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思维补丁
不过是一块补丁而已,既不温暖,亦难遮羞。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学生会  ·  青春本就是一片液态的疆域 ·  10 小时前  
浙江大学  ·  浙大病理AI助手,3秒锁定癌症病灶 ·  2 天前  
武汉大学学生会  ·  通知|关于公布武汉大学2025年普通本科生转 ... ·  昨天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年味变淡?我们何去何从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思维补丁

在嘲笑家长愚蠢的同时,我更惊惧那些“加入”骗局的孩子们

思维补丁  · 公众号  ·  · 2019-10-16 19:06

正文


这是思维补丁的 第505篇 文章

非常喜欢的一首歌,单曲循环系列。

头图 基于CC0协议引用


(一)


类似的场景,超超只在电影《超体》中见识过。


当我的前女友斯嘉丽·约翰逊在偶然的机会下完成“开脑”,拥有超越普通人的超能力后,她能轻松地将一整座图书馆的知识悉数装进自己的大脑里,完成这一壮举,她只需要一瞬间。



如今,这般科幻电影中的“超现实画面”,正在一些教育机构中上演。


因为一则十分滑稽的大赛视频片段,人们得以认识这种名为“量子波动速读”的神奇读书方法。它牛逼到什么程度呢?


1分钟读完10万字!



这显然是正常人类无法完成的壮举,别说读完了,一本10万字体量的小说,你就是不看,一页一页地翻过去,手速慢一点的一分钟恐怕都完不成。


所以,当一个人运用“量子波动速读”在看书时,场景是这样的:



这样的“看书”方式,眼睛已经全然失去意义,所以高阶的“量子波动速读”学员,完全可以带着眼罩读书了:



辅导机构的老师表示:你书翻得越快,你和宇宙的距离就越近……



几个菜啊?醉成这样?


你他妈把自己当成猴哥了吧?翻一下十万八千里,再翻一下又十万八千里,还和宇宙的距离就越近,你咋不去见佛祖啊?


什么原理?你用不着知道什么原理,交钱学就完事儿了。


毕竟连授课老师谈到“量子波动速读”时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1分钟有效阅读10万字,什么概念呢?


多年以后,马尔克斯听到中国小孩3分钟就能读完《百年孤独》这本26万字的传世之作,我觉得老爷子很可能惶恐不安地从坟墓里爬出来,再写一本《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吹牛逼? 》,并一举夺得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


毕竟这个事实,比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要魔幻太多了。


(二)


荒谬到这种程度,说真的,超超已经懒得去证伪了。


我觉得按照这个理论,咱还读什么书啊,买书又贵又占地方。


量子纠缠嘛,一盘花生米就醉到这个程度了,咱还纠缠书本有意义吗?纠缠啥不是纠缠啊?



不如每人直接发一块装满电子书的硬盘,大家就找这么一块地,坐在一起“盘硬盘”。


学完了看谁牛逼,也不用考试了,按北京人的标准,只要比一下各自手里硬盘的包浆程度就可以了。


看了很多“量子波动速读”的现场视频后,超超感到难以理解:


这些人是如何做到不笑场的?如果是我在现场,大概要笑到浑身过电。



类似“量子波动速读”这般明晃晃的骗局,质疑的声音当然会出现。面对这些质疑,骗局的收割者在回击时应用了传销组织经典的“三板斧”:


“不要质疑你无法了解的事物,这世界上存在着很多你无法理解的领域。”


“就你聪明?那么多交钱学习的家长都是傻子,那么多学成的孩子都是演员?”


“你根本没亲身体验过,怎么张嘴就是不相信呢?我亲身体验了这种神奇,我敢保证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无论是传销、保健品销售还是类似“量子波动速读”这样的教育骗局,面对人们的质疑,最坚定的反对者当然是来自于籍此攫取利益的那群人。



交钱学就完事了,问那么多干嘛?聪明的家长已经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了,你却还在这里质疑这是不是骗局?


啥,交钱了学不会?


别问,问就是你家孩子没用心学,学习方法不对。为什么别的孩子都一目百行呢?从自己身上找原因OK?


(三)


很多人惊讶于如此荒谬的骗局,竟然真的有为数不少的家长交了钱。


的确,我也再一次感受到了中国的复杂和广阔。


相对于地理上的广袤,对于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而言,互相之间更远的距离,无疑是智识上的差距和看待真实世界的逻辑。


对我们而言,这大概是一种“受高等教育者的短视”。


什么意思呢?如果你上了大学,又在毕业之后一直留在一二线城市工作,你大概会常常惊叹于这个社会上偶尔涌现的诡谲,和令人费解的逻辑,但其实,那不过也是这个社会真实的一面。


比如名校毕业生很容认为,中国之大,到处都是大学生,985、211的学生早就“泯然众人矣”。


所以他当然会被“中国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只占总人口4%”这样的数据所震撼到。


同样,如此荒谬可笑的骗局,你认为但凡有点思考能力的人都会识破,但你也得知道,这个世界不是每个人都有和你一样的教育背景和认知水平。


类似1040阳光工程这样的传销模式,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被铺天盖地的报道和揭露,如今媒体都已经懒得再揭露、科普这一传销模式了。但在很多地方,你仍然能看到数以十万计的人在加入其中,并不乏笃信者。


家长的愚钝和天真我已经疲于解读了。 我只是心疼那些因为各种因素,而被迫或是自愿加入这场可笑骗局中的孩子们。


作为整场“演出”最关键的演员,那群翻书如扇风一样的孩子心里最明白:


所谓的“量子波动速读”到底是个什么傻屌玩意儿。但在绝大多数视频里,这些孩子表现的都十分认真,也因此更添滑稽。


无论是因为利益的诱惑而“自愿入局”,还是不得已在父母的逼迫下“被动参加”,小小年纪就成为了一场骗局的饵料和棋子,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令人唏嘘的事情。



在一段视频里,我看到一个孩子认真地配合完骗局的演出,而录制视频的人,明显是他的爸爸——我不知道这名爸爸依靠儿子的“演出”,能够收获多少利益?但显然,他似乎并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失去了多么宝贵的东西。


在一个人的思维和三观逐渐成型的年纪里,让他终日习惯指鹿为马的荒谬场景,让他参与欺瞒诈骗的表演——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教育方式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