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专注互联网产品、用研、交互、设计、运营领域精选内容。信息爆炸的社会,每天用心的去读一篇文章,也许胜过你的走马观花。每早八点,我们等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纳  ·  四川大学邓怡 Adv ... ·  5 天前  
新浪科技  ·  【#2024年最大满月#】10月17日19时 ... ·  5 天前  
新浪科技  ·  【直播:#2024ESG全球领导者大会#全体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产品经理是吃青春饭的吗?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08-27 08:21

正文

数十万互联网从业者的共同关注!


作者:郑坚义。作者授权早读课发表,转载请联系作者。
来源:知乎


欢迎投稿到早读课,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界定一下什么是 “青春饭”


以往青春饭形容的是靠脸或体型等身体外在条件吃饭的工作,比如说娱乐明星、模特和运动员等。而现在,大家说青春饭的时候已经不局限于这些,而是囊括 IT 从业者、网编、公关人员、时尚类记者等新的群体。

对 “新青春饭” 群体的人来讲,外貌根本构不成威胁,但与传统青春饭相同的是,新青春饭挥霍的也是年龄、体力和精力。当青春不再的时候,便要改弦更张,另谋出路。这就逼着他们要未雨绸缪,要吃着自己碗里的,看着别人锅里的。“新青春饭” 群体中能做到 “步步高” 的人往往具有以下特征:注重学历修养,强调创新拓展,危机感是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们看来,只有不断拓宽知识面,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增加头脑中新的信息,不断积累自己的财力、经历、社会关系,才能不被淘汰。所谓“三十而立”,但对于吃新青春饭的人来说,却只是一个职业上的“分水岭”。(此段参考自知乎:有哪些职业是吃青春饭的?)


从以上内容来看,我们很难对新旧青春饭做出一个统一而简明的定义。我们也不必纠结于此,我们真正想要讨论的是 “产品经理的工作是否会一直疲于奔命” 以及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进行职业规划”

“疲于奔命” 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体力上的,比如说工作强度很大;一种是脑力上的,比如说要不断快速地学习大量的新知识。

个人认为,在行业尚有大量新市场可开拓时,企业由于想快速争夺用户,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员工的工作强度增大。然而,当市场格局相对稳定后,工作强度会有所下降。所以,就目前而言,在体力上对产品经理的挑战还是有的。但是,不同级别产品经理的工作强度也会有所区分。

而智力上的 “疲于奔命”,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比如说:产品经理多大程度上依赖已有的经验吃饭?

早几年,大家都说互联网是 80 后甚至 90 后的世界,因为老一辈的人都缺少 “互联网思维”。所以,即便没有经验,只要足够聪明,也很有可能打造出一个商业帝国,比如说大洋隔壁的小扎。这种论调,一方面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到互联网创业浪潮中,一方面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患上 “90 后焦虑症”。

然而,在目前全国乃至全球经济放缓、行业进入融资寒冬的环境下,各种上市企业估值下跌,创业公司倒闭、合并或被收购,让人们看到貌似这不是小孩子玩的游戏,笑到最后的还是如 BAT 的大人们。

这不是说互联网创业没有年轻人的机会,而是说那些看似无需经验的纯互联网项目已经变得越来越稀缺。而往后的项目,如智能设备、物联网、互联网金融、医疗,大数据、VR、人工智能等等,门槛是越来越高,且相互间有着明显的专业壁垒。这意味着你不能在不同类型的项目中轻易地跳来跳去,只能往深去扎。也就是说,一旦你进入了其中一个领域,那么该领域的从业经验就非常重要了。有种以前玩网游的感觉,你开始可以选择战士、法师和刺客等职业,选定后打怪升级可以学习该职业的通用技能,然而当你练到一定级别转职后,你就不能乱点技能了。产品经理也如此,有通用技能,也有 “转职” 后的垂直专业技能。好消息是,一旦这些行业得以成熟,你也明确了自己选择的方向后,该行业的变化会相对变慢,不会天天颠覆来颠覆去的,也就可以踏踏实实地吸收经验,稳扎稳打了。

如何进行职业规划


首先明确一点,收入不是无限增长的。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每个人的职业规划都是正确的,并且都得以执行,最终薪酬还是会分布在不同的区间。只有极少部分人能够做到真正的高薪,而绝大多数人都会被堵在一个不高不低的 “瓶颈” 处。

其次,要关心及思考行业的趋势。不管是新入行的产品经理,还是浸淫多年的产品狗,多要持续地吸收新的知识,感受新的潮流。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升职加薪,还是为了防止掉价甚至失业!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市场对产品经理的需求有可能会减少。

一方面我们看到 “赢者通吃” 的局面越来越明显,也就是说同一个市场能容纳的产品是极少的。少量的产品就能满足海量人群的需求,所依赖的产品经理也就相应减少。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现在各个领域的产品还那么多?” 我只能说相关领域的市场格局还没完全定下来,所以各家都需要养着产品经理去和对手竞争。一旦行业格局定下来(如即时通讯、大社交等市场),一大堆公司都会灰飞烟灭,被遣散的员工只能另谋生路。

另一方面,“几乎所有产品都会不断快速迭代” 这个现象可能会消失或者大幅度减少。对于体量大的市场而言,随着竞争格局的确立,产品迭代速度的重要性会下调;对于细分市场而言,不仅产品小而美,团队也是小而美的。因此,两种情况都指明市场对产品经理的需求会减少。产品设计和开发会变得像现在的店铺修建一样,在大费周折搭建好之后,只需要偶尔的更新就行了。当然,这个阶段不会这么早来临,更多是个人的一种猜想。然而,如果你去调研市面上那些已经存在许多年的成熟产品,你会发现它们的核心功能早已存在,甚至形态的变化也不大,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到底迭代了些什么?毫无疑问,像微信、淘宝这样的巨型产品,能迭代的有意义的功能还有很多,然而有更多的产品迭代了很多 “昙花一现” 的功能,我们可以称之曰 “试错” 或 “取悦老板”。曾经碰到过的最讽刺的案例是同一个功能,后续优化后的方案居然是以往被 “优化” 掉的方案(当然操刀者不是同一个人,甚至对此不知情)。

市场对产品经理需求的减少除了体现在 “数量” 上,还体现在 “定位” 上。在互联网的早期,产品部门是主导部门,而现在越来越多地成为 “支持部门”。这显然跟互联网项目类型或所在领域的变迁有关。即便在产品部门,其实真正起到决策作用的人也是极少的,更多是在执行,也就是 “支持”。

这样的话,似乎产品经理有点往 “体力” 上发展了,这样意味着从业的门槛有限。再加之很多产品功能其实是通用性的,也许未来一些企业会把这种需求进行外包,甚至可能会有产品方案的开源,使得信息更加透明,竞争更为激烈。

说得有些悲观,像是在看空产品经理这个行当。忽略玻璃心不说,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如何才能保持或者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没有太明确的答案(也不重复回答,结尾处的相关回答有论及此话题)。提升其实是分为横向和纵向的,前面说到如果你选择了一个细分领域,纵向提升就是深扎下去,不断地吸收相关经验;而对于横向的提升,最近看到一些讨论里有人说产品人员应该往运营和业务方向靠拢,这点我并不反对。但如果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也许一些算法和数据分析的技术也是有必要的。因为一旦前台功能搭建成熟后,后续提升的点可能更加偏后端,如推荐或各种过滤策略。然而很蛋疼的是,学习这方面的技术,要投入的时间可不是一般的多……但可以肯定的是,业务方和技术方中间还是需要一座沟通的桥梁的,只是这座桥梁越来越不好充当了,甚至说不定更多地是由技术出身的人来担当。

有人说,产品经理其实像个 CEO,CEO 是管理企业、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既然如此,为何不把自己当成一个企业去思考如何发展?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791021/answer/86421255


版权声明:早读课文章均来自作者投稿或者授权文章,部分文章为转载均尽量注明作者和来源,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添加momo微信:qqj5211314,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