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篇旧文,看过的请忽略。
86版西游记总导演杨洁于4月15日逝世,享年88岁。以此纪念。她的西游是欢乐的,今天页面仍然彩色。
老《西游记》很厉害,但是究竟厉害在哪里,大家不一定全都知道。
我们经常不知道经典为什么是经典的。金庸的江湖地位为什么比梁羽生高?梁羽生为什么又好过诸葛青云?很多读者其实说不出来。
作为一个读书写字的人,我从自己的角度给大家解释一下:老西游记到底厉害在哪里?
这篇文章不谈演员们的表演,不谈词曲音乐,也不谈摄像、取景之类,只讲文字上的东西。
在这一方面,后来的所有西游电视剧和它相比,都有巨大的差距,简直是尹志平和洪七公的差距。
一、台词的妙处
比如大家都知道一句台词:
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
这是红孩儿的台词,被问的人是观音菩萨。这句台词在《西游记》的原著里有吗?有的,但是有一点点不一样。
原著是这样的:
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吗?
拍电视剧时,“孙行者”被改成了“猴子”。到底哪个更好呢?当然是猴子好。
看起来是一词之差,但改成“猴子”,这句话就更容易钻进你的心里;
你就更容易记住红孩儿,这个光着腚的“黑社会二代”、海淀银枪小霸王,正作死地对着观音菩萨发问。
据说86版《西游记》是三个人编剧的,包括导演杨洁。仅仅从这一句上说,编剧青出于蓝了。
再随手举一个例子。第四集里,孙猴子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有一天观音菩萨路过,两人发生了一番对话。
双方的台词不过几句,有的是保留原著的,有的是编剧导演自己发挥的。
保留了哪一句呢?
特留残步来看你。
发挥了哪一句呢?
世上自有救你之人,却不是我。
多么好的一句台词啊。菩萨这淡淡的一语中,有茫茫宿命,有莫测天机,有些微逗弄,有谆谆诲谕。
它给了猴子多少遐想:世上确有救我的人,可红尘万丈,他在哪里呢?既然不是你,那又是谁呢?
这得是一个文字功力多么扎实、又多么聪明有情商的人,才能为菩萨想出这样的台词啊?
二、选诗的才情
再给大家来讲一个小情节,看看老西游记的功夫。
有这么一段情节:取经路上,唐僧来到了一个叫“木仙庵”的地方,里面有几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其实都是松树、柏树等变的妖怪,非拉着唐僧作诗联句。
唐僧禁不住几个老妖怪的撩拨,动了诗兴,就和他们唱和了起来。
一共作了多少首诗呢?在《西游记》原著里,他们你来我往,共作了七首律诗。
吴承恩大概是有点想炫耀诗才,但这些诗其实水平不高,空洞乏味,而且这一段情节也很拖沓,啰哩啰嗦。
而在电视剧里,七首律诗被砍得只保留一首,恰恰是选了最好的一首。
它的开头两句是这样的:
禅心似月迥无尘,诗兴如天青更新。
作到最后两句时,四老一致要让唐僧来收尾。大家记得是怎么收的吗?
半枕松风茶未熟,
吟怀潇洒满腔春。
众老都鼓掌:“好一个 ‘吟怀潇洒满腔春’!”
而作为观众,我也想说,好一个“吟怀潇洒满腔春”!
大家想一下,当时拍《西游记》篇幅那么有限,狮驼岭、比丘国等等大戏都砍掉了,却认真保留了这一段,拍电视剧的人真是有一份诗情画意在。
更难的是,能大段砍掉原著里堆砌的烂诗,唯独选出最清新的一首,大加发挥,说明拍剧的人识诗、懂诗。
于是,原书里一段冗长乏味的情节,变成了荧幕上一段紧凑、风雅的诗会。
它是很有作用的:一路上懦弱无能的肉鸡般的唐僧,抓住了这次机会,展露了自己的风采。
它会让你恍然领悟到:“御弟哥哥”并不只是个光会叫“大王饶命”、“悟空救我”的窝囊废。
他一路迷倒那么多女王、女妖,不只是靠一张小白脸,更不是靠器大活好。他是有禅心似月、诗兴如天的一面的,是有吟怀潇洒、满腔才华的一面的。
三、改诗作歌
更厉害的是后面。
在这一场文绉绉的诗会过后,四个老妖怪图穷匕见,现出了皮条客的当行本色,推出一个女妖怪——杏仙来迷惑唐僧。
在原著里,杏仙用来勾引唐僧的也是一首诗,水平仍然很差劲,说文艺不文艺,说尺度又没尺度。
我看还不如咱们陕北信天游的“白花花的大腿水灵灵的逼,这么好的地方留不住你”来得刚猛直接。
然而拍剧的人是有慧眼的。在杏仙这首平庸的诗中,他看见了一句“雨润红姿娇且嫩”。他的灵感被触动了,觉得这里面有文章,可以发挥。
于是在电视剧里,它被生发成了一首歌。
庸俗的“娇且嫩”不见了,变成了文艺十倍的“雨润红姿娇”。这首歌还被加上一个名字《何必西天万里遥》。
大家还记得这个开头么:
桃李芳菲梨花笑,怎比我枝头春意闹?
芍药艳娜李花俏,怎比我雨润红姿娇?
这两句词,瞬间画出一代名妓(妖)的袅娜和妩媚。这词太切合妖怪的身份了,因为她是杏,她自然要压倒桃李、盖过芍药的。
按理说,“枝头春意闹”这一句是不该出现的,那是宋词里的句子,唐僧不该早几百年听到。但我们是可以原谅这一细节的。
香茶一盏迎君到,星儿摇摇,云儿飘飘,何必西天万里遥?
欢乐就在今朝,欢乐就在今宵。
听着杏仙一唱三叹,是否连我们不禁都会想:是啊,这美好的良夜,何必西天万里遥呢?
就像原著中说的:“若肯放开怀抱,长发留头,穿绫着锦,胜强如那瓦钵缁衣,雪鞋云笠!”
我经常想,如果换了是我,有没有这个功夫,把一句粗直的“雨润红姿娇且嫩”,变成一首《何必西天万里遥》?我真的很怀疑。
四、厉害的文字功夫
再随便举一些86版《西游记》里厉害的文字功夫吧。
例如观音菩萨曾变成一个老和尚,给锦襕袈裟打广告,勾引唐太宗来买。她是怎么打的呢?
在原著里,这是啰啰嗦嗦一大通话,并不精彩。
但在电视剧里,经过大刀阔斧修改,最后拼接锤炼出几句:
这袈裟,冰蚕抽丝,仙娥织就。穿我袈裟,不入尘轮,不堕地狱,坐有万圣朝礼,动有七佛随身。
接着,观音菩萨又给西天的真经打广告,精炼到只有四句:
能超亡者升天,能渡难人脱苦,能解百冤之劫,能消无妄之灾。
熟悉华文的你不妨把它念诵一遍,有没有感觉到语句的工整?有没有感到音韵的铿锵?
一部25集的戏,数千句台词,处处能见到这样的锤炼功夫。有些是原著本来就有的,被精炼出来了;有的是原著里没有的,被演绎生发出来了。
比如在花果山,孙悟空喝问猪八戒:
俺老孙身在水帘洞,心随取经僧。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他现在在哪里受难?
听了猴王这话,我们是不是不由自主像猪八戒一样感动了:“师兄,你好仁义啊!”
又如三打白骨精那一段,唐僧要赶猴子走,怎么才可以用一句台词,就体现出唐僧最贱、最作死的效果,而且最能戳伤大徒弟的心?
答案是:
难道八戒、沙僧就不会降妖?
又譬如在女儿国,唐僧半夜被女王勾引,满头冒汗,给女王猛发“四大皆空”卡,女王该怎么破?
她的回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