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Kentzhu
说有趣的点,干有趣的事,做有趣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节课  ·  节后想做小红书,千万别错过它! ·  2 天前  
偶俚张家港  ·  突发!产品下架、全面复查 ·  昨天  
偶俚张家港  ·  突发!产品下架、全面复查 ·  昨天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ChatGPT每个月200美金的DeepRe ... ·  2 天前  
西安头条  ·  产品下架,全面复查!知名超市突发 ·  3 天前  
西安头条  ·  产品下架,全面复查!知名超市突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Kentzhu

易使用和易学习

Kentzhu  · 公众号  · 产品  · 2018-01-22 21:35

正文

固定路径是个挺矛盾的词儿。


如果我们说一个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有固定思维依赖固定路径,大约不是一个好的评价。


但是在产品设计里,固定路径又是个很重要的原则。


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个故事,一个设计师设计了一个公园,但是忘记设计小路了,开放了公园之后,游人进来,哐哐哐踩出一条路,于是,设计师就在这条小路的基础上做了些修饰,结果出奇的好。


比如我们常说工程师的桌子很乱,某个人的位置很乱,堆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但是,你发现桌子的主人要找到一个东西却很快。


因为,这里有一个最基本的设计原则,就是固定路径。固定的意味着习惯,习惯带来惯性,惯性让效率更高。所以一个聪明的产品设计师在设计一个产品的时候,不会经常去动导航,也不会经常去调整高频功能的摆放位置,甚至是使用流程。


在这方面微信简直就是样板戏。微信的基础信息架构基本就没做过任何改动,顶部的搜索、右上角的+、底部4个Tab,发了这么多版本,做了这么多功能,但是这个固定路径一直不做任何调整,我常常都觉得他们的设计师是不是个禁欲系的男人。


有一次,微信做了一次功能的路径调整,把群收款从群聊界面右下角的+移动到了首页右上角+的收付款里。


我开始是很不习惯也很不理解,后来我有点明白了。微信这个禁欲系的男人对「固定路径」这个思想理解的是多么深刻,在功能扩张上是多么的克制啊。


这个改动,其实是做了2个事情。一方面是吧同类的功能做了一次归类,把所有跟交易相关的场景都放在了收付款里,(红包其实不算是交易,更多是社交手段);一方面是在刻意培养固定路径。


好处是培养了用户的固定路径和习惯之后,后面可以在这个收付款里叠加更多场景,同时,不会因为分散个不同的路径去而影响了其他功能的使用,不会打扰用户。


细思极恐,真正的高手。


禁欲系的产品里还有一个就是快手。我大概是16年开始关注这个产品,从16年的2月到17年的1月,他们大概发布了72个版本。所有Appstore的版本更新里,永远只有2句话:1、问题修复以及性能提升;2、优化用户体验。


在各路人马想尽办法在Appstore的描述里耍花枪的时候,这简直就是APP界的一股泥石流啊!


而快手的信息架构也是足够稳固,从不做任何改造,所有的改动都是基于固定路径来优化的,实属不易。


常常有人问,设计师做设计到底是在做什么,其实,设计师做设计就是在做建房子。建房子的第一个要素就是稳固,稳固的基础上在做去创新。


支付宝的产品设计,从来就没有稳固过。如果微信的产品设计主刀者是个禁欲系的男人,那支付宝的产品设计主刀者一定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


每次进入支付宝都要花几秒时间思考是不是打开了一个假的支付宝,判断确实是真的支付宝之后,再花几十秒思考那个按钮在哪里...简直就是你找了个女人,他平均每个月就要去韩国一次,月月都有新惊吓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