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有两位大文豪,一是莎士比亚,一是狄更斯。
相比于莎士比亚的伟大,狄更斯则以仁慈闻名。
据说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一个运煤工人,把儿子背在肩头行进,这位怪叔叔就一路尾随,只为把自己买的樱桃喂给趴在父亲肩上的小男孩吃。
狄更斯
所以,1870年狄更斯去世,美国诗人朗费罗会感慨:“我从不知道一个作家的逝去竟会引起那么大规模的悼念。说整个国家都沉浸在悲痛之中都毫不夸张。”
另一个水果小贩的女儿则悲伤地问:“那么圣诞老人也要死了吗?”
为什么小女孩会把狄更斯称做“圣诞老人”?
早在19世纪初,圣诞节几乎“不值一提”。今天我们熟悉的庆祝圣诞节的习惯:家庭团聚、互换礼物、享用大餐,等等,都源自于1843年狄更斯发表的小说《圣诞颂歌》。
1843年初版的《圣诞颂歌》
在书中,他写了一个故事:冷血商人斯科鲁奇跟着精灵游历一圈后,受到圣诞精神感召(或者说被吓到了),最终变成好人。
最关键的是,狄更斯描绘的圣诞节“是个很好的日子,是个充满爱心和宽恕,与人为善的快乐的日子。”
“只有这个时候,男男女女仿佛都会不约而同地自由敞开紧闭的心扉……”
相爱的人,会在圣诞节互道:“Merry Christmas!”
第一张圣诞节卡片
而这一切,在《圣诞颂歌》之前都不存在。事实上,第一张圣诞卡片也是到1843年才出现的。卡片上画的不是基督降临,而是中产之家享用圣诞晚餐,以及穷人被赠予衣服和食物。
说起《圣诞颂歌》的魅力,有一个传闻:
一次在波士顿,狄更斯当众朗诵了这个故事后,一家大工厂的老板决定再也不在圣诞节开工了,并且第二年的圣诞节还给每个工人发了一只大火鸡。
就连狄更斯本人也说:《圣诞颂歌》“是我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成就”。
它也是日后狄更斯被改编得最多的作品。
2009年,迪士尼将《圣诞颂歌》改编成电影
感谢狄更斯的“发明”,让我们有了圣诞节可以表达爱和收获礼物。
在此之后,狄更斯又接连推出了《教堂钟声》《炉边蟋蟀》《人生的战斗》《着魔的人》等一系列圣诞主题的作品,得到了读者的热情追捧。
小说家茨威格评价:“我无法想象会有谁不喜欢像《炉边蟋蟀》这样的小说,能够抵挡住这些书里的某些插曲中的快乐笑声。”
可以说,狄更斯就是那个圣诞老人。他用故事,带给每一个家庭温暖和快乐。
现在,一条生活馆向你推荐一套最具圣诞气息的狄更斯作品套装——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狄更斯的故事》(一盒5册)。
精致的红色纸盒,绿底印有雪花的腰封,闪亮的烫金文字,满满都是节日的味道。
打开礼盒,则如同开启了魔盒,一堆大大小小五彩缤纷的书出现在眼前。它们是狄更斯最富盛名的5部圣诞作品:
《圣诞颂歌》
《教堂钟声》
《炉边蟋蟀》
《人生的战斗》
《着魔的人》
礼盒内容与听装可口可乐的大小对比
这5本书分别采用不同的装帧形式,从大开本到口袋本,就像一堆大大小小的巧克力,每一块都是独特的。其中:
《圣诞颂歌》(橙色封面),大16开、车线平装本。
《炉边蟋蟀》(黄色封面)和《人生的战斗》(紫色封面),64开、精装袖珍本。
《教堂钟声》(蓝色封面)和《着魔的人》(黑色封面),32开平装本。
(可口可乐是参照物,不是礼盒套装哦~)
《圣诞颂歌》有点像绘本的风格,插图由英国的新锐插画师重新绘成,画风小清新。
晚上在床头,和孩子一起边读故事、边看插图,然后做一个有圣诞老人的梦,美极了!
《炉边蟋蟀》和《人生的战斗》,都是布面的,手感温暖,可轻松装进包中,以便在路上随时阅读。这大概就叫做“让爱常伴左右”吧。
《教堂钟声》有着最平实的外表,和狄更斯的故事一样贴近生活。不论你拥有的财富是多是少,你都值得拥有和享受生活中的那些美好。
《着魔的人》采用双层封面、裸集线装。古灵精怪的设计搭配奇幻的故事,由里到外的可爱鬼魅。看完后借给朋友,一起分享吧!
此外,还有一张印有《Silent Night》歌词的精致小卡片,可弹可唱。
这样一套精致的《狄更斯的圣诞故事》礼盒,怎么不算是今年圣诞节最好的礼物呢?
▼ 点这里,购买《狄更斯的圣诞故事》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