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允漷教授指出: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一定是深度学习。所谓深度学习,有四个关键点,即高认知,高投入,真实任务和真实情境的介入,反思。
从崔教授对深度学习的解读来看,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定是学生。从学习状态到学习过程,到学习方法,再到学习收获,学生都应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作为教师仅仅起引起、推进的作用。从这一点出发,要达到深度学习,教师首先要把深度学习设计出来,让学生真正地有学习活动可参与,这样真实的学习才能发生,深度学习才有可能。
要设计出深度学习,教师首先要改变一个习惯:教学活动的设计,切记要将活动主体从教师自身变为学生。在表述上,“导入”“创设情境”“讲授新知识”“布置作业”等等活动主体均为老师,是教师在陈述自己要干什么,至于学生做什么没有体现,仅仅是在实践中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步子走。深度学习的设计,学习活动的表述一定是指向学生的,是在陈述学生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学习活动。
依然以陈老师《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为例。陈老师的教学设计第二环节表述为“初读课文,积累词语,概括文义”,第三环节表述为“精读品味青年看鱼时的专注”。从这两个教学活动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个课堂一定是将学生的学放到首位的,学生初次去读课文、学生积累词语、学生尝试学习概括文义、学生精读语句并品味青年看鱼时的专注,这些活动及动作发出者全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需要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带着学习任务(积累词语,概括文义等)去理解学习,进而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在参与中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便是逐步走向了属于自己的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