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中的时候看过一遍阿来的《尘埃落定》,那时候看书就是看热闹,完全是合上书就忘的节奏,更谈不上对书有什么感悟。最近这几天又翻出来认认真真的看了看,说它好也确实很好,可有一种怪怪的感觉始终让我找不到原因。
这本书让阿来成为茅盾文学奖的最年轻得主。
尘埃落定这部小说视角独特,“有丰厚的藏族文化意蕴。轻淡的一层魔幻色彩增强了艺术表现开合的力度”,语言“轻巧而富有魅力”、“充满灵动的诗意”,“显示了作者出色的艺术才华”。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评
本书以“傻子“二少爷为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他是阿呗地区康巴藏族土司酒后与汉族太太生下的孩子,行为举止与世俗相悖,又常常口出具有魔幻色彩的预言,使得他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从而成了土司制度兴衰的见证人。
人人都知道他是麦其土司家的傻子二少爷,然而在他十三岁那年,侍女卓玛的身体似乎唤醒了他部分神智,他开始有了记忆,有了思想。
他是一个旁观者,又是一个经历者。
权力让人性变得荒诞、复杂。
“是啊,鹰是天上的王。王一出现,地上的蛇啊,鼠啊就都钻到洞里去了。”
麦其土司是这片土地上十几个土司中最为强大的一个,他是皇帝册封的辖制数万人众的土司,这里的王者,可以呼风唤雨,有自己的官寨、军队、法律、行刑人、书记官、头人、奴隶、信息传递员、纳税的百姓。也有专为自己服务的活佛和喇嘛。
贪欲让他觉得任何好的事物都该属于他,他看上了最忠诚的头人的老婆,就派人杀了这个头人,夺了他的老婆以及家产,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压制活佛和喇嘛,使他们相互斗争而为他所用;有头人投靠别的土司,他找来国民政府军队攻打对方,为这片土地引来罂粟;翁波意西来这片土地宣传先进的格鲁巴教义,因为信仰问题他把翁波意西逮捕起来,两次割去舌头;在和汪波土司斗狠作法时,不惜牺牲他的傻子二儿子;老态已显的他还上演禅让的戏码,等大儿子被仇人杀害,他反而精神大振,活力更胜从前。
对权力的贪恋使他弃亲情伦理于不顾。然而他只沉浸在这片土地上疯狂敛财和扩张,对外界发生的一切全然没有主张,最后在隆隆的炮声中失去了一切包括生命。
最是无情帝王家,土司在这里就是一个小小的帝王,土司家里全然没有亲情可言。麦其土司的两个儿子原本相亲相爱,大儿子注定继承土司,二儿子是个傻子注定无缘土司。
然而这一切随着傻子二少爷的成年而打破。一直游离在权力边缘之外的他少年时期和侍女、奴隶厮混在一起,处在权力中心的人们都没有将过多精力放在他身上。
他成年后开始巡行领地,发现了汪波土司诅咒麦其土司家种植的罂粟的证据,让麦其土司的大儿子恼羞成怒,开始敌视他,后来他又建议麦其土司家全部种植麦子。
关于他到底傻与不傻,众人都有了疑惑,他的哥哥怀疑他装傻企图争夺土司位置。两兄弟关系破裂。
他哥哥好战却智谋不足,在大方向上出现一次次的失误。而傻子二少爷却在边境建立起第一个贸易市场,使财富迅速积累。兄弟两个为了土司位置明争暗斗。最后他的哥哥被仇人杀死,而他回到了边境。
连傻子二少爷的母亲,麦其土司太太也为了权力弃亲情于不顾。在麦其土司大儿子还活着时,她希望自己的傻子儿子继位,等大儿子死了,她又因为贪恋土司太太的权力而不愿意让傻子儿子继位。最后在解放军到来的时候,选择自杀。
就连一直旁观的傻子二少爷,也渐渐的贪恋权力,一直想得到土司位置。好在他身处权力的漩涡,能够自省,能够听见各种不同的声音,他愿意和奴隶接触,他愿意减轻赋税,他愿意还给奴隶自由。
但他脱离不了这个时代的印记。他知道土司很快就不会存在了,但他看不到未来,他不知道没有了土司以后应该怎么过,所以他只能随着旧制度一起死去,也将仇恨了解。
在这个时代下,连爱情都变得不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