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湖生态城鸟瞰图 ©
存在建筑
编者按
:折线公园在成都天府大道的两侧,是麓湖生态城一期湖岸线改造计划的一部分。设计师想通过一系列滨水开放空间的改造,增加对自然的可达性以及体验的舒适度,继而强化麓湖生态城的轻盈氛围。
折桥重塑,提升轻盈度
折线公园在成都天府大道的两侧,郎酒总部建筑旁。
折桥是原有的水上结构,在处理氛围的时候,成为了重塑对象。
设计的难点,在于如何在荷载的约束下,塑造出水上构筑物的灵动
特质。
表皮材质强化轻盈质感 ©存在建筑
设计团队选择用覆膜白玻璃和冲孔板结合的轻质表皮结构替代绝大部分的桥面扶手栏杆,维护栏杆演变的钢龙骨体系,为塑形提供了一定的结构灵活度,与环境明暗调有高度反差的表皮又进一步强化了结构的轻盈质感。
在荷载约束下,塑造水上构筑物的灵动特质 ©存在建筑
折线布局,对话建筑物
总部的建筑风格非常现代,其临湖一侧是连续的自由立面。场地竖向的最大落差超过了10米,进深最窄的位置不过20米,这使相对较窄的陆域腹地尺度、挺拔的建筑体量和
开阔的湖面尺度,形成鲜明对比。而这会对行人产生较为强烈的空间压迫感。
麓湖生态城鸟瞰图 ©
存在建筑
总平面图 ©GVL怡境
设计团队希望通过景观设计,缓和与转化这种压迫感。平衡陆域与水域二者之间的冲突。
在布局灵感上,通过提炼西南山地聚落丰富的步行体验元素,设计团队选择积极地对话建筑,呈现一系列转折形态的路径和界面。也因此,团队确
定了“折线公园”的名称
。
提淬山地聚落元素,局部抬高行走路线 ©
存在建筑
简洁的折线形态,与场地呼应 ©
存在建筑
一系列转折路面 ©
存在建筑
狭长坡道 ©
存在建筑
折廊置入,协调体验度
在对自然的可达性与舒适感受的增加上,设计团队想做的还有很多。
滨水建筑对一线湖景资源的诉求以及狭窄的陆域进深,导致很难利用植物层次来造景,因此设计团队决定延续建筑漂浮屋顶的设计理念,再置入一个与建筑屋顶相呼应的景观构筑物——折廊。
折廊与滨水观景台 ©存在建筑
而在设计逻辑上,折廊有两个维度。
其一是它必须具备一定的体量,才能在置入后起到协调建筑环境空间尺度的目的;其二是从近人的尺度看它,又不应构成对湖岸建筑之间的视线障碍。
钢结构应用,提供更加灵活的大跨度空间
©
存在建筑
表皮为耐候钢板,呼应建筑屋顶色调 ©存在建筑
以上两个逻辑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因此,设计团队选定钢构折廊的方式,在提供更加灵活的大跨度空间的同时,也避免了常规承重墙柱对滨水环境中视线的分隔和遮挡。
这一设计,成为了
平衡陆域和水域冲突的最后一笔。
天花镜面钢,戏剧化呈现周遭环境 ©存在建筑
项目名称:麓湖生态城EOD绿色办公区1期湖岸改造,成都
委托单位:成都万华新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类型:城市开放空间
项目面积:15000 平方米
景观设计:GVL怡境国际设计集团
设计时间:2016年
景观主创设计师:武毅
景观设计团队:景晟、李姝帆、孙忠涛、李莎
建筑设计:JWDA骏地设计
摄影:存在建筑
PROJECT: Lakeshore Renovation for Luxelakes Eco City EOD Phase I, Chengdu
DEVELOPER: Chengdu Wide Horizon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Ltd.
CATEGORY: urban open space
SITE AREA: 15,000
㎡
LANDSCAPE DESIGN: GVL
YEAR: 2016
CHIEF DESIGNER OF LANDSCAPE: Wu Yi
DESIGN TEAM OF LANDSCAPE: Jing Sheng, Li Shufan, Sun Zhongtao, Li Sha
ARCHITECTURAL DESIGN: Shanghai JWDA Architecture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