以从医疗服务、CXO、疫苗、创新器械等板块中去寻找具备α的龙头公司。此外,近期批量优质新股上市,主要集中在创新器械和创新检测板块,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 核心资产估值处于高位,行业政策性风险,市场竞争加剧。

1


行业投资策略


本周,医药板块涨幅0.17%,上证综指涨幅-0.11%,CXO、创新医疗器械、眼科赛道等优质公司表现居前,优质次新股也保持了高活跃度,印证了我们此前的判断,高景气度板块持续保持高关注度。
本周生物制品板块出现回调,包括疫苗和生长激素板块。疫苗板块本周出现回调,主要是对疫苗未来每年是否持续接种的问题有所分歧,板块出现调整,我们认为疫苗的可持续接种与否取决于抗体的持续时间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情况,目前尚无明确定论,但是即使不考虑新冠疫苗预期,疫苗板块本身的基本面向好,依然值得长期关注。
生长激素板块因为对政策影响有所担忧,出现一定回调,我们认为任何产品均有周期,有产品组合和产品升级的公司无须过于担心。

从板块来看,从一季报后到三季报,医药板块的关注度有望持续提升,收益可期。

  • 溢价率不高,机构持仓偏低——目前板块估值溢价率回落至过去10年的中位数附近,Q1全市场基金持仓8.6%(标配9.3%),计入医药基金后12.8%,均属偏低水平

  • 行业比较优势改善——作为去年Q1受损较小的板块,医药21Q1收入利润增速达到28%和40%,随着一季报行情结束,医药相对周期类板块的边际比较优势有望扩大

  • 境外疫情提升板块关注度——全球新患创出新高,推升投资者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相关品种收入持续性提升的预期

从具体标的上,今年以来,成长和价值类股票均有所表现,但是我们认为今年本质是要寻找高增速公司,医药板块兼具科技加消费属性,高成长是最好的消化估值的方式之一。下半年以来,医保政策影响的预期也会增加,我们预计医药板块的分化将继续加大。我们建议关注医保免疫、高景气度和高增长的龙头公司。可以从医疗服务、CXO、疫苗、创新器械等板块中去寻找具备α的龙头公司。此外,近期批量优质新股上市,主要集中在创新器械和创新检测板块,建议关注。


投资策略

我们建议从以下两个维度来寻找标的:
大龙头+细分赛道龙头——守正是基本盘: 投资高景气赛道仍是有效的,从长期投资角度来看,其投资收益仍是大部分基金的“基本盘”,但也要注意到其较为“拥挤”的围观筹码结构,因此这类标的需要加配2021年边际向上或持平,2022年估值处于合理区间的标的,并且建议重点去寻找二季度加速的版块,高增速业绩是消化估值最好的方式。
“低关注度 + 有变化”——出奇是胜负手: 2021-2022年是政策稳定期,投资者会更多关注PEG角度具备吸引力的公司,包括一些传统上行业中具有地位,在积极转型提升的低估值龙头,同时过去2年被市场“忽视”的“小龙头”,如果边际发生变化,也将会是投资者非常关注的对象。
标的上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关注:
一线大龙头:“海马组合”HYMA,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爱尔眼科、恒瑞医药。
细分赛道龙头:
创新药及产业链:药石科技、凯莱英、泰格医药、康龙化成、信达生物、贝达药业、君实生物、康方生物、博瑞医药。
生物制品:长春高新、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康泰生物,血制品华兰生物、天坛生物。
创新器械:爱博医疗、惠泰医疗、心脉医疗、艾德生物。
服务和消费升级:金域医学、通策医疗、锦欣生殖、益丰药房、大参林、一心堂、老百姓。
资产重估:片仔癀、复星医药、东富龙、云南白药、丽珠集团、健康元、恩华药业、康哲药业、健友股份。

投资组合

药明康德: 全球临床前CRO龙头企业,行业地位突出
迈瑞医疗: 医疗器械龙头企业研发销售能力突出,估值合理
金域医学: 第三方检验龙头,检验室迎来业绩收获期
爱尔眼科: 国内医疗服务龙头企业,行业地位稳固

医药板块行情概述:

本周大盘上涨,医药生物板块亦上涨,医药生物板块全周上涨0.17%,沪深300指数全周上涨0.46%。自2021年年初以来各细分子行业涨跌幅分化,其中医药板块涨跌幅位于各个行业板块的中上游水平(以中信行业指数计,2021年初以来医药板块指数上涨8.53%,跑赢沪深300指数10.01个百分点,列29个一级子行业第6位)。


估值水平变化:

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0.46%,医药生物板块上涨0.17%,根据我们的统计, 截至2021年5月21日,医药板块估值为40.10倍(TTM整体法,剔除负值) ,溢价率方面,医药板块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94.17%,医药板块对于剔除银行后的全部A股溢价率为77.61%。近期医药生物板块上涨,医药生物板块相对沪深300溢价率呈上涨趋势。我们假使2021年行业利润增长率为25%左右,则整体估值水平在32.98倍左右。


个股涨跌幅

本周医药生物板块上涨0.17%。在涨幅榜上,本周医药板块共130只个股上涨,其中舒泰神、前沿生物、福瑞股份等个股涨幅居前。在跌幅榜上,本周医药板块241只个股下跌,其中圣济堂、未名医药、神奇制药等个股跌幅居前。


推荐组合
5月兴证医药稳健组合:爱尔眼科 (国内医疗服务龙头企业,行业地位稳固)、 迈瑞医疗 (医疗器械龙头企业,研发销售能力突出,估值合理)、 恒瑞医药 (创新药龙头,新品不断上市,进入业绩加速期)、 长春高新 (国内生物医药领域具有一定技术领先优势的上市公司)。

5月兴证医药积极进取组合:药明康德 (全球临床前CRO龙头企业,行业地位突出)、 金域医学 (第三方检验龙头,检验室迎来业绩收获期)、 药石科技 (公司作为国内分子砌块龙头企业之一,有望分享全球CRO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红利)、 智飞生物 作为国内疫苗龙头,新冠疫苗获批并代理默沙东HPV疫苗系列 )。


2



一周行业事件/政策综述


行业事件及新闻:


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 7 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拓展特色服务出口基地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推动中医药走出去的决策部署,近日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从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支持政策、提升便利化水平、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加强人才培养和激励五个方面提出18条具体政策措施,着力完善发展环境,形成部门政策合力,支持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推动中医药服务走向世界。目前,商务部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等17家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经过近两年建设,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已成为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推动中医药走出去的重要力量。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有序扩大基地范围,抓好政策落实,支持基地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医药国际影响力。
国家药监局召开医疗器械注册人试点工作总结会。 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制度是贯穿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的基本制度,也是我国深入贯彻落实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于今年6月1日实施后,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制度将作为医疗器械监管核心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徐景和指出,全面实施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制度是新修订《条例》的核心内容,是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地要深刻认识注册人备案人制度全面实施的重大意义,科学把握注册人和受托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跨区域协同监管部门之间的法律关系,切实加强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制度下的上市后监管工作,确保注册人备案人制度全面实施。
徐景和强调,要加快制定相关配套文件,指导企业做好注册人备案人制度下的委托生产等工作;加大新条例宣贯力度,让注册人备案人对新要求入耳入脑入心,有效落实全生命周期主体责任;要做好信息收集与共享,保证跨区域监管信息通畅,形成监管合力;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升医疗器械监管能力和水平。
5 18 日,孙春兰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强调积极投身健康中国建设,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18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践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全方位服务我国医学创新、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弘扬医学道德,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孙春兰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华医学会继承和发扬爱国为民的优良传统,团结和带领各专科分会和广大会员逆行出征、持续奋战,展现了临难不避的担当、高超专业的造诣,为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中华医学会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带头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支持参与医改,落实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药物研发,促进医疗卫生行业自律,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和质量。要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首诊负责、预检分诊和报告制度,深入开展变异毒株监测、防控策略完善等科研攻关,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数据来源:中国医保局官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国家卫健委官网,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3


上周报告统计


上周我们共撰写报告5篇:


4


相关企业盈利预测及评级


下表为我们覆盖的A股上市公司及其盈利预测。



风险提示

核心资产估值处于高位,行业政策性风险,市场竞争加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