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是经济日报主办的国家级重点新闻网站,以经济报道、资讯传播和经济服务为主要发展方向,是目前中国境内最大最权威的综合经济类网络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刚刚,小S证实 ·  昨天  
郭磊宏观茶座  ·  【广发宏观王丹】1月经济的中观线索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经济网

搞了50年肿瘤研究,肿瘤院士总结出5条“防癌经”!人人须知

中国经济网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10-17 07:57

正文


本文专家:


孙燕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肿瘤内科治疗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


“我很早就开始在各种场合宣讲‘防癌经验’了,一讲就是多年……我最不希望患者非得到了中晚期才想到来找我,早采取措施,早从生活上的点点滴滴预防,不好吗?”孙燕院士说。

1. 吃饭仅吃七分饱


饿着要比撑着强、瘦的要比胖的好。因为过度肥胖可能为多种癌症埋下隐患,特别是平时摄入较多动物脂肪、红肉以及喜欢吃煎炸食物的人,更要适当控制自己的胃口来减少患癌风险,比如肠癌、胰腺癌、肾癌、乳腺癌等都与肥胖有关。

我每天只吃七分饱,但又受不了美食的诱惑,于是感觉吃得差不多了,就马上离开饭桌,绝不久待,更不会与家人在饭桌旁聊天,生怕管不住自己的嘴又多吃两口饭菜,偶尔还会把晚饭省下一两顿。

2. 一定要戒烟


烟草的危害已经为全球承认,但总有人不信或存在侥幸心理。我做医生已经60年,还没有见过因戒烟致死的病人。为了全家人的健康,各位瘾君子戒烟吧!千万不要等到来肿瘤医院再戒,就晚了。


3. 重视体检


早期发现肿瘤最主要的一个途径就是一年体检一次,但与大家不同的是,我额外给自己增加了一次体检——每年全身查体两次。


原因是有的肿瘤隐蔽性比较高,偶然一次体检未必能发现。比如,早期肺癌可能只有一半患者是通过胸片、X线、痰液被发现的,增加体检次数可提高早期发现肿瘤的机会。

另外,一次体检正常,并不意味着在这一年中身体都不会出现其他问题。有些病人就向我诉苦:检查时医生也没有摸出乳房有肿块,可最后还是确诊为乳腺癌。在此我们必须强调,体检一定要坚持年年做,不要觉得偶然一次查体正常就间隔3到5年才再做。肿瘤很复杂,而且受多种诱发因素影响,别说三五年,就是一年中也可能突然发生异常。

举个例子:我们的身体就像一部精良的汽车,每个脏器24小时都在辛苦工作,当然需要定期保养和检修,只有年检合格了才能避免出现意外。特别是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下降、器官老化,体检的项目应尽可能全面、频率增加。


4. 生活规律,尽量不熬夜


保持规律的生活和充足的睡眠,是防病(包括肿瘤)的妙招之一。很多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或该睡的时候不睡,最受伤害的是正常的免疫功能,其次是消化和精神活动,再就是心血管、内分泌和肝肾功能。

实际生活中,可用以下标准来检验睡眠质量:

① 入睡快,上床后5~15分钟进入睡眠状态;

② 睡眠深,睡中呼吸匀长,不易惊醒;

③ 起夜不超过2次,睡中梦少,无梦惊现象;

④ 起床快,早晨醒来身体轻盈,精神好;

⑤ 白天头脑清晰,工作效率高,不困倦。

一般说来,若睡眠质量好,则睡眠时间就可以少些。子午觉是古人睡眠养生法之一,即是每天于子时、午时入睡。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好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防病保健意义。

我由于职业的关系,年轻时很难保持规律的睡眠。但随着年龄增长,保证晚上按时睡眠和中午休息1小时成为我养生的秘诀之一。进入80岁后,我拒绝晚上的活动和中午的任何会议,已经成为大家都知道的习惯。

5. 不要生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