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灯笼、竹子、金沙遗址等蜀地文化意向出发,TOM先生希望探索中国文化给自己带来的感悟。竹子和灯笼的“空心”,仿佛指示自然的本源是谦逊、虚心而自我隐藏的,但它产生出自然的力量、美和容易被忽视的存在。
01
整体概念
a)概念生成
“一切现象,就像一个幻象,一个影子,一道灯笼的光芒。光熄灭的地方,无物存在,空心竹灯。虚怀若竹。”
——这首短诗概括了这座花园设计的理念。
▲空心竹灯
© 河狸景观摄影
b) 手绘设计
由灯笼、竹子、金沙遗址等蜀地文化意向出发,TOM先生希望探索中国文化给自己带来的感悟。竹子和灯笼的“空心”,仿佛指示自然的本源是谦逊、虚心而自我隐藏的,但它产生出自然的力量、美和容易被忽视的存在。
▲概念生成
© TLS景观设计事务所
▲空心竹灯鸟瞰实景图
© 河狸景观摄影
02
方案设计
a) 方案平面
竹是象征谦逊而坚韧的植物。如果在想象中把竹子横切开,会看到它们的内部是空洞,而外部是一圈圆形的、看不透的表层。这座花园的结构正是源于这一“空心竹灯”的意象:它由一层层编织网的墙,组成同心圆外层,花园平面如同被切开的竹子,呈现出环形。层层重叠的影子,环绕着花园的中央,那里有一团发光的雾气,仿佛灯笼的光。
▲方案平面
© TLS景观设计事务所
▲空心竹灯平面照片
© 河狸景观摄影
▲空心竹灯 雾与光影
© 河狸景观摄影
b) 方案剖面
整个园子面积1073m2,最高处为8米高入口的“竹林重影”区域。花园主材料为竹构架,金属框架结构的编织网迷宫以及周边的竹丝束,均为环保可再生的材料。编织网为尼龙材质。竹丝束的想法来源于四川的竹丝晒场,而竹制水瓶架,竹制脚手架是对于竹子的一些新功能利用,希望这些简单可及的材料能够变得鲜活而具有生命力。
▲剖面示意图
© TLS景观设计事务所
整个花园的高度变化分为三个层次:
1.8米高竹林
2.4米高朦胧空心竹灯结构
3.2米高竹丝晒场
▲空心竹灯入口
© 河狸景观摄影
03
细节分析
设计的最大的难点是在于4米高的框架。结构要求纤细且稳固,为了达到这一效果,设计由金沙太阳神鸟图案启发,在框架顶部设置螺旋形的金属拉网,在结构上起到二次稳固的作用。其次,层层叠叠的网状迷宫中,尼龙网是氛围感体现的关键,我们与施工方、厂家一起进行了多次商讨,在几十种样品中挑选,以达到最佳效果。
▲结构分析
© TLS景观设计事务所
▲空心竹灯本体
© 河狸景观摄影
▲4米高的框架结构(钢筋骨架系统)
© 河狸景观摄影
▲尼龙网
© 河狸景观摄影
▲框架顶部螺旋形的金属拉网
© 河狸景观摄影
▲层层叠叠的网状迷宫
© 河狸景观摄影
在“空心竹灯”的中心有一个雾景观,底部埋有射灯及雾喷口,封口处的亚光面不锈钢板切割出细密的图案及文字,烟雾朦胧的灯光象征灯笼中心的光亮。框架立柱位置的雾喷口,与地面砾石结合,通过角度的调整,既呈现雾与光影,又不会打湿尼龙网。
▲雾景观
© 河狸景观摄影
▲亚光面不锈钢板/框架立柱位置的雾喷口
© 河狸景观摄影
c) 竹制脚手架
花园中所有竹构架,均采用传统竹构件的榫卯连接技艺,如缠结法,插件连接法等。在竹构件的交接处也精细打磨,减少毛刺。所有竹构架安装完成,待颜色稳定后,再涂上保护剂,以满足防腐需求及颜色的稳定性。
▲入口竹林
© 河狸景观摄影
▲竹林重影
© 河狸景观摄影
▲竹构架安装细节
© 河狸景观摄影
▲竹制水瓶架
© 河狸景观摄影
▲竹丝束
© 河狸景观摄影
▲竹丝束晒场
© 河狸景观摄影
d) 植物
在植物方面,竹子是整个花园最鲜明的特色,从竹林到竹丝束晒场,从竹构架到竹制饮水架,对竹子的各种使用和探索,展现出了竹子最有趣的状态。其他地被植物如阔叶麦冬,迷迭香,灯芯草等更加谦逊,突出花园的含蓄。同时迷迭香等植物的芳香,也增添了花园无形的感官呈现。
▲竹林
© 河狸景观摄影
0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