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是下肢最重要的功能关节之一,行走、起坐、跑跳等日常活动都离不开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膝关节又属于损耗型关节,损伤和退变日趋年轻化:
坐久了站不起;
跑步后膝关节疼痛、酸胀不堪重负;
上几层楼梯就听到关节「嘎吱嘎吱」的响声......
这些现象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说好的「且行且珍惜」,快来看看下面这些伤膝盖的事,你中招了吗?
美食诱惑难挡,当食物摄取过量加之运动量不够,就会造成体重猛增,从某种程度来说,
体重越重、膝盖所承受的磨损就越重
。
据以往科学研究证实,肥胖是诱发膝骨关节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与正常体重相比,超重、肥胖患者膝关节损伤的风险明显增加
。
运动前不热身很容易导致损伤
,无论对于专业运动员还是普通人都是如此。
对于平时极少运动的人来说
,
如果毫无准备
,直接参与激烈的竞技运动项目,如短跑、篮球、足球等,
膝关节损伤风险成倍激增。
此外,超过自身承受范围的运动过量也很「伤膝」,
短期内运动强度过大和长期累积运动量过大都属于运动过量。
腿部畸形可能对下肢整体的生物力学产生影响,如常见的膝外翻、膝内翻(以小腿胫骨的翻转方向命名)。
膝外翻:
导致膝关节外侧间隙狭窄、负荷过重,俗称「X型腿」。
膝内翻:
导致膝关节内侧间隙狭窄、负荷过重,俗称「O型腿」。
运动过度不可取,但是
完全不运动对膝盖的危害更甚
。
久坐不动的膝关节像是一部生锈的机器,无法通过运动负荷实现「挤压 - 放松」的代谢循环和血液循环;此外,
缺乏运动也会削弱腿部肌肉力量,破坏膝关节稳定性和肌肉的协调性
。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
常翘二郎腿
,这样的习惯舒服一时,殊不知
长此以往也会增加膝关节压力,加剧受压关节软骨磨损
,久而久之也会对全身健康也有不良影响。
体重减轻可以降低膝骨关节炎的进展风险和严重程度。
体重指数(BMI)= 体重(kg) /身高的平方(㎡)
成年人的健康体重指数应保持在
18.5~23.9
,维持正常体重能够帮助避免因超负荷而产生关节负担。
有效预防膝关节损伤离不开日常训练,
运动前的高效热身也很重要
。
除了传统的膝关节屈伸运动和局部拉伸,「动态热身」(如原地开合跳等)有助于提升心肺适应能力,同时
通过增加膝关节周围韧带、肌肉的血流,实现更高效的热身
。
在运动方式的选择上,尽量
避免负重长跑、爬楼梯、爬山以及蹲位、跪姿多的运动项目
;对于膝骨性关节炎和膝关节不适症状的患者,应密切观察运动后的身体反应。
建议
选择
对膝关节负荷较小的运动方式
,如游泳、骑车和太极拳等。
习惯在健身房锻炼的年轻人可选择动感单车、划船机和椭圆机等项目,游泳可实现「减重力」条件下的全身锻炼,同时有助于心肺耐力的提升。
腿型的「硬伤」一部分是先天因素造成的,因此
对于变形较严重的膝内翻和膝外翻,建议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
与此同时,仍有不少问题可通过调整日常习惯来纠正,例如:避免高跟鞋在站立、走路时对膝盖施加额外的压力;避免穿鞋底过硬和弹性差的鞋子,累脚又「伤膝」。
选择合适高度的桌子和座椅,确保
膝关节约呈90~100°,双足平稳地放在地面
。
如果工作环境允许可采用
「坐 - 站交替式」的办公方式
,以缓解久坐对全身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对于肥胖或膝关节疼痛症状明显的患者,尽量减少站立时间
,选择其它替代的放松方式。
如果你还有以下困扰:
膝关节一冷就疼是什么原因?
膝关节后窝筋疼是怎么回事?
点击下图,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随时随地问专家
,帮你快速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