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局财经
大格局下的经济和商业创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现代快报  ·  江苏疾控最新提示 ·  18 小时前  
现代快报  ·  江苏疾控最新提示 ·  18 小时前  
FM107太原交通广播  ·  52天宝宝中毒进ICU!只因家人往水里加了点…… ·  3 天前  
FM107太原交通广播  ·  52天宝宝中毒进ICU!只因家人往水里加了点…… ·  3 天前  
929南通交通广播  ·  女子追剧险失明?只因一个习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解局财经

蒙古国,成了韩国男人的天堂

解局财经  · 公众号  ·  · 2024-06-24 16:00

正文


来源:最华人(ID:wcweekly)

作者:沧海明月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提及蒙古 ,人们脑海里最先浮现的,便是这样的景象。

蒙古草原,图片来源:摄图网

可如今,世道变了。风吹草低时见到的,不一定是牛羊,也可能是韩国男人。

据蒙古国旅游局统计,自2015年以来,每天至少有100名韩国男人入境。

即便两国相隔数千公里,往返航班两天才轮得上一次。

如此折腾,当然不是为了撸羊肉串,他们的目的简单粗暴,那就是女人。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进行过专项调查,2012年时,总人口仅为280万的蒙古国,其中女性性工作者就有近2万名。她们的服务对象,大多是千里迢迢来此买春的韩国男人。

“蒙古国的女人对于韩国男人,就像禁果对于处男。”

在乌兰巴托机场工作的一位空姐,对此早已司空见惯。

这片辽阔的土地上,诞生过成吉思汗这样的雄主,也曾凭借快马弯刀扬威天下,为什么沦落成了这样?


金钱不是万恶之源,贫穷才是。

令数以万计的女性放弃尊严,罪魁祸首就是蒙古国那令人崩溃的贫穷。

尽管占据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可蒙古国的地理环境,实在一言难尽。

高纬度、高海拔,再加上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导致这里有着明显的大陆性气候,要么连月无雨,要么酷寒无边,宁古塔的犯人来了得跑路,狗看了都摇头。

干旱少雨的蒙古国

尤其是每年10月份入冬后的半年时间里,这里将会经历干旱和寒冷的双重考验,堪称人间炼狱。

最冷的时候,蒙古国的气温低至零下50℃,首都乌兰巴托也因此被称为“世界上最冷的首都”。

如果说严寒还能通过房屋抵御,那么干旱造成的千里赤地,足以让人无处藏身。

蒙古国沙漠化严重

更悲催的是,原本年均降水量仅200毫米的蒙古国,降雨分布得还极其不均匀。

几乎所有的降雨都集中在东北区域,剩下90%的国土一年四季都位于荒漠地带,能赶上降雨的天数,屈指可数。

这种地方,注定提供不了足够的资源来养活人口。

既然农业看不到希望,那么工业强国是否可行?似乎也不行。

其实,蒙古倒也不是一无所有。据勘查,蒙古地下蕴藏的矿产种类已经超过80种,除了煤炭、铜、铁等常见的大宗商品外,还有稀土这样的战略级资源。

按理说,躺在这样的资源型国家,足以活得像中东土豪一样滋润。

可惜的是,蒙古既缺充足的开发资 金,又缺合适的设备和专业人才,守着一堆金山却只能牧马放羊。

作为全球第二大内陆国,蒙古没有出海口,境内商品只能通过陆路或空中运输。

因此,即便有矿产出口,在刨除高额的运输成本后,剩下的那点儿利润,连温饱都没法解决。

农业、工业先天不足,蒙古所能仰仗的,也只剩下祖宗传承下来的畜牧业了。

羊和马,蒙古国的“硬通货”

问题是,再香的羊肉串也有吃腻的时候。当一群羊都换不了一部手机时,经济转型势在必然。

进入21世纪后,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在向现代化科技化发展,蒙古也只能与时俱进,推行了一系列振兴经济的计划,引进外资聚集人口,举国之力打造中心城市。

在首都乌兰巴托,政府规划实施了一批城市建设项目,譬如修建酒店、轻轨、机场、高速公路,立交桥等,逐渐让这里成为整个国家最繁华的地方。

蒙古国的首都乌兰巴托

相比牧区逐水草而居的原始生活,灯红酒绿的乌兰巴托,成了年轻人心中的天堂。

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家乡前往乌兰巴托。可在寒冷的环境和高昂的物价面前,大多数时候,他们都只能蜗居在低矮狭小的窝棚里,喝着低劣的烈酒取暖。

这些人里,不乏青春妙龄女性。

而与之形成反差的,是与窝棚毗邻的高楼里,有人推杯换盏,有人纵情笙歌。


作为首都,乌兰巴托是蒙古国当之无愧的CBD (中央商务区)

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23年乌兰巴托的GDP为100亿美元,整个蒙古国的GDP也仅为202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还不到1466亿元。

而与其同宗同源的内蒙古,2023年的GDP接近2.5万亿人民币,光是鄂尔多斯就接近5900亿元。

正在采矿的蒙古国矿工

一城秒杀一国,乌兰巴托乃至蒙古的经济有多衰,自行脑补。

虽然经济拉胯,当地房价却不低,均价8300元人民币 (2024年1月数据) ,部分黄金地段甚至飙至2万元一平方米,而当地人均收入仅有3000多元。

经济萎靡加上房价攀升,双重暴击下,乌兰巴托的就业机会肉眼可见地减少。

对于女性而言,生存尤为艰难。

历史上的外蒙古是典型的游牧民族,男女角色分工明确,男人负责狩猎、女人负责操持家务。这一习俗延续至今,使得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庸,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

尽管政府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可许多女性根本就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甚至连基本的读写能力都没有,只能从事一些低技能、低收入的工作。

除此之外,性别比例的显著失衡,法制监管的缺失,也为色情肆虐提供了温床。

基于蒙古国粗放的产业结构,普通男性要么在苦寒的草原上放牧,要么在幽深的矿洞从事体力劳动。

放牧中的牧民,图片来源:摄图网

落后的医疗、恶劣的工作环境,再加上 当地盛行的酗酒习俗,使得他们的寿命远低于其他国家的男性。

据统计数据显示,蒙古国每五名女性里,就有一名寡妇。独自承担着照顾家庭重担的她们,想找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除了色情行业,似乎也别无选择。

更何况,蒙古国的人口年龄结构相当年轻,且女性比男性多, 由此也滋生出不少社会问题。

有的女性结婚却没有登记;也有女性生下孩子后将其抛弃;还有同母异父的私生子女组建家庭……

因此近几年,蒙古的主流媒体纷纷发文,宣扬“一夫多妻”的好处。部分激进分子甚至建议立法机构颁布法律,全面推行一夫多妻制。

在不少牧区,至今仍然保留着抢亲的传统习俗。

身着传统服饰的蒙古国女性

即便一个女人与别人订婚了,她依然可以在婚礼当天被抢走,成为别人的新娘。甚至在生活一段时间后,她还能再度被订婚者抢回去。

乱象丛生下,也有不少女性索性选择放飞自我。既然注定生活艰难,那为什么不趁年轻及时行乐呢?


如果说贫穷蒙昧是将蒙古 女人堕入色情行业的推手,那么异军突起的韩文化,无疑是一剂猛烈的催化剂。

进入21世纪后,娱乐荒漠化的蒙古国,让精明的韩国商人窥见了商机。

从2002年到2021年末,整个蒙古 境内韩式KTV和酒吧多达300多家。

在韩式酒吧里放纵的蒙古国青年

在娱乐文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蒙古国女孩脱下了传统长袍,学起了韩剧的时尚女孩,穿破洞牛仔裤、露脐装、打耳洞、戴耳钉、穿着超短裙;

当地反复播放的电视剧是韩剧;街头跑得最多的汽车是现代和起亚;大学生们最渴望的,是前往韩国留学……

随韩流前往的,还有一群中年韩国男人。他们几乎每月都会去一趟乌兰巴托,目的不言自明。

乌兰巴托某位被韩国人性虐后逃离魔爪的蒙古女孩

夜幕降临后,乌兰巴托的街头闪烁着璀璨的霓虹灯,预示着酒吧开始营业了。

酒吧门前,那些妖娆性感的女孩,早就练就了一双精准的识人慧眼,她们热情地搭讪着路过的韩国男性,往往只需要一杯酒就能确定对方的意向。

酒至半酣,老练的风月猎手便将女孩带往KTV或迪吧,直至深夜。

而那些低端的猎手,则会在棚户区附近徘徊,如果发现门口单放一双女鞋,就可以推门而入。


就连那些集镇上推销马奶酒的女推销员,也可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性交易者。

她们手中的马奶酒远比市场价高昂,因为可以向顾客赠送“特殊服务”。

至于服务内容么,你懂的。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冬季来临前,当地供暖不足,那些为生活所迫的女性还会选择边境线上的司机作为客源。

2019年,英国《每日电讯报》就曾披露,在蒙古国荒凉的边境地带,常有女性与货车司机交易,嫖资是40或者50升柴油。

在下水道中过冬的蒙古国妇女

对于她们而言,柴油不仅可以用以取暖,还能倒卖出去小赚一笔,性价比远超现金。

廉价的交易,彻底激发了韩国男人的荷尔蒙。那些留在蒙古的韩国人,主动充当起了皮条客,向国内鼓吹“性旅游”。

一位经验丰富的韩国嫖客,就曾公然炫耀:“乌兰巴托的夜生活,比首尔好玩多了,还便宜!”


猖獗的性交易,离不开韩国嫖客的推波助澜。

据《日本时报》调查显示,韩国男性在色情行业的人均消费为527美元,远超日本的370美元,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雄踞榜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