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天天说钱团队原创作品
如今的A股如同“雨后春笋”,压都压不住。
上周五、本周一连续两天大涨之后,4月2日晚上传来利空: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简称“社保基金会”)宣布可能在未来6个月里,减持大约93亿元人民币市值的交通银行A股。而央行也报警,要求追查“4月1日降准谣言”的制造者。
这两个消息,被认为是“给市场降温”的举措。3200点,被认为是近期的“政策顶”。
然而,这根本没有压住4月3日的股市。大盘低开之后,震荡到了中午。下午1点之后,做多热情再次点燃,上证指数迅速突破3200点,最终报收于3216点之上,上涨了39点。
到了下午4点多,“上海证券报”的公众号发布了如下重大消息:
文章称:
冷清的再融资市场或将再迎热闹场景。
4月3日,上证报记者从接近监管层的人士了解到,为更好支持上市公司发展,证监会准备就有关再融资的政策作再评估。
上证报记者亦从多位投行人士获悉,证监会相关部门正在就再融资政策改革征求意见,内容涉及恢复锁价发行、新增股东是否受减持新规限制等市场关注的核心内容。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若改革顺利推出,将改变当前冷清的定增市场局势,有利于解决上市公司融资难的困局。
这篇报道还列举了再融资可能出现的7点变化。
报道还说:有资深投资人对上证报表示,传闻中的修改意见,总的方向是对的,至于细节,尚未完全确定。
反正一句话:股市热了,交易量大了。所以,再融资要“松绑了”。一方面,可以给企业输送更多资金,有利于活跃实体经济、稳增长;另一方面,这相当于增加股票供应量,防止单边上涨,防止出现疯牛。
总之:目前股市过热,引发了管理层的担忧。为了让市场健康,走慢牛行情,政策一定会不断加码,直到达到预期效果。
我们不妨再回顾一下昨天晚上,关于交通银行的减持事件。
交通银行4月2日夜发布了“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截屏如下):
公告主要告诉我们以下信息:
1
、社保基金会将自本公告日起
15
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交行
A
股股份。其中,三个月内减持不超过
7.426
亿股,即不超过交行当前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
1%
;六个月内累计减持不超过
14.85
亿股,即不超过交行当前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
2%
。减持价格视市场价格确定。
2
、截至
2018
年末,社保基金会共持有交通银行
A
股和
H
股
109.23
亿股,占交行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
14.71%
,其中:持有
A
股
18.77
亿股,持有
H
股
90.46
亿股。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今天交通银行
A
股收盘价是
6.28
元人民币,社保基金会“扬言”要减持的总市值是:
14.85
×
6.28=93.258
亿元。
好家伙,一开口就要减持接近
100
亿市值的
A
股。换到半年前,社保基金会敢这样干吗?
14.85
亿股,占社保基金会持有交通银行
A
股的
79%
,俨然要清仓交通银行
A
股的感觉!
而且只卖
A
股,不卖
H
股。这种大力度的减持,显然有针对
A
股的意思。
那么,社保基金会的这些股票,是什么时候买的呢?收益如何?
根据减持公告,这些
A
股来自
2012
年交通银行的“非公开发行”。下图就是当时交通银行的公告:
也就是说,
2012
年
8
月的时候,社保基金会以
4.55
元的价格,认购了交通银行“非公开发行”的
A
股,成为了交行的第三大股东。
过去这些年,交行一般每年都分红,每
10
股派
2.4
元到
2.856
元不等,
2018
年没有分红。不考虑纳税,社保基金会每股累计分红
1.6
元左右,持股成本是
4.55
-
1.60=2.95
元。
2.95的成本,目前价格是6.28元,利润率为113%
,这就是社保基金会这笔投资的账面收益率,时间是
6
年半。
投资效率高吗?好像也未必,至少没有跑赢一、二线城市中心区的房价吧。
其实投资收益并不重要。甚至社保基金会减持了谁,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是一个非常信号!
此前社保基金会减持股票,一般是被新闻媒体挖掘出来的,大多数时候是在港股市场里。比如最近减持中国通号,此前减持中石化炼化工程、光大银行等。但减持力度都不大。
股市里的“国家队”,其主要职责是维护市场稳定。现在,国家队主力一次扬言减持接近百亿市值,这不仅极其罕见,其政策信号耐人寻味。
事实上,我在
3
月
30
日的专栏里已经预言了“利空将至”,大家不妨看一下文章截屏
(点击查看原文)
:
现在看来,
3200
点就是当前阶段的“政策顶”。
还记得我
3
月
17
日专栏里分析过的“券商一哥看淡股市”吗?当时中信证券发布了“带有看空性质”的报告,认为上证指数将在
1800
点到
3200
点之间震荡,因为增量资金减少了。中信证券给出的3200点,还是很耐人琢磨的。
事实上,随后市场走势证明:
市场仍然有充沛的增量资金,所以如果不加调控,疯牛很快出现,
3500
点都不是问题。
但这显然不是官方愿意看到的,因为科创板距离诞生还需要数月时间。
如果控制不住股市的节奏,上海科创板推出之日,就是行情结束之时。到那时,印股票时代将再次沦为“水中月、镜中花”。
所以,社保基金会这次减持交通银行,不是在打交通银行的屁股,而是在打股市疯牛的屁股,是给股市降温的重大举措。
至于
这些降温措施
能不能暂时“按下牛头”,尚有待观察。事实上,目前深沪两市“两融余额”再次逼近万亿,这也是市场过热的标志之一。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管理层打股市屁股,不是照着死里打。把股市人气打散,显然不是目的。只是希望不要太疯,要走慢牛行情。
对此,股民心知肚明。在这种“几乎打明牌”的情况下,要管控好股市,其实是很难的。
A
股最好给个面子,调整一段时间。如果继续大涨,板子只能继续加力了。这就像家长屡次恐吓都震慑不住“熊孩子”,最后只能“结结实实打一顿”了。
【致读者】
目前第三方平台“知识星球”正在升级之中,所以暂时无法提问、答问,请“刘晓博说楼市”和“大湾区楼市”的知识星球用户耐心等待,等平台升级完成再提问。
我们会根据“升级”所用的时间
延长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期限
不会让大家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