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北京建工负责改造升级的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的相关情况。该纪念馆为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而重新开放,展示了大量珍贵档案史料和文物。文章详细描述了纪念馆改造升级的过程,包括工程开工、施工综合部署、党员突击队和青年突击队的成立、施工计划的安排以及工程质量的保障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水塔书屋主体施工和S1S2配套机房深基坑作业的情况,并强调了北京建工在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方面的积极贡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改造升级重新开放
纪念馆位于国科大怀柔雁栖湖校区,展示了许多珍贵档案史料和文物,该升级改造工程是为了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而进行的。
关键观点2: 北京建工负责改造升级工程
北京建工负责了水塔书屋、S1试验区、S2试验区等的改造扩建施工任务,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复杂的环境和地形问题,但项目团队通过精细的策划和高效的执行,确保了工程如期完工。
关键观点3: 项目团队发扬工匠精神、铁军精神、契约精神
项目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和青年突击队,以使命必达的责任感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展现了高度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
关键观点4: S1S2配套机房深基坑作业和水塔书屋主体施工情况
项目团队在深基坑作业期间正逢汛期,但通过科学的排水措施和周密的应急预案,确保了工程质量与安全。水塔书屋主体施工顺利完成,展现了项目团队的卓越能力。
关键观点5: 北京建工在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方面的贡献
通过此次改造升级工程,北京建工不仅兑现了如期交付的庄严承诺,也为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做出了积极贡献。
正文
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之际
由北京建工负责改造升级的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重新开放
收集的大量珍贵档案史料和
文物向公众展览展示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位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北京怀柔雁栖湖校区的怀柔火箭试验基地旧址,这里是“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回国后亲自选址和创建的中国第一个火箭研究与试验基地,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重大历史性贡献。2024年,中国科学院对纪念馆进行系统改造升级,北京建工承担了水塔书屋、S1试验区、S2试验区、北沟、库房等改造扩建施工任务,总建筑面积约9404平方米,主要包括原建筑拆除及扩建、结构加固、装修装饰、外立面改造、机电设备安装、市政绿化等内容。
自6月21日开工后,项目团队跑步进场,扎实开展施工综合部署,将整体工程划分为7个施工区段,梳理工序、精准调度,迅速投入各项生产建设中。与此同时,项目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和青年突击队,充分发扬工匠精神、铁军精神、契约精神,以使命必达的责任感,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除市政工程外,项目各单体工程相互独立,且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地形地貌复杂,可利用作业区和临时道路布设困难。为此,项目团队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工序对场地的要求,建立了现场动态管理体系,实时掌握总体进度,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并由各区段负责人根据各部位特点,制定计划组织人、材、机独立平行施工,确保高效如期完工。
项目S1S2配套机房深基坑作业时正值汛期,项目团队各区域按照雨季施工方案、防汛应急预案,做好排水措施,配备抽水泵及时将坑内雨水排出,并备足自吸泵、防洪吸水膨胀袋、挡雨布等物资,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造成边坡塌方和土体破坏,确保了工程质量与安全。水塔书屋主体是由24个异形钢构件组拼成的椭圆形建筑结构,面对椭圆形造型对钢骨柱定位放线和测量的高精度要求,项目团队不断加强深化设计能力,对钢筋穿钢骨柱的节点进行严格的受力计算分析,并做好异形钢柱安装的临时支撑,确保了水塔书屋主体施工顺利完成。
历经100天的匠心雕琢,这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正式竣工交付,北京建工再一次以铁军担当兑现了如期交付的庄严承诺,为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积极贡献力量。
本文图片及文字版权归北京建工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