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是个细活,赚钱很辛苦,我们知道了生鲜各种数据如何做假,就可以去杜绝这些现象的发生。
以下这些情况应该引起注意:
1、一般来说生鲜部都要实行月盘点的,有的门店是周盘点,盘点后得出的利润不外二种形式取值:
一种就是通过门店自己的成本核算,也就是所谓的成本倒推法得出经营利润,很多门店采用这种方式去反映商品的经营利润,而不是直接从财务报表取值,这也有其科学性,就在于通过商品的进销存转来核算,没有考虑损耗的数据。
第二种就是通过财务数据,只从商品的进销存取值核算经营利润,这也有其科学性,这就是不考虑经营损耗,不管库存积余如何,但弊端在于库存的商品怎么去核算。
现在我们来看这二种形式如何去做假。
首先第一种,做假的关键点在于存和转上,如果你的超市还有每天/每周做库存更正的习惯的话,那要做起假来简直是太容易了。
举个例子,蔬菜组1月1日转了100公斤土豆给熟食做孜然土豆,进价是1元,按理来说熟食的土豆(原材料)进价也应该是1元,转过去的也应该是100公斤。
但事实是如果熟食组的土豆进价不为1元呢而是2元呢,这个时候你应该转的数量是多少?
你也许会告诉我说按转货金额来算,那么你转货的数量就应该只有50公斤了。
但一般情况下,门店为了不增加员工的工作强度,转货库存更正是一周做一次,到1月3日你蔬菜又转了100公斤给熟食,但这个时间进价变为1.2元了。
那么这个时候你又如何记录转货的数量及金额呢,其实这些你的员工都可以非常清楚的记录在案,这一点上我保证你不会出任何问题。
问题在哪里,也就是做假的关键点在什么时候?
在你一周做库存更正的时候,你可以在数量上做假,也可以在金额上做假。
第二种通过财务去核算利润的话,要做假也是很好做的。
财务核算的库存是商品最后一次进货的价格(大多的企业是这样核算的),做假的关键点就在于这个最后一次的收货价格上。
至于如何去改动这个价格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2、不要被表面的数据所迷惑,就拿自制熟食来说,你是希望它平时电脑显示的毛利率高好还是低好?
我是一直希望低一点好。
你这样去想,毛利率低的原因肯定是你的熟食成品的进价高,熟食成品一般库存都是为负库存的,进价越高到做库存更正的时候是不是负库存金额越多(库存金额=库存数量×进价),负库存金额越多是不是意味着能够抵消的原材料数量越多,抵消掉的原材料数量越多,是不是意味着你盘点时候的损耗金额越小,所以这也是能够做假的一个方面。
3、电子秤也是做假的一项有力工具。
大家都知道电子秤上的价格是通过门店系统下传后的价格,这就有可能电子秤上的价格与收银台的价格不相同,收银台在计算销售数量时是根据生鲜价签纸上打印的金额除以收银台上的商品价格,最后得出销售数量,这就导致收银小票上显示的销售数量与生鲜价签纸上体现的不同,这上面大有文章可做。
生鲜负毛利商品表
定义:
前一天毛利率小于零的商品。
报表推广目的:
为确保生鲜应获得的利润,避免毛利损失;
检查有无异常变价行为。
原因分析及应对:
1.由于快讯、促销、买一送一、印花商品引起的负毛利,需与采购沟通是否有供应商支持,并注明结束负毛利日期;
2.由于竞争引起的负毛利,主管或以上人员需亲自到竞争店确定市调价格的正确性,并反馈到采购部;
3.由于清仓、出清引起的负毛利,需快速将商品清仓完毕,以免因清仓时间的延误而造成更大的损失,还应向采购沟通将此商品做停购;
4.由于正常定价造成的负毛利,与采购沟通是否定价错误。
处理周期:
每日处理。
生鲜停购停销商品表
定义:
库存不等于零的停购停销的商品。
报表推广目的:
即时处理停购停销商品,更有效地利用仓库有限的空间或降低库存积压;
对于销售好的商品要跟进停购、停销原因。
原因分析及应对:
1.质量有问题而无法改善,建议通过采购尽快退货;
2.与采购沟通退货事情;
3.销售好的商品需与采购沟通找另一供应商。
处理周期:
每周五处理。
生鲜高库存商品表
定义:
库存数量大于平均日销量10倍。
报表推广目的:
及时解决生鲜高库存,提高商品周转率,降低周转天数;
优化生鲜商品库存。
原因分析及应对:
1.订货失误,商品销售一般,按订单日制作一份订货注意事项表,部门在每天订货时回顾此表;
2.以前曾作特殊陈列但现在不做特殊陈列的商品,目前销售一般,如库存销售时间需很长或在保质期内无法销售完毕,建议采购是否能退超出周转天数部分的货,如不能作转店或再作特殊陈列(需保证所有协议商品都已执行的情况下才能做)消化一部分库存,并按上条做;
3.所有店都存在销售很差的商品,部门向采购提出建议是否能删除此商品;
4.只适合特殊消费群,在与采购沟通后,退货或清仓后不再订此商品,并由采购找适应面更广的同类型商品代替;
5.不适合当地消费需求,查看是否能转店,建议给采购更换一种更适合的同类型商品,完成库存消化后不再订此货;
6.季节性商品已过销售季,向采购申请退货或清仓并在此类商品季节来临前不再订此类商品;
7.其他原因(以下两点不需要跟进,包括促销商品的备货和季节性备货)。
处理周期:
每周一处理。
生鲜滞销商品表
定义:
商品销售金额不足100元/月。
报表推广目的:
及时解决生鲜滞销商品;
优化生鲜商品结构。
原因分析及应对:
1.订货不足,影响销售,适量补足货源,减少缺货;
2.所有店都存在销售很差的商品,部门向采购提出建议是否能删除此商品,换上有潜力的同类型商品;
3.商品陈列位置影响销售,适当调整陈列位;
4.不适合当地消费需求,查看是否能转店,建议给采购更换一种更适合的同类型商品,完成库存消化后不再订此货;
5.季节性商品已过销售季节:
向采购申请退货或清仓并在此类季节来临前不再订此类商品。
处理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