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字力场
抵抗熵增,打捞有趣。你的内心,就是力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说说我的家乡佳木斯 ·  6 小时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说说我的家乡佳木斯 ·  6 小时前  
六根  ·  绿茶 | 八卦岭:没有八卦,而有书香 ·  18 小时前  
媒哥媒体招聘  ·  知名影视公司急招制片助理/项目策划,无缝进组 ·  3 天前  
中产先生  ·  未有之大变局 ·  2 天前  
梅特涅的信徒  ·  欧洲应减少对美国的危险依赖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字力场

中国AI竞争的尽头是「清华系VS浙大系」?

数字力场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5-02-20 11:59

正文

Kimi DeepSeek ,从清华到浙大。

















文 | 佘宗明




这两天, TMT 圈有两则消息备受关注:


一是马斯克打响了「对 DeepSeek 反击战」——他掌舵的 xAI ,推出了 Grok 3 大模型。


20 万卡集群训练、超 DeepSeek-R1 GPT4o 登顶竞技场 lmarena.ai 榜单、马斯克称其为「地表最聪明 AI 」、因回答「 9.11 9.9 大」而翻车……在马斯克热搜圣体加持下, Grok 3 成功制造出了一堆话题,包括 # 全球华人决战 AI 之巅 #


Grok 3 发布会图片可以看到,坐镇 C 位的正是两位华人科学家,其中之一就是 xAI 联合创始人、 95 后吴宇怀。


▲Grok 3发布会上,两位华人坐镇C位,左三为吴宇怀。


由此深扒可知, xAI 12 名创始成员中,华人占了 4 席,除了吴宇怀以外,还有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前谷歌科学家戴子航、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的前 DeepMind 科学家张国栋和哈佛数学天才杨格。


二是「杭州六小龙」之一群核科技启动 IPO ,冲击「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


群核科技的三位创始人都是 80 后,黄晓煌、陈航本科都毕业于浙江大学,朱皓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三人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深造时相逢。


发现没?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在这里的露出频次很高。


这难言蹊跷。就在前不久,网上有个说法引发了热议——中国「 AI 三杰」都是广东人,却没留在广东创业和发展。


「AI三杰」指的是 Deepseek 创始人梁文锋,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和曾在微软、脸书任职现于麻省理工执教的 AI 大神何恺明。


▲不少广东网友都在问:为什么「AI三杰」生于广东,却没留在广东发展?


梁文锋就毕业于浙江大学,杨植麟和何恺明本科都是就读于清华大学。


问题来了:为什么那些饮誉遐迩的 AI 大神很多都出自清华和浙大?中国 AI 企业创始人母校的「北清华,南浙大」集中分布格局又是怎么形成的?中国 AI 竞争的尽头会是「清华系 VS 浙大系」吗?




01

早在 2019 9 月,《新财富》杂志就抛出了一个问题:清华姚班 VS 浙大竺院,谁是中国最牛 AI 创业班?

这问题到现在也成立。可以看到,清华跟浙大校友在这波 AI 浪潮中的表现都很亮眼。


2024 年,国内 AI 创业公司历经「百模大战」大浪淘沙后基本形成了「 6+2 」的头部格局。 「6」是指月之暗面、智谱 AI MiniMax 、百川智能、阶跃星辰与零一万物,「2」是指 DeepSeek 和面壁智能。


这里面,月之暗面杨植麟、智谱 AI 张鹏、百川智能王小川都毕业于清华,面壁智能创始人刘知远是清华副教授。


再加上原 AI 「四小龙」之一旷视科技 CEO 印奇是出自清华姚班, Lepton AI 创始人、原阿里副总裁贾扬清是清华毕业生,被美团收购的光年之外创始人王慧文和身后的王兴也是清华校友,说清华系占据了头部 AI 创业公司半壁江山都不为过。


▲「清华系」占据了头部AI创业公司半壁江山。


今年以来, DeepSeek 成了 AI 圈当红辣子鸡,带火了「杭州六小龙」的概念。


这六小龙大多跟浙大有千丝万缕的关联。梁文锋本硕都是浙大,群核科技黄晓煌、陈航都是浙大竺院出来的,云深处科技创始人朱秋国和李超都毕业于浙大,朱秋国后来还成了浙大副教授。


舍此之外,灵伴科技创始人祝铭明、连连科技创始人章征宇、趣链科技创始人李伟、摸象科技创始人高鹏、整数智能创始人林群书等人,也都毕业于浙大。


就在前几天,澎湃新闻梳理出了 2024 全球生成式 AI 专利数据分布图,显示生成式 AI 专利新增最多的学术机构来自中国,中国科学院以 492 件新增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数位列第一,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紧随其后。


▲2024年浙大和清华的新增生成式AI专利数居高校前列。


眼下北京、杭州都是科创热土,若要顺应贴标签之需,在一北一南各找一所高校作为 AI 人才的「黄埔军校」,那将清华跟浙大视作代表并不违和。




02

得声明下,突出清华浙大的潜台词,并非要以「双叉戟」设定去抹杀北大、上海交大、中科大、南大、华科、武大等名校在 AI 人才培养上的实力,也不是要渲染「 AI 人才要问出处」的唯名校论。


说白了,只是想顺着投资圈总结的「 AI 圈的清华系、半导体圈的浙大系、机器人圈的哈工大系、新能源圈的中南系」思路,去发掘现象背后的根由。


你不用怀疑,几乎每所名校都能列举若干个在 AI 领域卓有建树的大牛级校友来,尤其是执牛耳的北大。


从北大走出的 AI 企业掌舵者,包括百度创始人、 AI 布道者李彦宏,小冰公司 CEO李笛 ,明略科技创始人吴明辉等;曾提出「 Agent= 大模型 + 记忆 + 主动规划 + 工具使用」公式的 OpenAI 前副总裁翁荔,曾被雷军千万年薪挖角、这两天自称「不是天才少女」的原 DeepSeek 骨干罗福莉,都有北大求学背景;北大图灵班已成全国高考状元的汇聚地。


从排名情况看,著名科学期刊 Nature 发布的「 Nature Index Supplements 2024 」全球高校 AI 学科实力 100 强榜单中,中国有 19 所高校上榜,排前十的分别是: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Nature发布的全球高校AI学科实力100强榜单中的中国高校排名情况。


软科 2024 AI 专业院校排名显示,被评为 A+ 级的中国十强院校依次是:


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软科发布的AI专业院校排名情况。


US News 发布的 2024-2025 全球 高校AI 专业排名,前 50 名利中国内地高校占了 27 席,排前十的依次是:


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


▲US News发布的2024-2025中国高校AI专业排名。


如果中国高校只有两三所强于 AI ,那 AI 人才很难形成雨林生态。强得强在整体。


但无论是哪份榜单,清华跟浙大都比较靠前是事实。


从月之暗面到 DeepSeek 的接连爆红,就跟这样的事实形成了潜在的呼应。




03

为什么清华系跟浙大系成了这轮 AI 角力中的醒目存在?

让我试着用 DeepSeek 的语气来回答下:


2016 AlphaGo 引爆全球 AI 热潮时,中国 AI 创业赛道尚处混沌期。短短十年间,清华大学与浙江大学以截然不同的路径,构建起覆盖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落地的全链条生态,成为名副其实的「 AI 黄埔军校」。这背后是「学院派精英主义」与「商业敏捷主义」的碰撞。


1. 学科积淀:百年树人的底层密码


清华模式:依托「姚班」「智班」等顶级实验室,聚焦通用人工智能 AGI 底层技术突破。计算机系、自动化系、交叉信息研究院形成「三足鼎立」,在大语言模型、强化学习、芯片架构等领域成果斐然。


浙大模式:以竺可桢实验班为核心,强调「学科交叉 + 场景驱动」。计算机学院联合医学院、管理学院,推动 AI 在医疗影像、金融科技等垂直领域的快速落地。


▲网友整理出的「计算机四大王牌班」。


2. 地缘优势:北京 VS 杭州的产业基因


北京基因:中关村的互联网巨头 (如百度、字节) 为清华毕业生提供「技术 - 产品」闭环实战场景。


杭州基因:作为数字经济之都,浙大与阿里巴巴、蚂蚁集团的深度绑定催生「技术即业务」的思维范式。


……


OK ,上面确实是 DeepSeek Inside 的混元告诉我的,而非我以「拟 AI 化」语气拟出来的。它替我省了不少解释的气力。


▲腾讯元宝给出的回答。


但,这说得仍有些笼统。




04

那就让我来说点感性的。

被誉为人工智能第一牛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 CMU 一教授曾说过:他每次收到来自清华姚班学生的申请后,先放在一起,只要英语水平达标,能录取的就先都录取了,然后再去看别人的。

就跟培养出「半导体天团」的清华 EE85 那样,清华姚班多年来声名在外。


清华学生本就是「高考优选」,姚班学生则是「清华严选」。所以有「半国英才聚清华,清华半英在姚班」一说。


能进姚班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拔尖中的拔尖,国内国际奥赛金牌几乎是标配,含状元量极高。


在很多大学生大二大三还在沉浸于 Dota 的时候,他们可能已加入新一代 AI 芯片研究的国家课题中了。


开设至今 20 年,姚班产出了许多大神级人物。


旷视科技三剑客印奇、唐文斌、杨沐,曾被称作中国大学生计算机编程第一人 的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 楼天城, 回国创业的「旅美金融奇才」邹昊,都是投身创业的代表。


▲清华系AI创业公司掌舵者都跟张钹、姚期智等中国人工智能奠基人有着些许渊源。


浙大竺院,也是学神云集之地。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就是出自竺院。同样出自竺院的,还有顶着「超材料领军人物」光环的光启科学董事长刘若鹏、每日互动董事长方毅等人。


但光拿姚班、竺院说事,终究有些单薄。


在我看来,有两点绝不该被忽略。


一是 高校跟城市的「互嵌」


北京的超高人才密度,杭州的宜商特点,托起了两地特有的产教融合生态。


▲此前有热传网文将北京、杭州、深圳三地的高校-人才-产业生态做了对比。


北京昔日的中关村、现在的后厂村,背靠的就是清北带来的科教人才资源,科技互联网大厂,往往集创新孵化地与试验田于一体,也将那些创新火种引得燎原。


北京的互联网大厂需要清北学生,清北学生也需要这些大厂。


浙江大学多年来都是中国毕业生创业率最高的大学,跟杭州的宜商土壤不无关系。


杭州的重商氛围、包容环境、互联网气质,还有离马云近,天然适合创新创业种子萌发。


用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的话说, DeepSeek 需要的不是扶持,而是「幻方不被打死」。杭州对民营企业的无事不扰,对远洋捕捞的设防火墙,本质上都是站在「打死幻方」的另一边,都是涵养滋生更多 DeepSeek 的气候。


二是 校友圈的「互帮」


《新财富》说,姚班、竺院毕业生科技造福现象后面,是聪明人的聚群效应。


聚群效应,可以体现在校友连接网络的紧密上。


王兴、王小川、杨植麟、张鹏……即便是「六度分隔理论」中的「六度」减去「五度」,估计都隔不断这些人的关联。


美团、字节等产业资本为清华毕业的创业者加持,浙大出来的金融资本大额投资浙大校友企业,已不是什么罕见情形。


当然了,很多人能不能成AI大佬,跟是不是出自好大学关系可大可小。若是有绝对关系,那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就没王兴兴什么事了。


严格来说,不论是学生智力因素、高校教学因素,还是城市因素、校友因素,也都不是清华浙大盛产 AI 大佬的单一决定性因素。


但这些都是多因一果中的「因」。从几率上讲,在科技造富与知识创富当道的今天,在AI创业对资源获取能力提出高要求的当下,掌握了多重条件的人往往「近水楼台先得月」,离成事更近。




05

眼下,不少清华系跟浙大系的 AI 创业者正在 AI 领域短兵相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说说我的家乡佳木斯
6 小时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说说我的家乡佳木斯
6 小时前
中产先生  ·  未有之大变局
2 天前
梅特涅的信徒  ·  欧洲应减少对美国的危险依赖
3 天前
台海军事热点  ·  蔡英文真实身份曝光!震惊国人!
7 年前
爆笑gif图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