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量的指标设计
1.媒介伦理态度的测量
媒介伦理态度,可以理解为是传媒从业者在对何种从业行为可能涉及媒介伦理
争议的认知基础上,对自身和周围其他人的媒介伦理争议行为的接受或不接受的态度。因此,本文主要测量被访者对媒介伦理争议行为的接受度。
2.媒介伦理态度的影响因素
在关于影响传媒从业者媒介伦理态度形成的既有研究中,新闻教育程度、工作经历、从业环境通常被视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也将主要考察这三者是如何影响传媒实习生群体媒介伦理态度的形成。
受新闻教育程度因素,主要是通过询问被调查者的专业类别、受新闻教育时长进行获得。实习经历因素,则由实习媒体类别、媒体级别、实习岗位、实习时长和实习满意度等五部分组成。
从业环境因素,既包括对榜样群体是否普遍存在媒介伦理争议行为的感知,也
包括对同侪群体是否普遍存在媒介伦理争议行为的感知。
3.控制变量
本研究将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所在地和高校所在地理区域等五个因素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处理。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和厦门大学等9所高校,于2014年6月进行问卷发放。问卷采用匿名填答的形式,课题组邮寄带有编号的纸质问卷到选定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教师处,由教师向其校内有传媒实习经历的学生发放,获得国内传媒实习生群体的方便样本。问卷共发出560份,回收510份,有效问卷为490份。
(三)传媒实习生样本群体的基本特征
本次调查的国内传媒实习生群体,以女性居多。年龄普遍在
19-3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2.61岁,其中男性与女性在年龄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异。从教育水平来看,研究生占比稍多。
从专业背景来看,94.7%的样本为新闻传播学专业。
从受新闻教育年限来看,平均为3.18年。
在家庭所在地方面,以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地市级城市、县城居多。
该样本群体虽不是随机抽样,但也能够有较广泛的代表性。
三、传媒实习生的媒介伦理态度状况
(一)对从业环境中媒介伦理争议行为的感知
从业环境对实习生媒介伦理态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从业环境中的正式员工榜样群体和实习生同侪群体对实习生的影响。
具体到对各项媒介伦理争议行为的感知,实习生群体观察到正式员工群体最常出现的伦理争议行为是“接受招待用餐”、“在自媒体上发表言论”和“接受赠送礼品或礼券”;最不常出现的伦理争议行为是“接受现金馈赠”、“在微博上发表未刊信息”和“接受免费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