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农村金融的现在和未来
记录自己从事合作金融工作的思考,普及农村金融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农村金融的现在和未来

三农金融社群第六期文字实录——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如何应对大行普惠金融业务竞争

农村金融的现在和未来  · 知乎专栏  ·  · 2017-06-07 13:2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讨论时间

2017年6月3日

讨论主题

中小型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的未来

1、中小型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机构未来可能的演变方式

2、中小型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如何应对大行和大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的利率倾销

版权说明

文字版权归属参与讨论的全体人员所有,版权责任追索权归属知乎账号jazzy,及知乎专栏——农村金融的现在和未来,所有,谢绝商业引用,仅供讨论学习。

联合作者名单(微信昵称,不代表真实姓名):

jazzy、wyl、晨曦、cz、yxj、老苗子、Vane、言无二三、老王、nano、yuta、cxz、crazyidol、哈哈笑、ws、小楼一夜听春雪

加入我们

三农金融社群,让知识和经验成为你的名片 - 知乎专栏

……………以下为正文…………

wyl

请问题主 怎么算利率倾销?@知乎-jazzy 第一次听见这个词

jazzy

我自己想当然写的,不严谨,大概意思是大行为满足政策需要,不以商业经营为目的,以不合理的利率定价在农村金融市场开展业务,让可持续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陷于与大行恶性比拼贷款定价的活动。

当然,也不严谨,大概明白是这个意思就好了

比如农行,上面要求今年必须放1000万农业贷款,于是农行专项贴息以年化6 7就放贷,他的政治指标完成了,其他中小金融机构市场化可持续的定价体系被它摧毁了

wyl

中小金融机构一样有政治任务 以我了解的 河南某县支行 直接分配了15户扶贫任务

晨曦

你说的利率倾销情况是存在的,因为经常大行为了政治作秀,已明显低于资金成本进行信贷投放,地方金融机构被迫降低利率。

cz

作为曾经农行人很尴尬啊,我们做农贷这块业务 觉得超过8% 就不可以接受 太高了,我们不是想着作秀,因为我们放的所有个人贷款利率就不高,利率8%就是高的不行。我们自己分析的话 农贷利率在所有贷款产品利率中是最高的,我们一直也说农贷要商业可持续 没想着压低利率作秀 当然客观上给你们带来这种感觉

晨曦

因为你们的门槛高,风险低,我们当地农行为了给政府表示精准扶贫的力度,执行基准利率,一年来发放贷款100多万。反之,信用社在没有任何大行响应的情况下一开始就和政府签订协议,在远低于正常利率的情况下,一年来发放贷款3000多万。现在政府说信用社利率过高[捂脸][捂脸][捂脸]

所以我们在大会小会上批,现在被迫也改成基准利率了,这叫做政治担当!

yxj

政府为何会说信用社利率过高?

cz

当然 我看的是全国情况 个别地方不排除有这样那样情况 但总行一直要求农贷要可持续 我们不想挣大钱 但要求必须控风险不亏钱

晨曦

某市政府金融办领导原话:人家农行执行3点几,你们执行6点几,人家能办到,你们信用社怎么办不到,是不是发贫困户的财!

小楼一夜听春雪

贫困户贷款都是3.625啊,哪家机构敢提高利率

cxz

近期银行间利率都在涨,主体AA+的债券,票面利率都要7%了,农信贷本身就是高风险业务,利率低了真的没有操作下去的动机了

老苗子

好多农村互联网金融公司客户端利率年化24%,这个利率水平据说是微利状态

jazzy

你们那样8个点的风控标准筛选下来,也没有多少客户了,全靠这个吃饭的话,挣这么点利润没法覆盖成本,农行可以用其他业务来平摊成本,中小金融机构哪有啊

老王

农户贷款有个特点,单户金额低,一户2万块,100户200万,一个信贷员管100户大概已经超过极限了,以5%利差计算,贷满一年才10万块毛收入,还不够一个信贷员的费用,再有两户不良就不剩啥了。所以按照商业银行的模式发展农户贷款本身就有问题。

Vane

一户可以管500户,一个信贷员可以管500户左右,一户可以10万


晨曦

@老王 你说的农贷金额2万,100户?这也太少了吧

我以前管了200多户金额2700多万,不过我全部是农户贷款,没有一笔企业贷款,我们单位人均管贷1700万

言无二三

我是我行最少的 400户4000万左右 上亿的太多了,一样啊 都是基本农户,我已经是最低的了 各种最低,就像你说的如果我一百户 就没必要开门了 没办法

老王

如果是全面的风险控制,一个信贷员管那么多户,恐怕主要工作就是做贷款手续了,我怀疑能否做好贷后检查。

毕竟农户贷款属于生产经营类的贷款,需要逐户开展贷款三查,这跟房贷差别很大。所以前面有人提到贷后风控不好搞。一人管好几百户,我还真不知道怎么才能做贷后风控。

晨曦

@老王 是的,主要做资料。贷后检查流于形式,不过信用社在农村人熟地熟,有个风吹草动立马也就知道了。

言无二三

@老王 其实贷后不重要 都融进平时工作了 贷后发现问题也没什么好办法 这才是问题

老王

按照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干农户贷款还是很有问题的。农信社人熟地熟,是做好风控的要点,这一点其实是商业银行特别是大银行不具备的。充分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可以大幅度降低业务的管理成本,一个人管一个甚至几个村子都可以。谁能具备这一优势呢,本地化的金融机构!这才符合经济规律。才是合理的金融市场分工。大行有大行的优势,地方小金融机构也有自己的长处。所以大行在农村金融市场进行利率倾销的说法本身是只看到了大行的资金价格优势,忽略了他的风险管理劣势;同时也忽略了小金融机构的本地化优势。所以农信社等地方小金融机构,应该成为农户贷款的主力。对于监管部门推大行下乡的做法,我持保留态度。

言无二三

@老王 其实那些也不重要 我这里邮政都是看着我们做贷款 也不错啊 大行要下乡 注重下方式方法还是可以的 尤其是在农信社承担了这一波风险以后 至于贷前贷后 只要确定客户在经营 就可以了 别的都看天 调整好具体模式 利润能覆盖风险的情况下 可行

晨曦

@言无二三 看来你对农村信贷工作很有研究啊,你说的的确是这样的,贷款三查确实在农户贷款执行上比较粗狂,虽然各级部门都在强调,我们自己这报告也是要求下面的,但做到的太少了

nano

@知乎-jazzy 亲,农行和信用社负债成本和涉农客户结构是不一样的啊?有很多中小银行和信用社存款不足,靠的同业存款带动资产额度增加,之前同存成本三点几到四,现在四五都有,而大行成本只有1点几,当然放贷利率不一样了啊,农行等大行净息差2点几就可以接受了,这应该是政府导向的问题吧,当然不排除个别地区为了满足政府和监管要求按照基准放贷

jazzy

@nano 那在你看来,农贷层面上,中小金融机构如何在大行息差优势下开展差异化竞争呢?

nano

个人不成熟观点哈,不要拼成本而要拼效率和服务,大行贷款要一个月周期,小银行可不可以只要一周,小贷对效率的敏感性大于利率,这方面你和陈文博士是专家。另外,大银行抵押担保等政策往往一刀切,而中小银行应该围绕地域特色产业优势做文章。再就是中小银行必须加大科技金融的投入和应用力度,最近接触了几家城商和农商行,我有点悲观,互联网会把地域差异和人工成本渐渐磨平

Vane

大银行不会去农村大量设点,人力成本太高,最多会去抢一农村的些大客户,很多乡镇贷款规模小,设一个物理网点是要亏损的。

晨曦

是的,大银行主要抢的是农村的优质客户

信用社存款结构上来看,定期存款多,对公存款较少,因此存款成本相对较高

yuta

对公存款利率也不低,特别是大机构,有议价能力。现在趋势也是在提升效率,很少有机构让钱在银行睡大觉,特别政府机构,钱花不出去也是不作为[坏笑],银行低成本资金来源主要还是是靠银行卡沉淀资金。这部分活期计息。

cxz

目前大银行的存款利率是明显小于中小银行的,但是在现行的经济环境下,资金投放不出去!小银行本身吸储能力不强,很多时候只能以同业的方式找大银行拆借资金,个人觉得现在的商业银行法要修改了,很多条条框框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经济情况了,以UBS为例子,2014年的时候,84%净利润来自于交易,而不是利差。

去年接触到一个客户,搞航运的,他们找的法国的一个专门搞船运业务的银行贷款,利率1.8% !找国内银行贷不到资金,船运属于产能过剩,入不了名单

晨曦

信用社盈利主要是利差,这几年越来越不行了

crazyidol

专业化银行,知道如何在垂直行业赚钱,国内的银行很难深入到某个行业做透

cxz

汉口银行去年从我们公司挖了一个PE投资经理走了,传闻年薪300万!!银行同质化业务很大一部分是监管的原因造成的,真心觉得商业银行法对于现在的银行业务是个累赘

yuta

我并不对银行业持悲观态度,首先,信息不对称将永远存在。其次商业银行体系也是财税金融体系的一部分,承担货币供应调控职能。第三银行业对风险深入骨髓的文化和理解,不是简单可以效仿的。

至于谁都会说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个伪命题。利率过低,门槛过低,会引导资金投入低效行业,对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自我净化,高效运作也是一种伤害。

不容易,躺着赚钱的时代结束,其实现在每个行业都不容易,都在提速增效。大大上了以后,相信每个人都感觉出来了。

哈哈笑

@cxz @知乎-crazyidol 请教一下,还有没有专业化银行赚钱的例子?

曾看文章说,印度工业信贷银行icici曾执行一个战略,即通过对农村金融下苦工夫,做出成绩之后再凭此根基扩张,跻身国际顶级银行行列。据说现在是印度第一大私营银行,全国第二大,国际上也算很知名。

目前国内很多涉农的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也是走垂直行业,深耕产业链的路子。

cxz

这个我不是很清楚呢,但是以UBS的一个例子,他们在企业B轮融资时候参与进去,随着企业的发展,给企业贷款,发展壮大后,做财务顾问,期间可以参与收购并购,待企业上市后资本运作等……一般是整个业务链参与

大概也就是我们说的产业链金融吧

哈哈笑

看样子还是投贷联合呢[捂脸]

是不是也挑行业呀,专注几个行业吧,毕竟B轮就进入

cxz

其实国内很多银行完全有条件参与这个,但是银监会目前就试点三家

对于银行来说,B轮差不多可以接受了,总比猴子扔飞镖的A轮好得多嘛

再说到了B轮的时候,企业的模式差不多可以预期了

jazzy

还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导致的,混业经营的呼声近年来越来越大了

cxz

目前来看,混业经营是趋势

哈哈笑

这样做的好处是,进入得早,很早就开始收集客户的信息了,对于信息不对称风险化解的比较好,也便于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而在早期开始的客户关系维护,对于后期高附加值服务(财务顾问等)嵌入有比较大的综合优势。弊处在于内部各部门利益的分配整合难度大,前期的信贷明显风险大收益不太高,而后端的财务顾问等是高附加值的业务,持续的跟踪和服务维护出的关系,本身也是很有价值的,应该从后面高附加值业务收入里面分一杯羹。

此外,在国内分业经营和监管多年的环境下,这种高效整合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培养。(当然了,这是我个人拍脑袋猜的)。总之我觉得这方向比较好,体制内的朋友有轻松钱可赚,创业的朋友可以琢磨琢磨怎么借鉴借鉴[偷笑]

cxz

目前这方面,银行关注的不是信贷风险,毕竟权益类投资参股跟信贷资金用途本来属于分类项目,目前主要是需要银监会松绑!当然,最紧急的问题是银行缺人!!!缺这方面的人

很多人不愿意去银行不是待遇原因,是觉得银行是官僚机构,去了不舒服!

crazyidol

@cxz 银行现在的目标和资源配置还是在资产负债管理上,就是传统的吸存和信贷,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缺人缺重视,现在有些银行开始重视,然而想撼动资产负债部门的大哥地位不可能,因为先有资产负债业务才有中间业务。行业事业部制算一个解决方案,但是终端的服务网点还是老一套

基层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现有的考核机制都束缚了银行专业化

哈哈笑

从一个农村金融创业者的视角看,城商行的银行网点真奢华,农商行的也是让人羡慕万分,他们咋这么富有呢[捂脸]

ws

农商行当地规模都不是很大,上市后对社会,资本充足率很重要也是核心,抗风险能力提升。也能吸引人才,推进改革发展。

…………正文结束…………

联合作者介绍


(其余友人选择匿名或未及时响应待添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