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乎日报
提供最好的资讯评论,兼顾专业与趣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乎日报  ·  自然界中,哪种动物活得最惬意? ·  昨天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too many cooks ... ·  4 天前  
知乎日报  ·  学医之后你再也不吃什么食物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乎日报

心理 | 重要的东西,务必要抓在自己手里

知乎日报  · 公众号  · 问答  · 2016-12-24 18:15

正文

题图来源:Yestone.com 版权图片库


知友 | 李松蔚


几年前,我做咨询,接待过一个失恋的男生。


他的女朋友喜欢上了别人,连招呼都没打一个就走了。男生伤心且愤怒,让他悲愤的不止是失去爱情,他黯然神伤地说:「她也夺走了我的自信!」


这个说法很奇特。「她夺走了你的自信?」


男生说以前他很自信,现在,他觉得自己是一枚彻头彻尾的 loser。


他用的词是「觉得」,说明这是他的一种感受。仔细体会这个说法,里面既有情绪化的抱怨,同时也暗含了一层骄傲,仿佛是说,我本该是自信的。我问他:「所以,事实是怎么样,你究竟是不是一个 loser?」


男生恶狠狠地说:「我就是!」


我接着他的话:「所以,你从前的自信都是错觉啰?」


男生愣了一下:「怎么会是错觉?」


我说:「你都说你是 loser 了,那些自信岂不是错的?」


男生赶紧摇头:「那没有错,只是我现在失去自信了而已。」


我说:「这样说来,你知道自己不是 loser。」


这个表述,与男生前面的话反过来了。但他似乎没注意,很自然地点点头:「我知道。」又补充了一句:「光我知道有什么用?人家不信啊。」


我从他的说法里,抓到了一些微妙的东西:「你的意思是,别人信,你就信。别人不信,你也就不信了。所以你才说,她把你的自信夺走了?」


他点点头。


我说:「所以,是你把自信交给她了。」


你看,他选择把「自信」这个东西,交由另一个人来主宰。并不是那个人的离开夺走了自信。早在她离开之前,他已经把自信交出去了。


那段时间,我开始在网上写一些文章,按照伦理要求,使用的都是虚构案例(没错,这个男生的案例,也有虚构的成分)。这些文章,慢慢受到了一些人的关注。


有人说:「你讲的很有道理,但你干嘛用虚构的案例呢?」


我问:「虚构的案例怎么了?」


他们说:「案例是假的,这些道理就不可信了。」


这是一个类似的逻辑。你讲的道理我信不信,不取决于我本人的理智思考,而取决于你用的例子是否真实。你说案例是虚构的,这些道理我就不信。一旦你把这句话收回去,OK,同样还是这些道理,在我这里就成立了。


这个逻辑,赋予了我多大的权力啊。


想再说说几周前的「诈捐」事件。现在大家冷静些了,也许看得会清楚一些。


(这件事不是虚构)


很多人告诉我,这件事最大的危害,是把世道人心搞坏了。大家为什么那么愤怒呢?是因为这个人的出现,破坏了大家对世界的信仰。大家以后不敢再相信别人是善良的了,也就帮不到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了。


他们在表达,他们是否愿意相信这个世界,助不助人,这些事不取决于他们自己,而取决于一次帮助对象的人品优劣。这和前面的男生一样,把权力交到了别人手里。他们呼吁别人配合,呵护自己对世界对善良的信心。


但是,别人为什么有义务配合你?


我从来不敢抱这种信心。有人说,看我的文章,知道我是一个骨子里的悲观主义者。这话说得不错,然而,与其说是悲观,倒不如说是谨慎。也并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的教训,只是平平常常的生活本身,已经让我对于「别人会按我的期待行事」这一点,始终在头脑中有一个大写的警醒:不,一,定。


那些控诉「他破坏了我的信仰」的人,还是太幸福了。


对善良的信仰,居然可以保留到这件事发生前一刻,这实在是被祝福的人生。如果有机会,我很想听听他们的故事。一个成年人,究竟要有怎样的运气,才能够保留这样的幻想?——「幻想」这个词,已经说明了我的判断。


在我对这件事发表评论之后,有读者恨铁不成钢地给我留言:「如果你刚好在律师圈,你就知道……如果你刚好在社保圈,你就知道……」他很气愤,觉得我不在这些圈子里,不了解这些内幕,就不应该胡乱反应。


但难道一个人非要在所有圈子里待过一遍,才有资格对每件事做出反应么?这也太难为人了吧。而且,换个角度看,在这些圈子里的人(包括这位读者本人),就能保证自己的反应绝对正确么?


我们都活在不确定中,无非是不确定的程度不同而已。


要知道,只要是跟人打交道,对方总有可能是在骗你。在我被那篇文章感动的同时,我能确保我看到的是真相么?他有没有可能是在恶意操纵我?利用我?伤害我?一切都有可能。


这是我基本的生存法则:永远保留对其他人的不确定。固然,我心怀善意的希望,我愿意猜他是一个真实的,困窘的,真正需要我帮助的人,但那只是我的幻想。不确定性始终在那里:他可能不是。


他不是。我心里没有什么被破坏掉,它们本来就没存在过。


别人凭什么要符合我的希望呢?我觉得你爱我,你就一定要爱我吗?我害怕你骗我,你就不骗我了吗?我愿意世界和平,世界就真的和平吗?


如果你觉得这些话有点刺耳,是因为你还在把很多东西托付于人。


还是要说回乡土中国。


从前,在一个封闭环境里,我们对别人有信心。这个信心的前提,很大程度上是多次重复博弈。吃饭没带钱,可以赊账。因为人人都认识你,你要是赖账,「信誉」坏掉了,在这里就混不下去了。所以我们大可以假定,每个人都应该是遵守规则的。我们把一些东西寄托在这个假定上,大体还算安全。


发展到现代社会,就不再是这样。


流动性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甚至于依靠网络,两个人连见面都不用就可以发生交换。欺骗的代价越来越小。当然,被骗的可能就越来越大。这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人们的心态也会发生变化。


别人会做什么,永远是不确定的。


这样一来,你就不能再把重要的东西交给别人。不是说我们不能信任别人,但是信任的前提不一样。过去,信任别人的前提是,这个人值得我信任,重点在这个人。而现在,因为没有办法确定对方(老话说的,我们甚至都没法确定它是不是一条狗),信任对方的前就变成:我愿意信。——重点在我。


不管时代发展到什么阶段,我们永远需要与人合作。而与人合作的前提就是信任。因此,相信别人(哪怕他们未必可信),本质上是一种自利的行为。譬如说,在网上买东西,又方便又便宜,但我把钱花出去,是要冒一点风险的,对方有可能骗我。所以,我能享用这种购物方式的前提,就是信任。


你也许遇到过不诚信的卖家。他们自然会伤害你对网络购物的信任。但不管你如何责怪他们,你还是要选择:你还想继续使用网络购物吗?


只要答案是肯定的,你就只能继续冒险。


当然,人们发明了支付宝,以及其它各种各样的机制,大大地降低了风险。但那是在技术层面上,让自己更有把握地冒险,它并没有改变冒险的本质。——归根到底,你仍旧不知道网络另一端会发生什么,你只是选择了相信。


我的一个老师说她在网上买东西,一次最多只买几百块钱,因为她没法彻底信任网络,几百块是她愿意承担的损失底线。我心里嘲笑她太谨慎了。如果是我的话,上千块也可以拍出去。上万块呢?我就必须想一想了。


所以本质上,我和她没有不同。一万块,是我损失不起的数字。如果真的要在网上付这么多钱,我必须仔细做一些研究。每一次冒险都有它的底线。


给一篇帖子打赏一百块钱,我可以不假思索,如果要捐几千块,那我要选择正规的募捐平台,并且要看到真实材料。做这些研究,其实也并不能真的确保对方怎么样。但就算对方骗了我,我总算可以给自己一个交代,因为我尽力了。


别人,永远是不确定的。


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应对标准。有些东西可以不假思索地托付别人(为了方便,或者别的什么好处),有些东西则要慎重考虑,还有的东西,打死也不会交到别人手里。选择信任,首先我们自己要承担得起损失。


损失不起的,一开始就不要托付于人。


你永远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你只能依靠自己去抓住一点什么。每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迟早都要面对这件事。如果你认为帮助别人很重要,就把它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而不要寄托在「那个人会不会骗我」之上。


如果你不愿意失去自信,就问问自己,我要做些什么,才能让我相信自己是一个足够好的人?而不只是依赖于「恋爱对象会不会离开我」这一点。你没法保证她会不会离开,你需要保证的是,她离开,或者不离开,你都不是一个 loser。


唯有承认那些你抓不住的东西,你才能抓住自己能抓住的一点。


因为别人做了什么,就揪住他衣领,控诉「你破坏了我对世界的信仰」,这在本质上跟碰瓷没有什么两样。


明星秀恩爱的时候,很多人跟着开心:「我们又相信爱情了!」等到明星出轨的时候,大家翻过脸来痛骂:「你让我们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在这个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时代,他们还把对爱情的信仰,寄托在一些知人知面不知心的公众人物身上,你想,这样的信仰有多容易受伤呢?


要把它们保管得好一点,你指望不上别人,只能指望自己。


有一回,我从地下一层坐电梯上楼。电梯下行,打开门以后,看到一个邻居在里面。邻居发现是地下一层,一时没回过神:「我应该要在一层下的,你怎么把我带到地下来了?」


这个玩笑的背后,蕴含着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不想「被别人带到」地下,你在乘电梯的时候,就千万别忘记按自己那一层的按钮。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therapistlsw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知乎日报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