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很帅的投资客
不想花很多时间学投资理财?关注说人话的投资指南,逗逼小文章+小视频。这就够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I产品榜  ·  DeepSeek 7 天用户破亿|AI产品榜 ·  2 天前  
江西宣传  ·  DeepSeek首次公开辟谣! ·  3 天前  
内蒙古市场监管  ·  你点我检 放心“宵”费 ·  3 天前  
内蒙古市场监管  ·  你点我检 放心“宵”费 ·  3 天前  
刘晓博说财经  ·  深圳开年好消息!这个城市为什么能抓住风口 ·  3 天前  
刘晓博说财经  ·  深圳开年好消息!这个城市为什么能抓住风口 ·  3 天前  
AI范儿  ·  Gemini 2.0 ... ·  4 天前  
AI范儿  ·  Gemini 2.0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很帅的投资客

又来了一笔增量资金

很帅的投资客  · 公众号  ·  · 2024-12-13 20:56

正文

大家好,我是很帅的狐狸🦊
昨天(12月12日)出了个新闻——
多部门发布了 《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

之前这个制度已经在36个城市/地区试点了,当时我还写过一篇 科普文
试行了两年下来,效果还不错目测(截至目前,参加人数已突破7,000万)。
所以接下来打算从12月15日开始在全国推广,制度上也有了一些变化。



Part 1

👴 个人养老账户有什么用?


开头还是稍微科普几句这个账户的用处。
在一个成熟的社会保障系统中,保障退休生活一般有「三大支柱」的说法——


在我国,「第一支柱」是 基本养老保险 ,也就是咱平时交的四险之一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强制参与),没工作的话可以交「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自愿参与)。
不过 「老龄化+少子化」 的趋势,一时半会扭转不了。
后续第一支柱大概率只能保证基本养老。


而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这个得挺好的单位才有这福利。
根据《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只有14.17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而2023年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一共有1.84亿户。


所以如果想让自己退休生活舒服一点,第三支柱还是挺重要的。
而个人养老金账户就是为了这个第三支柱创设的。

个人养老金账户,每年可以投资1万2的额度。
短期来看,最立竿见影的好处,是可以拿来 抵税
因为2018年后个税起征点上调到了6万,所以目前可以抵的并不算多。
我给大家算了算——


如果收入不到10万的话,一年大概能抵小几百块。
不过要留意的是,这笔税并不是不用交,只是 「递延」 ——也就是你可以先不用交税,让这笔钱暂时先躺在账户里帮你赚上一笔。
等到退休了领取的时候,才需要把税给补上。


虽说每年几百块乍看之下不是很吸引,但如果是30年、40年积累下来,加上后续可能不断增加的个人收入水平以及税收优惠力度,还是很可以的。

具体到当下,这可以算是一个 对中产比较友好的账户
毕竟每年多个几千块,确实还是可以吃多几顿米其林的。
而对于 钱人来说,他们 也不在乎 这几百几千。
当然,如果后续额度变多/税收优惠力度变大的话,说不定可以惠及到更多人,进而吸引到更多的资金——
根据《经济日报》引用的一个数据,美国的税收优惠比例每提高1%,就可使参加保险的人数增加3.52%。

另一方面,个人养老金还可以帮我们养成 「强制储蓄 的习惯——
存进去账户里的钱,跟养老保险一样,除非满足特定条件(后面会说),不然没法提前支取。
这可以确保你存的钱确实是用在养老上,而不是管不住手被花在其他地方。


Part 2

📄 这次文件还说了啥?


这次除了把养老金账户扩大到全国范围,还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变化——

一个是 完善领取条件
之前试点的时候,是年龄到了/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等可以提,现在是 患有重疾/领取失业保险金到一定条件/领低保 也可以提前领取。


另外就是 优化产品供给
除了可以投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以外,现在还可以投资国债。

另外这次顺带更新了 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 ,把指数基金也纳入了(首批是85只)。
像是我之前提到的 A500指数基金 这次也被纳入了一些。


Part 3

📊 如何选适合的产品?


毕竟每个人的风险偏好不大一样,所以要选什么产品还是看自己。

如果是 不大能承受波动性 的话——
一个是可以先放 存款 ,等 国债 可以买了换国债。
另外也可以考虑 商业养老保险 ,现金流也会是固定的。

如果 可以承受一定的波动性 的话——就买 理财产品 基金 吧!
当然基金也要分类型。
这次产品目录里还加入了 指数基金 ,算是多了个选择。

毕竟 主动基金的挑选难度还挺大的 ——
我在Choice筛了下最新净值,200只养老目标基金中,净值≥1的有140只。
虽说成功率也有70%,但如果不小心挑到了那30%,递延省下的税可能还没有亏的多。


要波动性稍微少一点(同时又保有一定的收益率)的话,可以考虑 红利低波类的指数

如果 风险承受能力很OK ,想要搏一搏看看将来能不能大幅改善生活质量,也可以考虑其他指数。
我拉了拉这次被纳入的一些主要指数的收益率和波动性(日涨跌幅的标准差)。
由于数据可得性问题,只有下面这些全收益指数(分红会再投资到指数里)有从2004-12-31(大多数指数的基日)至今的所有数据——


这么看,最近基金公司批量上架A500指数还是有点道理的。
多说一句,买指数第一个要考虑的当然是指数本身,但放到养老投资当中,我们还要考虑产品管理人的实力和稳定性,所以选规模靠前的基金公司会靠谱一些。
另外最好选基金公司有大额自购的产品, 比如 上次科普A500指数 时,我举例提到的 嘉实中证A500ETF联接A 022453 ),这次也有 Y份额 (022905)被纳入。嘉实基金此前就花了两亿,自购了对应的场内ETF A500指数ETF, 159351 )。

至于对市场的影响嘛……
毕竟已经试点两年了,而且试点城市是个人养老金的主力(中产占比高一点),所以这次扩展到全国范围, 入市资金的增量可能没那么有想象空间
不过也不排除国债和指数产品可以再吸引一波试点城市的其他受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