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界
《医学界》以有品位、有追求、有爱心、有水平的医务工作者为受众,以“服务医生,改善医疗”为宗旨,让行医更幸福是我们的使命,为用户提供可靠、有用、有价值观的资讯是我们的存在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德大器械注册与临床  ·  【干货分享】医疗器械分类界定需提交的申请资料 ... ·  2 天前  
新青年麻醉论坛  ·  本周公开课 | ... ·  3 天前  
E药经理人  ·  完整版回放重磅上线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界

为了“性”福生活,重视产后盆底康复!

医学界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1-26 20:41

正文




及时恢复盆底功能,是预防日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关键。




编辑 | D小编

来源 |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妊娠及分娩对患者的影响不仅仅是生殖系统局部,更是大脑、思想、自信、精神层面。


即使为正常生理过程,也存在隐形损伤,损伤轻重不一,出现症状早晚不同,盆底康复是一种保护措施。


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胡清医生在医生站app上进行了《产后盆底康复》的精彩讲座,详细介绍了盆底是如何损伤的,应该怎么治疗。



骨盆、器官、结缔组织和横纹肌



会阴体及其相关肌肉






盆底疾病的发病机理


盆腹动力异常


妊娠与分娩,经常重体力劳动,慢性咳嗽、便秘,先天盆底组织发育不良,绝经后雌激素减低,盆底组织萎缩退化。


妊娠期盆底生理变化


妊娠期腹腔内容量增加,导致腹腔、盆腔压力增加。


随着孕周增加,体重上升,子宫在盆腔内位置趋于垂直,施加盆底支持结构压力。


妊娠期性激素水平变化,盆底韧带胶原溶解增加,造成韧带松弛,阴道黏膜的膨胀性增加。


妊娠期盆底泌尿生理变化


妊娠期激素发生变化、平滑肌张力改变、尿道弹性增加。


妊娠早期,膀胱容量增加;妊娠后期,胎头入盆,膀胱容量减少。


身体的特殊姿势,使得膀胱、尿道内压力增加。


妊娠中后期, 尿道长度变短。





产后盆底肌损伤高危因素




妊娠期及产后缺乏锻炼;


孕期体重增加过多;


巨大儿;


产程损伤;


器械助产;


自身先天因素;


……






盆腔损伤早期症状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在产后发病率最高可达41%左右。


◆ 阴道松弛;


◆ 性生活质量下降;


◆ 小腹坠胀、尿频、便秘;


◆ 尿失禁或尿潴留;


◆ 反复泌尿道、生殖道感染;


◆ 会阴伤口疼痛、性交痛;


◆ 其他:子宫脱垂等。


资料显示,我国已婚已育的女性,45%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生活质量低。此问题亟需解决,但是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最佳时间,步骤、筛查,治疗周期有哪些 策略?





产后盆底康复的流程







盆底肌肉的肌力检测


肌力分为0~5级,≤3级为肌力下降。



I类肌



II类肌





产后康复的方法


通过提高盆底肌功能、唤醒末梢神经、恢复血运,恢复体形,改善阴道松弛、营养不良,子宫内膜薄,腹直肌水肿分离,盆底功能恢复,便秘,尿潴留,产后耻骨联合水肿分离,产后疼痛、瘢痕恢复等产后引起的损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