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字力场
抵抗熵增,打捞有趣。你的内心,就是力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龙岩发布  ·  晚安 龙岩 | 当你持续学习时,你会发现…… ·  8 小时前  
龙岩发布  ·  晚安 龙岩 | 当你持续学习时,你会发现…… ·  8 小时前  
数字力场  ·  中国AI竞争的尽头是「清华系VS浙大系」? ·  2 天前  
媒哥媒体招聘  ·  SMG旗下公司招聘!(上海) ·  4 天前  
猫笔刀  ·  去开会的都涨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字力场

一条拉布拉多参加vivo开发者大会

数字力场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4-10-12 15: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在2024年vivo开发者大会上,vivo发布的全新AI战略“蓝心智能”,以及vivo在AI手机领域的最新进展。文章强调了AI手机既要具备“直男”般的科技创新能力,又要具备“暖男”般的人文关怀,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文章还提到了vivo在无障碍设计方面的努力,以及AI手机应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人的理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AI手机的‘直男’与‘暖男’特质

AI手机需要具备硬核科技能力,同时也要关注人文温度,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关键观点2: vivo的AI战略及成果

vivo在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全新AI战略“蓝心智能”,并展示了在AI手机领域的最新成果,包括自研的端侧大模型和蓝心语音大模型等。

关键观点3: AI手机的价值指向

AI手机的价值指向是让用户享受科技的便利,而不是成为信息时代的‘掉队者’。企业需要关注细节,超越商业维度考量,以更好地服务于用户。

关键观点4: vivo的无障碍设计努力

vivo致力于让残障人士也能享受到AI的利好,开放无障碍产品安卓公版,并面向开发者免费开放全栈AI能力。

关键观点5: AI手机需要懂技术更懂‘人’

AI手机需要具备高效的自动化任务能力、强大的创作能力与专属的个人服务能力,离不开端侧AI的支持和AI重构OS的支撑。企业需要秉持用户需求导向,满足用户多重需要。


正文

AI手机,要做「直男」,更要做「暖男」。

















文 | 佘宗明




10 10 日的 2024 vivo 开发者大会上, vivo 正式发布全新 AI 战略「蓝心智能」, 与用户和开发者共享合作发展成果。


一支 AI 穿云箭,一众开发者来相见。


来到现场的,除了开发者外,还有 条狗。


这些狗都是导盲犬,它们引导一群 vivo 无障碍听说项目服务的用户和信息无障碍技术开发者来到现场。


▲在2024vivo开发者大会现场,一只把主人带到会场的拉布拉多导盲犬正趴着闭目养神。


这些「特殊用户」想现场和 AI 应用开发者们讨论一下,手机上究竟需要怎样的无障碍 AI 应用。


这场导盲犬与会的讨论,实质上也是关于 AI 价值取向的争论——人工智能,究竟姓不姓「人」?



01

1 个月前,苹果发布了苹果史上第一款 AI 手机—— iPhone16 ,足见AI手机的热度。

在当下, AI 手机是功能机、智能机之后手机行业的下个阶段,已成业内共识, 2024 年是 AI 手机元年,也是普遍看法。


AI 大模型嵌入手机的 AI 手机,给很多人的印象是「直男」。


数字经济学者孙萍曾说过,算法遵循的是直男逻辑。照这说法, AI 大模型也带有很强的工科生气质:左一个「参数」,右一个「 Token 」,要的就是「大力出奇迹」。


AI 手机无 AI 技术能力则不立,所以理应有「直男」的一面,也就是该有硬核技术。


▲AI手机的「硬实力」就体现在AI技术能力上。


鉴于 AI AI 手机的命门,这两年,国内头部手机厂商都亲自下场自研 AI 大模型,而不是简单奉行「拿来主义」直接调用成熟云侧大模型的开源接口——毕竟,谁都不希望在核心技术上被卡脖子,谁都希望 AI 大模型跟自家硬件产品、软件生态更加契合。


vivo 2024 开发者大会上就正式发布了自研的全新蓝心大模型矩阵,几天前通过了中国信通院可信 AI 手机智能体评估并获当前最高评级。


这其中,就包括 可比肩行业 7B-9B模型 端侧大模型 3B 30 亿参数)


这是什么概念?可以这么说:端侧 AI AI 手机实现 AI 私人订制的关键。 以往的智能手机在「端侧提出需求、云上负责渲染」的简单结合下,往往仅有 AI Feature (特征) ,但端侧 AI 是把 AI 能力做在手机终端上,无需联网就能依托本地算力调用手机底层功能。


vivo 在手机厂商中首个实现了 13B (130 亿 参数) 版本大模型在端侧跑通,打破「模型小 - 能力强 - 消耗低」的不可能三角,获得泰尔实验室端侧大模型综合能力 5 星认证。

这还是「硬」来。



02

孙萍认为「算法遵循直男逻辑」的下半句是,算法没有将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纳入考量中。本质上,技术创新不是为了炫科技肌肉,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

今年 vivo 开发者大会上的那条拉布拉多,就是一种科技隐喻——


AI 手机,要做「直男」,更要做「暖男」。它要有创新力度,也要有人文温度,落脚点该是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十多年前,用多点触摸屏技术和 IOS 系统重新定义了手机的乔布斯,曾多次在被惊叹与欢呼打断的产品发布会结尾放出一张 PPT PPT 上展示的,是一个「科技」与「人文」交汇的十字路口。


▲乔布斯多次在产品发布会结尾,放出「科技与人文交汇」的PPT。


某种程度上,「直男」对应的就是科技面向,「暖男」对应的就是人文面向。


早些年, iPhone 的无障碍设计「旁白」和「放大器」,就因给了视障人士更贴心的交互方式,被科技圈视作让科技和人文交汇的典型注脚。


vivo 则试图更进一步:让 AI 成为视障人士的眼睛、听障人士的耳朵。


在此次大会的信息无障碍会场, vivo 就宣布将开放 vivo 无障碍产品的安卓公版,让所有智能手机用户都能体验到 vivo 的无障碍成果,同时面向无障碍功能的开发者免费开放 vivo 全栈 AI 能力。


利用 AI 技术, vivo 研发了「手语翻译官」,用户可以用它自由学习手语,协助国家通用手语的普及推广;蓝心语音大模型开始支持多种语言,用 AI 支持方言的识别和发声,拆除沟通「巴别塔」;利用多模态大模型推出的「 vivo 看见 - 蓝心升级版」,则能更精准详细、更生动形象地描述镜头前的景象,并进行多轮问答交流,让视障人士可以「看见」世界。


▲数码博主@一格就记录了听障人士体验语音文字实时互转功能、视障人士带着导盲犬入场的画面。


让残障人士也能享受到 AI 利好,而不是让他们成为信息时代「掉队者」,这是让导盲犬进入会场的寓意所在,也是 AI 助障的价值所指。


说起来,这些助障动作都显现于细节当中,但超脱于商业维度考量的细节,经常比那些宏大口号更能反映企业价值面向。


很多 AI 功能设计未必是以 CSR (企业社会责任) 为指归,而是为了给用户带来更优体验。但价值指针向「人是目的」对齐的 AI ,价值外溢必然会体现在 ESG 层面,助障只是个缩影。


匠心贴心兼备,才是人们理想中AI手机的样子:现实中,许多人都冀望, AI 更有「人」味,而非只有硅基属性, AI 手机是人们生活中有情感的伙伴,而非冰冷的便携工具。



03

让那些导盲犬身后的视障人士得到普惠的 AI 服务,让每个用户都得到贴心的 AI 体验,其实是对 AI 手机提出了要求—— AI 手机,要懂技术,更要懂「人」。


TMT 语言来说,就是 AI 手机要具备高效的自动化任务能力、强大的创作能力与专属的个人服务能力。这离不开端侧 AI 的支持和 AI 重构 OS 的支撑。


vivo 创始人沈炜曾多次提到「埋头种因」,从深耕 AI 的角度讲,种因可以理解为持续蓄积 AI 技术能力,「因」之下的「因」则是秉持用户需求导向、满足用户多重需要。


有意思的是,这次大会上, vivo 发布了手机智能体 PhoneGPT ,展示了一个基于 AI 的全新技术探索路线。


与以往操作局限、功能散点化的 AI Agent (智能助手) 不同, PhoneGPT 是可以根据用户意图和习惯主动规划路径的多模态助理,能给人「自动驾驶」的既视感。


打个比方:你想订餐,告诉「小 V 订餐助手」你的餐厅需求,小 V 就能像真人助理那样,打开相关 APP 寻找合适餐厅、打电话沟通订座,全程自主处理你的需求。


这也许会让很多人想到《钢铁侠》中的「全能管家」贾维斯:它 能自动完成跨系统、跨设备任务,比智能更智能——智能中还裹着贴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