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4版)》中关于骨关节炎(OA)的诊疗内容。包括膝关节骨关节炎、髋关节骨关节炎、指(趾)间关节骨关节炎、肩关节骨关节炎和踝关节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以及治疗原则。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诊断标准
文中列举了不同部位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包括膝关节、髋关节、指(趾)间关节、肩关节和踝关节的具体诊断依据。
关键观点2: 治疗原则
骨关节炎的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疼痛症状,维持或改善关节功能,保护关节结构。根据不同临床阶段,采取规范化和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包括临床前期的基础治疗、早期或轻度的修复性治疗、中度的镇痛治疗和重度的重建性治疗。
关键观点3: 诊疗流程
指南提供了骨关节炎的诊疗流程,包括诊断、治疗和随访等环节。同时,还介绍了骨关节炎用药指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诊断和防治建议、药物治疗的专家共识意见以及如何有效、正确地选择外用药物等精彩回顾内容。
正文
骨关节炎(OA)是常见的慢性疼痛疾病之一,其特征是慢性疼痛和活动能力丧失,极大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规范化的OA 诊断和治疗对于防治慢性疼痛病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疼痛病学分会牵头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共同制定了《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4版)》,以期为OA 的诊疗提供最新的规范化方案。关于OA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一起来看指南怎么说?
1. 近一个月内反复膝痛
2. 年龄≥50岁
3. 晨僵≤30分钟
4. 活动时有骨擦音(感)
5. X 线片(站立位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
诊断:满足1+其它任意2条即可诊断
1. 近一个月内反复髋关节痛
2. 红细胞沉降率(ESR)≤20 mm/h
3. X 线片示骨赘形成或髋臼边缘增生
4. X 线片示关节间隙变窄
诊断:满足1+2+3 或1+3+4即可诊断
1. 指间关节疼痛、僵硬
2. 10 个指间关节中有骨性膨大的关节≥2个
3. 远端指间关节膨大≥2个
4. 掌指关节肿胀<3个
5. 10 个指间关节中有畸形的关节≥1个
诊断:满足1+其它任意3 条即可诊断(10个指间关节为双侧示、中指远端及近端指间关节、双侧第一腕掌关节)
1. 肩关节疼痛
2. 晨僵≤30分钟
3. 肩关节活动受限(尤其外旋受限)
4. X 线片(肩关节外展负重位)示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
诊断:满足上述条件除外其他疾病可诊断
1. 踝关节负重性疼痛
2. 关节背屈、趾屈受限
3. 关节肿胀、畸形
4. X 线片(站立位)示软骨下骨硬化、骨赘形成、关节间隙变窄甚至畸形
诊断:满足上述条件除外其他疾病可诊断
OA的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疼痛症状,维持或改善关节功能,保护关节结构。
在治疗原则方面,主要根据OA 发展的不同临床阶段,对患者采取规范化和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1. 临床前期以基础治疗为主,如健康教育与预防、运动治疗、物理治疗和行动辅助支持等。
2. 早期或轻度阶段以修复性治疗为主,如软骨修复性药物、关节注射(药物)、软骨修复术(富血小板血浆、干细胞)等。
3. 中度阶段以镇痛治疗为主,比如镇痛药物治疗(缓解OA 症状的药物、抗焦虑抑郁药物、中成药等),尚未进行过修复治疗的患者经与患者沟通也可试行修复性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射频治疗、关节灌洗等),关节清理术及截骨术等。
4. 重度阶段以重建性治疗为主,如关节置换术。
图1 骨关节炎诊疗流程
以上内容来源: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专家组,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疼痛病学分会,黄东,等. 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4版)[J]. 中华疼痛学杂志,2024,20(03):323-338.
>>>直接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