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推介 |
围术期医学会诊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演进的研究领域。我们相信,内科医师、麻醉医师及外科医师之间的协作可以改善患者的诊疗,尤其对病情严重、复杂的患者。
由华盛顿大学医疗中心医学会诊服务团队编写,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专家团队翻译的
新版《围术期会诊手册》在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提供了实用的信息、建议和指南。本书涵盖了很多临床领域(麻醉学、心脏病学、肺病学、胃肠病学、风湿病学、内分泌学和其他学科),为会诊医生提供了相关手术信息,对
精确而重要的围术期管理指南进行了汇编。
我们相信这本手册将成为参与手术患者围术期管理的内科、外科和麻醉医师团队的必备宝典。
The Perioperative Medicine Consult Handbook
围术期会诊手册
·
第2版
主译 |
王东信
副主译
|
张鸿
出版时间 |
2016.5
对于外科患者,手术往往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对于某位特定患者,手术是最佳治疗选择吗?如果决定手术,怎样保证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如何让患者在术后有更长的生存时间、维持更好的生活质量?对于医学专业人士,答案显然并不简单。
围术期医学,听起来是一个新概念。但其实从人类发明了手术的那一天起,围术期医学就已经产生了。1995年8月11日,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医科大学理事会批准将麻醉科更名为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这预示着在未来的医学发展中,比外科医生更懂内科、比内科医生更了解手术的麻醉医生,将成为围术期医学团队的核心。
当外科医师遇到一个合并疾病较多的患者时,他常常会请麻醉医师会诊。此时,参加会诊的麻醉医师应给出准确而又全面的意见——包括需完善的检查,需调整的治疗,对围术期风险的预测,甚至有关手术方式的建议等等——这才是合格的会诊医师。无论如何,不应以简单的“停手术”来规避风险。
这本由华盛顿大学医疗中心、港景医疗中心和西雅图退伍军人服务部皮吉特湾健康系统的几十位不同医学专业的专家共同编写的手册,基于临床经验、指南及循证医学,对围术期可能遇到的医学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本书适合于围术期医学团队中的成员,尤其是负责会诊的麻醉医师,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为让更多的国内同行获益,我们组织科里一批优秀的青年医师对本书进行了翻译,并由临床经验更为丰富的高年资医师进行校对。我们的目的是让中国的麻醉医师,作为围术期医学的核心成员,掌握更新、更全面的围术期医学知识,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真正地扮演好“生命守护者”这一角色。
王东信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
▲主译 王东信
王东信,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和重症医学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麻醉学系和重症医学系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围术期器官保护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麻醉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专注于危重病人的围术期管理的临床研究。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著112篇,其中SCI收录论著20余篇。
▲副主译 张 鸿
张鸿,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副主任,主管教学工作。1998年7月毕业于苏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2005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院,获麻醉学博士学位;2010年3月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学习高级模拟教学;2014年10月至12月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中心做访问学者。1998年8月至2000年8月在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工作,2005年8月进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工作,2010年8月晋升副主任医师,2012年3月起担任麻醉科副主任,主管教学、信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